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辉瑞公司作为国际领先的制药企业,始终致力于通过创新药物的研发提升患者的治疗成效。然而,近期在乳腺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让人喜忧参半,特别是在与Arvinas公司合作开发的PROTAC药物vepdegestrant的三期临床试验中,结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在热门的双抗与ADC赛道上,辉瑞也正在尝试扩展其在ADC领域的布局,不过进展略显缓慢。这一度为辉瑞带来巨大成功的企业,如今在疫苗热潮过后,似乎正在面临创新的重重挑战。与此同时,国内知名医药企业齐鲁制药在2025年ESMO大会上展示了其PROTAC药物的I期研究,坚定地选择了这条拥有未来潜力的研发之路。
在2025年ESMO大会上,齐鲁制药隆重推出了其首个PROTAC候选药物QLH12016的临床数据。此药物专门靶向雄激素受体(AR),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截至2025年2月14日,研究团队纳入了36例mCRPC患者,接受不同剂量的QLH12016治疗。这些患者中,有28%存在内脏转移,69.4%为AR配体结合域(LBD)野生型,其余则有LBD突变。
研究结果表明,在100–1200 mg剂量范围内未发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虽然91.7%的参与者经历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但绝大多数不良反应为低级别,最常见的是贫血、乏力和体重下降等。此外,QLH12016在不同剂量组中均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尤其是在中高剂量组,显示出优异的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
另一方面,辉瑞于2025年9月17日与Arvinas公司共同宣布调整商业策略,停止Vepdegestrant的联合商业化计划,转而寻求第三方合作伙伴以继续开发。此药物在VERITAC-2的关键III期试验中,虽在ESR1突变患者中效果显著,但未能在更广泛人群中展现其预期优势。因此,辉瑞和Arvinas决定将研发重心转移到对ESR1突变患者的二线治疗。预计FDA对于其新药申请的审批结果将于2026年揭晓。
PROTAC药物的研发依托于其独特的设计原理,通过靶向降解不可成药的蛋白质。这一领域近年来发展迅速,尽管面临相当高的技术门槛,但其能够填补传统药物无法触及的治疗空白。预计到2030年,PROTAC市场将迅速扩张,其规模有望超越百亿美元,主要受益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和不断增长的资本投入。
总的来说,vepdegestrant在一些特定患者群体中展现出潜在的希望,未来有望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PROTAC药物,标志着这一技术领域的重要进步。在面临挑战的同时,辉瑞与Arvinas依然积极应对,期待在未来以创新为导向,带来更多突破和发展。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