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BioNTech公司在近期举行的世界肺癌大会中,展示了其与百时美施贵宝共同开发的BNT327(pumitamig)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一双特异性抗体在全球范围内的2期临床试验中,与化疗联用,用于治疗未接受过治疗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显示出积极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达到100%,且将近90%的患者在早期就观察到了肿瘤缩小。这些乐观的结果为pumitamig在一线SCLC治疗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目前该疗法正被纳入ROSETTA Lung-01的3期临床研究之中。
本次公布的研究为一项全球2期、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的临床试验。尚未接受过治疗的ES-SCLC患者在此试验中接受pumitamig联用依托泊苷(Etoposide)和卡铂的四个治疗周期,随后进入pumitamig维持治疗阶段(队列1)。此外,针对在一线或二线治疗后病情进展的患者,研究设计包括两种治疗组:pumitamig与紫杉醇的联用(队列2),以及pumitamig与拓扑替康的联用(队列3)。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接受20 mg/kg或30 mg/kg剂量的pumitamig静脉注射,每3周一次,治疗期最长可达2年,直至观察到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接受的毒性反应。研究的主要目标为测评基于RECIST 1.1标准的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ORR),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及早期肿瘤缩小情况,同时评估安全性。目前披露的数据来自于队列1,目的是明确3期研究的最佳剂量。截至2025年4月4日,共有107位患者参与了试验,其中队列1招募了43位患者,分别接受20 mg/kg和30 mg/kg的剂量。
分析结果显示,在可评估的38位患者中,33人达到了部分缓解(PR),5人病情稳定(SD),未确认为客观缓解率的患者比例为86.8%;疾病控制率则达到100%。肿瘤体积的平均最大缩小幅度为47.3%,89.5%的患者在早期就实现了肿瘤缩小。经过剂量分组分析后,20 mg/kg组的未确认客观缓解率为95.0%,而30 mg/kg组则为77.8%。在11位经过多次评估且随访超过90天的患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为81.8%(9/11),其中20 mg/kg组达到100%(6/6),30 mg/kg组为60.0%(3/5)。
此外,患者基线时的循环肿瘤DNA(ctDNA)检测出率为93.8%(30/32),其循环肿瘤得分的中位数(TFx)为57.0%。到第3个治疗周期的第1天,所有可评估的患者(n=18)均表现出ctDNA的下降,中位TFx变化为-99.3%,ctDNA清除率为44.4%(8/18),且不同剂量组的结果相似。81.4%(35/43)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AEs),其中≥3级AE的发生率为53.5%(23/43)。与pumitamig相关的≥3级AE事件在20 mg/kg和30 mg/kg组分别有1例和5例,因不良事件停药的共有6例患者,其中20 mg/kg和30 mg/kg组分别有2例和4例。没有报告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
Pumitamig是一种同时靶向PD-L1和VEGF-A的双特异性抗体,最初由普米斯生物技术公司(Biotheus)开发,其设计目的是在肿瘤微环境中恢复效应T细胞的功能,并局部抑制VEGF-A的作用。2023年11月,BioNTech通过与普米斯生物技术公司达成授权合作,获得了该双抗体在全球(扣除大中华区)的研发与商业化权利。随后在2024年11月,BioNTech收购了普米斯生物技术公司,获得其药物开发平台的完整权益。今年6月,BioNTech携手百时美施贵宝,协议共同开发并全球范围内商业化该双特异性抗体,以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类型的治疗。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