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本文中加粗蓝色字体即可一键直达新药情报库免费查阅文章里提到的药物、机构、靶点、适应症的最新研发进展。
2025年9月5日,礼来公司正式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了一项关于小分子Lpa抑制剂Muvalaplin的三期临床试验。该试验旨在验证Muvalaplin能否有效降低血浆中Lp(a)水平升高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风险。该试验计划招募10450名Lp(a)升高的受试者,预计在2031年完成这一重要的研究。
早在2024年11月,礼来公司已经在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布了Muvalaplin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经过12周的治疗,服用Muvalaplin的患者其血浆Lpa水平显著下降。其中10 mg、60 mg和240 mg剂量组的Lpa相较于基线的降幅分别为47.6%、81.7%和85.8%,这与安慰剂组形成了鲜明对比,证明Muvalaplin在降低Lpa水平方面的显著效果。
礼来公司在Lp(a)研究领域展开了全面布局,除了小分子药物,礼来也在siRNA领域有所突破。去年启动的Lpa siRNA新药Lepodisiran已进入三期临床。今年5月,其二期临床试验数据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数据显示,400mg剂量的Lepodisiran每半年注射一次即可使Lp(a)水平降低93.9%,这种抑制效果明显优于小分子药物。
在慢性病治疗方面,小分子药物和小核酸药物各有其应用场景。siRNA药物如Lepodisiran可以实现每3到6个月注射一次的长效治疗,而小分子药物如Muvalaplin则采用口服给药方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当前,安进和诺华等公司也在小核酸药物领域进行布局,礼来则在小核酸和siRNA两个领域同时发展。此外,默沙东从恒瑞医药引进了小分子Lpa抑制剂,阿斯利康也从石药集团获得了相关技术。
免责声明:新药情报内容编辑团队专注于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旨在提供信息交流,不代表任何立场或治疗方案推荐。如需专业医疗建议,请咨询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