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B7-H4是免疫检查点B7家族中的一种重要配体,已被证实能够与T细胞上的未知受体结合,从而抑制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实现对T细胞功能的负面调节。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如卵巢癌、乳腺癌、胆道癌等,B7-H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正常组织中,B7-H4仅限于某些免疫细胞中有限的表达,这使其成为ADC(抗体-药物结合物)领域的理想靶点。在这一领域,辉瑞、百济神州和翰森制药等公司纷纷加码研发,期待获得良好进展。
【阿斯利康的进展】
近日,阿斯利康在临床试验的注册平台上公示了一项关于B7-H4 ADC的新药临床试验的信息。这项全球III期研究聚焦于B7-H4选择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并以Puxitatug Samrotecan(AZD8205)单药及其与化疗联合的方式进行临床试验。预计招募总体700名患者,其中105名来自中国,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整体生存率(OS),计划在2027年完成研究。
AZD8205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每三周使用一次,剂量为2.4mg/kg。在之前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该药物显示了显著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高达34.6%至3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7.0个月。在安全性方面,AZD8205的血液毒性较低,没有患者因副作用而退出试验。阿斯利康在这一领域的深耕和创新,将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带来新希望。
【辉瑞的决定】
辉瑞于2023年收购Seagen后,获得了B7-H4 ADC药物Felmetatug vedotin。然而,由于最新临床数据未显示出显著的疗效改善,辉瑞决定终止该药物的开发,并计提了10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尽管如此,辉瑞对B7-H4靶点的研究仍在继续,未来或会调整策略以更好地识别适合的患者群体。
【国内企业的进展】
在B7-H4 ADC领域,翰森制药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的位置,其HS-20089进入了临床III期,成为业内的关注焦点。根据2023年公布的数据,该药物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表现出客观缓解率,高于40%。2025年3月,将启动针对铂耐药卵巢癌的III期临床,期望能填补此领域的治疗空白。此外,百济神州也在加速推进B7-H4 ADC的开发,与映恩生物合作,以超13亿美元的授权合作为基础,努力在全球市场取得突破。
随着中国药企在ADC技术上的不断创新,B7-H4靶点有望成为下一代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点。无论是翰森制药还是百济神州,都期待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全球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在未来,联合疗法及生物标志物的精准筛选也将可能成为突破的关键。在全球肿瘤治疗的格局中,中国的创新药有望发挥更大作用,引领新的篇章。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