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每年的10月是诺贝尔奖公布的时间,在这一年一度的科学盛典举行前,预测最终大奖花落谁家一直是领域内外的观众都乐此不疲的事情。不久后,我们将迎来2023年诺贝尔奖的揭晓。那么,哪些杰出科学家有望荣膺这一殊荣呢?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在今天的这篇文章中,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根据各类诺奖风向标奖项的最近评选结果、历年获奖的可能规律以及来自ChatGPT的预测结果,为大家介绍几位备受瞩目的“种子选手”,他们在生理学或医学奖、化学奖的角逐中拥有很高的竞争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成果预测(排名不分先后)获奖成果预测1:光遗传学工具的开发(根据ChatGPT推荐预测)Karl Deisseroth教授图片来源:Stanford University官网Karl Deisseroth博士是斯坦福大学生物工程、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的D.H. Chen教授,也是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HHMI)的研究员。2004年,他在斯坦福大学接受博士后训练期间,与当时还是博士研究生的Edward Boyden教授共同开发出了现代光遗传学技术的雏形。Deisseroth教授解决了在神经元中稳定表达从绿藻中发现的光敏感通道-2(ChR2)蛋白的难题。该蛋白能在光的作用下,精确地控制离子的进出。Edward Boyden教授图片来源:MIT Media Lab官网Edward Boyden博士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和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研究所(MIT McGovern Institute)的生物工程和大脑与认知科学教授。2004年,他在光遗传工具的开发过程中找到了通过光线激活或抑制神经活动的方法,能够对光进行精准的控制。他与Deisseroth教授开发的光遗传学新工具使在多种不同的动物体内研究神经元如何控制行为成为了可能,加快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光遗传学技术曾先后斩获科学突破奖、加拿大盖尔德纳奖、京都奖、沃伦·阿尔珀特奖、以及拉斯克奖等重磅荣誉。获奖成果预测2:雷帕霉素(rapamycin)靶点mTOR的发现(根据历年获奖的可能规律预测)Michael Hall教授图片来源:University of Basel官网Michael Hall教授是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的副主任。雷帕霉素是一种从土壤里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中发现的小分子,不仅具有很强抗真菌效力,并具高度的免疫抑制和癌细胞生长抑制的活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自发现以来并不清楚。Michael Hall教授发现了雷帕霉素的靶点mTOR(target of rapamycin),并揭示了其在细胞生长代谢调控中的关键作用。该靶点的发现带来了大量mTOR通路抑制剂,让我们有望治疗癌症、糖尿病、肥胖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相关疾病。Hall教授曾在2017年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获奖成果预测3:T细胞和B细胞的发现(根据近期诺奖风向标预测)Max D. Cooper教授图片来源:Emory University官网Max D. Cooper教授是佐治亚研究联盟杰出学者,他是埃默里大学医学院埃默里疫苗中心和艾滋病研究中心的成员。1965年-1966年间,他通过研究鸡的胸腺和法氏囊提出了适应性免疫的双通路模型,解决了经典的免疫反应单通路模型中存在的悖论,并在确定B细胞的起源中做出了关键贡献。Jacques Miller教授 图片来源:The 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官网Jacques Miller教授曾在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The 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工作,现已退休。1960年代,Miller教授的实验室确定了B细胞和T细胞这两种类型的免疫细胞,以及它们在特定免疫反应中是如何协同工作的。Miller教授和Cooper教授的开创性工作为现代免疫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两位已是耄耋之年的科学家获得了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成果预测(排名不分先后)获奖成果预测4:多孔材料的开发(根据ChatGPT推荐预测)Omar Yaghi教授图片来源:UC Berkeley官网Omar Yaghi教授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学院的教授,同时是伯克利全球科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Yaghi教授在一种被称为金属有机骨架(MOF)的纳米级多孔材料的理论、设计、制备、应用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开创性工作,并掀起了MOF的研究热潮。这类材料具有极大的表面积、孔隙率高、化学稳定性强,因而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孔道结构及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可选择性吸附特定的分子,在气体储存及分离、清洁水的生产及输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Edith Flanigen女士 图片来源: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dals Foundation官网Edith Flanigen女士曾是美国UOP工艺技术国际公司的研究化学家,致力于分子筛的开发,并于1994年退休。她和她领导的团队在天然沸石的基础上,发明了200多种不同的合成沸石,用于不同颗粒的筛选。自此,沸石的应用被大大拓宽,可用于石油提炼,取代洗衣粉中对环境有害的磷酸盐,甚至还可用于帮助过滤核电站周围水中的放射性物质。2012年,她获得了美国国家技术奖。获奖成果预测5:蛋白质折叠机制的发现(根据历年获奖的可能规律预测)Franz-Ulrich Hartl教授图片来源:Max Planck Institute of Biochemistry官网Franz-Ulrich Hartl教授是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细胞生物化学主任。蛋白质的折叠过程一直被认为是自发进行,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Hartl教授与耶鲁大学的Arthur L Horwich教授的合作首次证明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折叠需要其它蛋白(如伴侣蛋白)的协助,而伴侣蛋白在蛋白质折叠方面可能有重要作用。1992年,Hartl教授建立了重要的伴侣蛋白接力概念,这意味着不同的伴侣蛋白在蛋白质折叠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担负着不同的功能。