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肺腺癌是一种常见且难治的类型,其中EGFR和ALK是两种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已有较为完整的研究成果,例如将EGFR基因的靶向药物奥希替尼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结合使用。这种联合治疗策略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能够使一些对EGFR靶向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受益。
在ALK靶向药物的研究中,阿来替尼作为一种第二代ALK靶向药,已被证明对ALK基因融合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有效。此前的ALEX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阿来替尼在一线治疗中,12个月无疾病进展比例为68.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达到25.7个月。而作为常见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与EGFR靶向药的联合使用已显示出协同效果,因此研究人员也对阿来替尼与贝伐单抗的联合应用进行了探索。早期临床研究表明,阿来替尼和贝伐单抗联用12个月后,病情无进展比例高达97.1%,优于单独使用阿来替尼的效果。本文将进一步介绍这个结合方案的36个月随访数据,这也是目前ALK靶向药的最大规模联合临床试验。
这项II期临床试验中,入组患者均为确诊后未进行过系统治疗的ALK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他们每日口服600毫克的阿来替尼(每日两次),并每公斤体重接受15毫克的贝伐单抗。试验从2020年4月到2022年8月,共有41名患者参与,其中17.1%在入组时已出现脑转移。中位随访时间为34.5个月,结果显示,12个月无疾病进展比例为97.1%,36个月无疾病进展比例为64.2%,超过三年生存的比例达87.9%。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病灶缩小超过30%,客观缓解率达到100%。
该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为可控,尽管46.3%的患者出现了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主要为蛋白尿和肝毒性,但治疗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并在36个月内持续保持。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