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维整合素α4β7疗法ABBV-382注射液获批临床,力求治愈HIV

2024-07-31

今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布,艾伯维(AbbVie)的ABBV-382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批准,拟用于在无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的情况下,持续抑制免疫介导的HIV(HIV血浆病毒载量处于不可检出的水平)。

ABBV-382是一种靶向整合素α4β7的单克隆抗体,它通过直接阻断α4β7与其亲和配体黏膜地址素细胞粘附分子1(MAdCAM-1)或HIV-1 gp120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HIV-1的复制和细胞间传播。此外,ABBV-382还能够结合HIV-1病毒粒子中的α4β7,形成免疫复合物(ICs),这些ICs可以结合在抗原呈递细胞上表达的fcgr,增强病毒抗原向T细胞的呈递。临床前研究显示,ABBV-382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创新机制,支持其作为一种控制HIV-1病毒的干预措施。

目前,ABBV-382正在进行一项II期试验,与PD-1抑制剂ABBV-181(budigalimab)联用,评估其在接受稳定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并中断的HIV感染者中的疗效、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该试验目前在招募阶段。

整合素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使细胞粘附在周围环境中,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有三种不同的整合素亚基与白细胞迁移到消化道有关,即α2β2、α4β1、α4β7。整合素阻断剂专门用来阻止白细胞上的这些亚基与消化道血管上的MAdCAM-1受体结合,防止白细胞迁移到消化道,从而将炎症降至最低。

HIV侵入机体后,首先感染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中的CD4细胞,导致CD4细胞大量丢失,肠黏膜完整性破坏,肠道微生物进入血液,引发慢性免疫活化和炎症。肠道归巢细胞是CD4细胞的一个亚群,表达归巢受体整合素α4β7,其配体为存在于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静脉和肠固有层的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MAdCAM)。α4β7与MAdCAM结合,引导外周血CD4细胞归巢至肠道,发挥免疫功能。另外,α4β7 CD4细胞高表达HIV辅受体CCR5,且HIV gp120 V2环的一段保守序列与MAdCAM的序列极其相似,导致α4β7 CD4细胞更易被HIV感染。归巢至肠道的被感染的α4β7 CD4细胞能够向肠道输送HIV,加重肠道感染,有效阻止或降低HIV感染α4β7 CD4细胞可能对HIV致病及维持肠道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中的α4β7药物约有40余种,适应症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在内的炎症性肠病(IBD)。此外,仅有武田维多珠单抗(vedolizumab)、艾伯维的ABBV-382,Population CouncilRh-α4β7正在开发用于HIV感染治疗,其中ABBV-382最为活跃,具有“同类最佳”的潜力。

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表现为CD4+ T细胞数量不断减少,导致免疫细胞功能缺陷,产生各种感染和肿瘤,并增加心血管疾病、骨病、肾病等疾病的风险。HIV感染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无症状期、艾滋病期。全球HIV感染者越来越多,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全球HIV药物市场预计在2025年达到479亿美元,并在2030年达到575亿美元。

艾伯维在HIV感染领域除了传统的蛋白酶抑制剂利托那韦洛匹那韦,及CCR5拮抗剂cenicriviroc外,还重点开发PD-1单抗budigalimab,期望在不使用ART的情况下,实现持久性HIV抑制。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在使用budigalimab后,能够在不用ART情况下维持病毒低载量。

总的来说,艾伯维在HIV治疗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投入,显示出其在抗HIV药物开发方面的领先地位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