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近期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中,针对 EGFR基因突变的新型靶向药物选择成为了研究的热点。EGFR基因突变在肺癌中发生率较高,为此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靶向药物来应对这一挑战。其中,三代 EGFR靶向药物如奥希替尼已成为治疗的首选。然而,奥希替尼在某些病人群体中可能引发副作用,如 QT间期延长及骨髓抑制,这为临床应用带来一定限制。
为了探索新的替代方案以及更优的治疗效果,一项双盲临床试验应运而生。这项试验比较了新型药物拉泽替尼与现有药物奥希替尼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差异。拉泽替尼是一种能够透过血脑屏障的新型EGFR靶向药物,被寄予厚望。它特别适合于存在脑转移或拥有TP53共同突变的患者,以及在血液中检测到EGFR突变的病人群体中。
此临床试验共有1074名参与者,分别接受拉泽替尼联合埃万妥单抗、单药奥希替尼或单药拉泽替尼的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拉泽替尼在部分高危亚组中表现出了其潜在优势。例如,当患者存在脑转移时,拉泽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4个月,而奥希替尼为13.0个月。此外,拉泽替尼相较奥希替尼,其使用过程中的副作用发生几率也较低,尤其是考虑到 QT间期延长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
尽管拉泽替尼和奥希替尼在总体疗效上的差异不大,但拉泽替尼为不同体质和病情状态的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治疗选择。当与埃万妥单抗联用时,拉泽替尼体现出更佳的生存率,提高了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在临床疗效相近的条件下,患者和家庭更关注哪种药物更符合个体需求和病情特点。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