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EGFR-TKI药物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第一代的吉非替尼到第三代的奥希替尼,国际药企一直引领着EGFR-TKI药物的发展。而中国药企在该领域则一直处于跟随的状态。截至目前,虽已有六款本土研发的第三代EGFR-TKI药物获得批准用于治疗NSCLC,但适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适应症的数量明显落后于奥希替尼的五个适应症。然而,2025年的到来似乎预示着这一状况的改变。
近期,国家药监局批准了阿美替尼作为辅助治疗,专用于具有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这标志着阿美替尼获得了第四个在肺癌治疗中的适应症,同时也成为首个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的本土研发第三代EGFR-TKI药物。这一进展使得中国原研的三代EGFR-TKI在患者全病程覆盖上,首次与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奥希替尼比肩。
在全球向中国的EGFR-TKI迭代过程中,国产药物不仅在适应症开发上加速追赶,还展示了非凡的“爆发力”。例如,奥希替尼在2017年3月首次在国内获批用于二线治疗EGFR T790M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而到2020年3月,阿美替尼也获批了这一适应症,仅用了三年就打破了奥希替尼的市场独占。尤其是在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治疗市场上,阿美替尼用了仅两年时间便破除了奥希替尼的垄断地位。
在市场表现方面,阿美替尼的销售额也取得了显著增长。据医药魔方IPM数据库显示,2024年阿美替尼在医院渠道的销售额接近18亿元,增长率达到43.7%。到2025年,随着更多适应症的获得,阿美替尼在多个治疗场景中与奥希替尼“并驾齐驱”,市场表现有望更加抢眼。
然而,追赶并不是最终目标,超越才是愿景。阿美替尼等国产创新药正积极拓展更多具有创新意义的适应症,以争取在全球舞台上获得更大的话语权。例如,阿美替尼的ADVANCE研究与POLESTAR2研究聚焦于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通过这些研究,阿美替尼不断挖掘精准治疗潜力,为未来在EGFR赛道上的超越写下了重要注脚。
随之而来的,便是更为激烈的药物迭代竞争。翰森制药在这一赛道上已预先布局,聚焦EGFRC797S突变的第四代抑制剂等产品线,展现了强劲的创新实力。凭借持续的广度与深度布局,翰森制药正走在引领未来的路上。
总之,以阿美替尼为代表的中国原研三代EGFR-TKI的崛起,呈现了创新药物在实现“国产替代”的过程中取得的突破。在全球医药领域面临诸多挑战的当下,如何在重要治疗领域夯实本土创新,已成为保障健康的关键所在。未来,中国创新药将不仅仅是科技追随者,而是有望引领全球药物研发潮流的先锋。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