Arthur L Horwich教授图片来源:Yale School of Medicine官网Arthur L Horwich教授是耶鲁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兼儿科教授,他的工作最初涉及将蛋白质导入线粒体,并因此发现了线粒体内的一种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60(Hsp60)。此后,Horwich教授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工具成功解析出了伴侣蛋白的作用机制。Horwich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方向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中蛋白折叠异常的影响。获奖成果预测6:揭示RNA和蛋白质的功能和病理性功能障碍,并创造了以新的方式利用这些生物聚合物的能力来改善人类疾病的策略(根据近期诺奖风向标预测)何川教授图片来源:Wolf Foundation官网何川教授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以及HHMI的研究员。何川教授是表观转录组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因发现了可逆的RNA甲基化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3年的沃尔夫化学奖(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他的实验室发现了第一个RNA去甲基化酶,这是一种从N6-甲基腺苷中去除甲基的酶(腺苷N6-甲基化是真核生物中最普遍的mRNA修饰)。Hiroaki Suga教授图片来源:Wolf Foundation官网Hiroaki Suga博士是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并是现任日本化学会会长。Suga教授因“开发基于RNA的催化剂,彻底改变了生物活性肽的发现”而获得了2023年的沃尔夫化学奖。他发明了一种基于RNA的催化剂flexizyme,它超越了自然机制,极大地拓展了可与核糖体机制结合的氨基酸范围。Suga教授的策略能够快速构建和筛选巨大的环状肽库,他的独特发现为药物化学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并为药物发现创造了新的工具。Jeffery W Kelly教授图片来源:Wolf Foundation官网Jeffery W Kelly博士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化学教授。蛋白质稳态失调与一系列人类疾病有关。Kelly教授的开创性贡献揭示了分子水平上蛋白质稳态的基本特征,包括蛋白质折叠、错误折叠和聚集之间的相互作用。Kelly教授的实验室利用这些见解开发了药物Vyndaqel(通用名tafamidis),用于治疗因为野生型或遗传性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淀粉样变性引起的心肌病(ATTR-CM)。2023年,他因“制定改善病理性蛋白质聚集的临床策略”同样获得了沃尔夫化学奖。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成果,还有哪些具有重大进展的研究领域是各位读者认为有望摘得诺奖桂冠的呢?欢迎大家在底部留言区给出预测(可回复文中的成果数字编号,或提名不在文章内的成果)~不过,无论最终得奖者是谁,这些勇敢的先行者和开创者们都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我们为他们鼓掌和点赞。让我们共同期待最终结果的揭晓!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1] Karl Deisseroth.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profiles.stanford.edu/karl-deisseroth[2] Edward Boyden.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ww.media.mit.edu/people/esb/overview/[3] TOR signaling and the control of cell growth.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ww.biozentrum.unibas.ch/research/research-groups/research-groups-a-z/overview/unit/research-group-michael-n-hall[4] Australian immunology pioneer Jacques Miller wins Lasker Award.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ww.wehi.edu.au/news/australian-immunology-pioneer-jacques-miller-wins-lasker-award/[5] Max D. Cooper MD.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inshipcancer.emory.edu/bios/faculty/cooper-max-d.html[6] Omar Yaghi.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chemistry.berkeley.edu/faculty/chem/yaghi[7] Edith Flanigen.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nationalmedals.org/laureate/edith-flanigen/[8] Prof. Dr. F.-Ulrich Hartl.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ww.biochem.mpg.de/ulrich_hartl_cv[9] Arthur Horwich, MD.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medicine.yale.edu/profile/arthur-horwich/[10]Congratulations! 2023 Wolf Prize Laureates were announced.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olffund.org.il/2023/02/07/congratulations-2023-wolf-prize-laureates-were-announced/[11]Chuan He. Retrieved Feb 7, 2023 from https://wolffund.org.il/2023/02/07/chuan-he/[12]Jeffery W. Kelly.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olffund.org.il/2023/02/07/jeffery-w-kelly/[13]Hiroaki Suga. Retrieved September 19, 2023, from https://wolffund.org.il/2023/02/07/hiroaki-suga/本文由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编辑,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转发授权请在「药明康德」微信公众号留言联系我们。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