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在其官方网站上公示了一则消息,麓鹏制药申请的药物洛布替尼片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这款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那些曾接受过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治疗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此次申请的洛布替尼是一种新型BTK抑制剂,代表了麓鹏制药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套细胞淋巴瘤被认为是一种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疾病。在近年来的复发/难治性(R/R)MCL治疗中,BTK抑制剂的使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使患者的缓解率显著提高,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然而,大多数患者最终会面临疾病进展,耐药性问题也逐渐突显。当前,对于那些在共价BTK抑制剂(cBTKi)治疗失败后的MCL患者,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相对有限。
麓鹏制药在其公开资料中提到,洛布替尼(又称LP-168)是一种兼具共价和非共价作用机制的BTK抑制剂。其特色在于能够共价结合野生型BTK,同时可逆结合突变型BTK,从而克服前几代BTK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此外,该药物在活性、选择性和药代动力学方面也表现出提升。目前,洛布替尼的临床试验范围涵盖了多种B细胞淋巴瘤,包括MC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边缘区淋巴瘤(MZL)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等。其中对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1期研究结果已被收录于2023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
截至2023年5月31日,该研究共招募了33名R/R MCL患者,参与者中位接受过至少两次治疗,多数患者曾使用过利妥昔单抗或含有利妥昔单抗的治疗方案。数据显示,在31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有24名(即77.4%)患者获得了缓解,其中12例达到了完全代谢缓解(CMR)或完全缓解(CR)。尤其在17名曾接受cBTKi治疗的患者中,12名(70.6%)患者出现了缓解反应,其中6名达到了CMR。LP-168甚至在已接受两种以上cBTKi治疗的患者中也展现出一定疗效。
研究者认为,该新一代BTK抑制剂LP-168在治疗R/R MCL患者中显示出高完全缓解率和稳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重要的是,LP-168能够有效战胜对此前cBTKi治疗的耐药性,在1期研究中表现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为该药物在目标人群中的附条件上市申请奠定了基础。CDE已同意ROCK-1研究作为关键注册研究来支持LP-168的上市申请。ROCK-1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2期临床研究,重点评估洛布替尼在cBTKi治疗失败的中国复发或难治性MCL患者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根据2014版Lugano淋巴瘤疗效标准,由独立评审委员会(IRC)评估的总体缓解率(ORR)。
此外,麓鹏制药在2024年8月与翰森制药达成合作协议,后者获得了洛布替尼在中国境内所有非肿瘤适应症的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权利。翰森制药将为此项目支付首付款及潜在7.29亿元人民币的里程碑付款。这项合作有望加速洛布替尼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推广。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