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全球范围内,乳腺癌被认为是继肺癌之后第二常见的癌症类型,同时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22年全球乳腺癌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6.5万。在美国,每年有超过30万名患者被诊断为乳腺癌,而在中国,乳腺癌已经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发病率达到了51.17/10万。2020年,中国新检出的乳腺癌病例接近42万,其中死亡人数接近12万,占全球乳腺癌死亡的18%。其中,HR阳性、HER2阴性被认为是乳腺癌中最普遍的一种亚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约70%。
HER2是一种表现于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酪氨酸激酶受体蛋白,特别是在乳腺癌中较为明显。通常HER2高度表达的患者被归类为HER2阳性,并能够接受针对HER2的靶向治疗。这些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由HER2的过表达或扩增引发,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5%至20%。而HER2阴性肿瘤通常未被特殊归类,尽管其依然可能有一定的HER2表达。据估算,大约60%至65%的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呈现HER2低表达状态,另外25%的病例可能是HER2超低表达。
虽然HER2靶向治疗在改善治疗结果方面有所突破,但预后情况仍显严峻。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一线THP治疗方案的两年内会经历疾病进展,尽管该方案已被作为标准治疗沿用多年。然而,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病情一般发展迅速且容易复发,其5年生存率仅为30%,而大多数二线治疗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不足12个月。对于HER2低表达的晚期乳腺癌,传统的HER2靶向治疗尚未在研究中显示显著获益,因此以往缺乏精准靶向治疗选择,后线治疗提供的生存获益有限,mPFS通常不足6个月。然而,德曲妥珠单抗为HER2阳性且不可切除或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治疗方案,其mPFS达到28.8个月,显著优于目录内的对比药物恩美曲妥珠单抗。对于HER2低表达的晚期后线乳腺癌患者,mPFS为9.9个月,是化疗对照组的两倍。由于其优异的疗效,德曲妥珠单抗已获得多个国内外权威医疗指南的一致推荐,并成为多个治疗方案中的"唯一"推荐。
德曲妥珠单抗是一种先进的ADC药物,采用第一三共独有的DXd ADC技术设计,是其中最为领先的产品之一,亦是阿斯利康ADC平台中的最先进项目之一。德曲妥珠单抗的结构由HER2单克隆抗体通过可裂解四肽连接子与若干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即DXd)连接形成,抗体部分是以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生产的,与曲妥珠单抗氨基酸序列相同的抗HER2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在进入肿瘤细胞后,德曲妥珠单抗的连接子会被溶酶体酶裂解,释放出具有膜通透性的DXd,进一步导致DNA损伤并诱导细胞凋亡。
与现有疗法相比,德曲妥珠单抗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相较于指南中推荐的恩美曲妥珠单抗,其药物附载比高达8,显著优于恩美曲妥珠单抗的3.5。同时,德曲妥珠单抗具备更高的旁观者效应和血液稳定性。而与传统化疗相比,其抗肿瘤活性极高,是常规化疗药物伊利替康的1000倍。
德曲妥珠单抗的创新结构和强大的治疗效能,使其在多项国际权威指南中成为广受推荐的治疗方案,也为许多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选择。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