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日,第十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落下帷幕,令人关注的是,本次原研药企几乎没有参与竞争。回顾此前几轮集采,虽然原研药企业参与的并不算踊跃,但仍有少数企业为了维护市场份额而参与其中。具体而言,第七批集采中,原研药有4家中选,第八批有2家,第九批则仅剩1家。然而,在第十批中,没有一家原研企业中标,这是自国家进行药品集采以来的首次。
在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市场博弈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原研企业的缺席引发了广泛讨论。有的原研企业在此次竞标中,报价仍与挂网价一致,与仿制药存在巨大差距;还有的甚至未参与报价。而参与其中的原研药企,多数报价也在限价之上,仅有一家企业的报价低于限价。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思考,原研药企为何不愿参与集采?
通过以往经验可以看到,原研药无论参与与否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入选集采,市场表现常常得不偿失。例如,在第七批中标后,西班牙Almirall的依巴斯汀片在市场上的低价竞争中,虽然销量大增,但销售额却下降了28%。类似的还有拜耳的阿卡波糖片,在第二批国采中,其大幅降价依旧未能维持市场,销量从50亿元跌至10亿元水平,难以再现往日辉煌。
反观一些未中标的产品,如二甲双胍的原研产品格华止,虽然没有中标,但其院外市场表现依旧稳健,其院内市场也只是缓慢萎缩。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一些原研企业逐渐选择放弃院内市场,更专注于拓展院外市场的原因。在拥有稳定患者基础的原研产品上,患者更多倾向于在院外市场寻找他们需要的原研药品。
随着多轮集采的推进,原研药企对参与集采的态度变得更加谨慎,逐渐意识到参与其中可能并非最佳策略。因此,许多原研企业选择不参与集采,甚至逐渐退出中国市场。然而,这一退出并非完全由于集采的压力,而是企业战略决策的体现。
事实上,多个原研产品的退市并非都与集采有关,有些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或是企业的全球战略调整。例如,艾伯维的奥比帕利片,其在中国市场的销路被同类效果更佳的吉利德药物所取代,最终选择退出。而诺华的艾瑞宁则由于在中国没有患者需求而直接退市。
专利到期后,原研药的销量必然会下滑,集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过程,然而这并非全部原因。许多省份仍保留了原研药的医保报销资格,使其得以在高价定位中存续。未来,各地医保政策的变化尚不明朗,但对于原研药企来说,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如何在院外市场立足仍是一个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