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 2025微专辑扫描二维码可查看更多内容编者按:2025年4月7~10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世界糖尿病大会在曼谷盛大召开。会议期间,《国际糖尿病》在会场设置独家“遇见IDF·每日精粹”直播间,为大家带来了一系列丰富多样的附加内容。其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谭惠文团队展示了7项前沿成果,内容涵盖长效帕瑞肽对肢端肥大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糖代谢分析、Kallmann综合征的葡萄糖代谢和临床特征分析、全球糖尿病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趋势等多个议题,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长效帕瑞肽对肢端肥大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一)作者:刘宇珂, Sumita Cholekho, Haseeb Mohammad, 谭惠文, 余叶蓉.01目的观察长效生长抑素受体激动剂——帕瑞肽长效缓释注射剂单药治疗肢端肥大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糖代谢的影响。 02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连续就诊的肢端肥大症成年患者21例(9例男性和12例女性,平均年龄37.48±8.10岁)。其中19例曾接受经蝶窦手术(TSS),15例接受过放射治疗(伽玛刀)。患者每28天接受一次帕瑞肽LAR注射(16例每月40 mg,5例每月60 mg)。从基线到第12周和第24周,检测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浓度,并评估糖脂代谢情况。 图1. 入组患者的治疗方案03结果在21例患者中,1例因方案违背停用帕瑞肽,其余20例完成中位24周的帕瑞肽治疗,IGF-1水平均控制在≤1.3倍正常上限(ULN),其中13例(65%)达到完全生化缓解。治疗后,IGF-1水平显著降低(41.79±26.09 μg/L vs. 79.86±29.41 μg/L,P<0.001)。同时,治疗期间糖化血红蛋白(HbA1c)(5.62±0.42% vs. 6.26±0.61%,P=0.000)和空腹血糖(FBG)水平显著升高(5.38 ±0.69mmol/L vs. 6.36 ±0.85mmol/L,P=0.000)。此外,20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血糖升高,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血糖均可控和改善良好。图2. 肢端肥大症患者HbA1c和空腹血糖的变化04结论帕瑞肽可有效控制GH和IGF-1分泌,是肢端肥大症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可能引起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轻度升高值得临床医师重视。专家点评谭惠文教授指出,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Ls)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罕见疾病(如肢端肥大症或库欣病等神经内分泌疾病)患者的糖代谢。因此,内分泌医生、神经外科医生及相关科室在使用SRLs类药物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糖脂代谢变化。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糖代谢分析(二)作者:刘宇珂, Sumita Cholekho, 张斯羽, 李建薇, 谭惠文.01背景库欣综合征(CS)是一种由皮质醇增多引起的多系统功能障碍的罕见疾病,分为ACTH依赖性和ACTH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其皮质醇增多可导致胰岛细胞损伤,从而引起高血糖并增加代谢紊乱的风险。02目的比较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糖代谢情况,并探讨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因素,旨在为选择适当的抗高血糖策略提供参考或指导。03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24年8月在中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他们的临床特征和糖代谢特点。04结果研究共纳入127例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其中异位ACTH综合征(EAS)患者30例,库欣病(CD)患者97例。在30例EAS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较大(49.93±14.37岁 vs. 42.87±12.82岁,P<0.05)。EAS的病变部位包括纵隔14例,胰腺3例,甲状腺、肾脏、眼眶和腹膜后各1例,未明确发现异位部位的有9例。在97例CD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78例。EAS组的空腹血糖(FBG)水平高于CD组(6.44 mmol/L vs. 5.26 mmol/L,P<0.05)。EAS组的HOMA-β低于CD组(86 vs. 155.2,P<0.05),表明EAS组的胰岛细胞损伤更为严重。EAS组的血浆皮质醇(PTC)、ACTH水平和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24-UFC)显著高于CD组(P<0.05)。然而,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TyG)或HOMA-IR方面无统计学显著差异。05结论EAS患者诊断年龄较大,CD患者中女性较多。EAS患者的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细胞损伤更为严重。专家点评谭惠文教授:在临床工作中,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CS)的鉴别诊断极富挑战性,要区分垂体来源的ACTH瘤,也就是库欣病(CD)还是异位ACTH综合征(EAS)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甚至双侧岩下窦采血(BIPSS)。如果能通过深入分析这类CS患者的糖代谢特征,通过代谢谱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鉴别EAS和CD,这对CS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本研究也提示临床医生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还要关注其并发的代谢紊乱。值此“国际库欣关爱日”之际,我们在IDF 2025会议中汇报华西医院的库欣综合征的单中心研究成果,希望助力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疗,改善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Kallmann综合征的葡萄糖代谢和临床特征分析(三)作者:刘宇珂, Sumita Cholekho, Y. Gao, 张斯羽, Muhammad Haseeb, 谭惠文.01背景Kallmann综合征(KS)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特征为生殖功能和嗅觉功能障碍。激素变化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并增加代谢问题的风险。02目的分析KS的临床特征和糖脂代谢特征。03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28例被诊断为KS患者的临床数据,排除了9例缺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葡萄糖代谢数据的病例。在收集临床数据之前,没有KS患者接受过性激素替代治疗。17例具有完整葡萄糖代谢数据的KS患者通过OGTT进行评估。根据OGTT结果,将具有血糖代谢数据的KS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M-KS)、糖耐量受损组(IGT-KS)和正常葡萄糖耐量组(NGT-KS)。基于匹配的体质指数(BMI),将10例仅有异常葡萄糖代谢的患者(DM/IGR,n=10)和10例具有正常葡萄糖耐量的患者(NGT,n=10)纳入对照组。04结果在17例患者中,16例为男性(94.12%),1例为女性(5.88%),诊断年龄范围为17至33.1岁,平均年龄为(23.56±5.06)岁。所有K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性发育异常和嗅觉障碍。2例(11.76%)KS患者合并DM-KS,3例(17.65%)为IGT-KS,12例(70.59%)为NGT-KS。9例KS患者(52.94%)存在胰岛素抵抗(IR)。与NGT-KS患者相比,合并DM/IGT的KS患者中高血压和异常脂质代谢的构成比更高(P<0.05)。DM-KS组的年龄高于IGT-KS组和NGT-KS组(P<0.05)。与DM/IGR对照组相比,DM/IGT-KS组的HOMA-IR更高(P<0.05),表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05结论年龄较大的KS患者更可能出现异常的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发病时间更早,并且更倾向于表现为IGT甚至DM。 专家点评谭惠文教授: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垂体疾病亚专业组不仅致力于库欣、肢端肥大症、催乳素瘤,TSH瘤等功能性垂体神经内分泌瘤等疾病,还非常关注罕见病研究,如Kallmann综合征、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4案例系中国首例报道)等。本次研究发现,Kallmann综合征患者需要关注其代谢紊乱。关注这类患者的内分泌和代谢异常,可能为罕见病患者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新的临床依据,这也是团队临床科研工作的价值所在。全球糖尿病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开发趋势:专利计量经济学分析(四)作者:谭智文, 谭惠文, 刘宇珂, Muhammad Haseeb, Sumita Cholekho.01背景探讨T1DM的异质性、内在型的存在及其在临床发病时对免疫治疗的可能差异反应。02目的探索全球人工智能(AI)和移动糖尿病健康管理系统的专利,并比较这些专利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现状及趋势。03方法截至2024年9月12日,通过关键词“健康管理”“糖尿病/血糖管理/监测系统”以及“人工智能 + 糖尿病健康管理”进行检索,共获得179项专利。在排除化学制药类和同族专利后,使用德温特数据分析器(DDA)对53项相关专利进行了分析。通过气泡图、技术功能矩阵和词云等可视化工具呈现数据。04结果全球智能糖尿病健康管理系统的专利申请始于1998年,中国于2003年加入。首个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利出现在2021年,显示出增长缓慢且应用有限。主要参与者包括美国(18项专利)、中国(12项)、欧盟(11项)、日本(5项)和韩国(2项)。大多数专利是在本国申请的,其中中国尤其专注于国内市场(98%为国内申请)。与美国相比,中国企业主导的专利申请较少。05结论美国和中国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利的技术和市场存在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和商业化率需要加强。未来的糖尿病健康管理系统的研发可能会集中在移动和智能健康信息系统上。这一简要分析在字符限制范围内突出了关键发现,重点关注全球糖尿病健康管理专利的最重要趋势和数据点,特别强调了美国和中国的作用以及需要改进的领域。专家点评谭惠文教授:AI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确对医疗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华西医院正在推进的黉医系统,在原有医学公用信息系统基础上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进行合作,开展了门诊智能病历和住院智能医疗系统开发,有效提高了临床中医生的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医疗质控。我们关注慢病管理智能系统领域的专利情况,因为这是AI技术助力医疗健康事业的重要时期,期待与该领域交叉学科同行共同推进其发展。催乳素瘤中的代谢失调:一项关于糖脂异常及临床意义的长期研究(五)作者:Sumita Cholekho, 刘宇珂,范祖莉,张斯羽,谭惠文,01背景催乳素瘤是垂体腺瘤中最常见的类型,与多种代谢紊乱相关,包括糖脂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和血脂异常。这些代谢问题受到肿瘤大小、催乳素水平和性别的影响。最近的研究表明,催乳素瘤引起的代谢失调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催乳素水平、肿瘤大小和代谢指标方面。本研究旨在评估男性和女性催乳素瘤患者在临床特征、代谢参数和激素谱方面的性别差异,重点关注肿瘤大小与催乳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02方法本研究为为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旨在评估催乳素瘤患者在临床特征和代谢参数方面的性别差异。在应用排除标准后,共确认558例催乳素瘤病例。收集的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肿瘤大小、激素和代谢谱。03目的共558例患者按性别分类,其中男性212例(37.99%),女性346例(62.01%)。男性诊断时的中位年龄(35岁)高于女性(30岁),且男性的体质指数(BMI)显著更高(26.32 kg/m2 vs.22.34 kg/m2)、腰围和臀围更大(P< 0.001)。男性患者的血压测量值也更高。男性的催乳素水平显著升高,中位数为1141 ng/mL,而女性为133 ng/mL(P< 0.001)。代谢参数在两性之间存在差异,男性的空腹血糖(FBG)水平更高(5.05 mmol/L vs. 4.97 mmol/L;P=0.006),并且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提示潜在的性别相关代谢风险(表1)。男性的肿瘤大小更大(中位直径:24 mm vs.8 mm;P <0.001)。观察到肿瘤大小与催乳素水平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图3)。表1. 研究患者的基线特征及性别划分下激素和代谢谱图3. 左:催乳素(PRL)与催乳素瘤中肿瘤长径的相关性;右:大泌乳素瘤中催乳素(PRL)与肿瘤长径的相关性04结论本研究强调了催乳素瘤患者在临床特征和代谢失调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表现出更高的PRL水平、更大的肿瘤、更高的BMI、血压以及更明显的代谢紊乱。在大腺瘤中,尤其是男性患者中,识别到肿瘤大小与催乳素水平之间存在强正相关。此外,代谢综合征在巨大催乳素瘤的男性患者中更为普遍。这些发现突显了定期监测和早期管理代谢参数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患有较大肿瘤的男性患者中,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等长期并发症。专家点评谭惠文教授:我们目前研究主要聚焦于男性催乳素瘤患者,尽管女性发病率更高,但男性患者常因症状不明显而导致诊断延迟,部分患者通常因视力受损等占位效应就诊才能被发现。研究发现,男性催乳素瘤患者睾酮水平下降、PRL水平升高、代谢紊乱和垂体占位效应更突出。因此,通过监测代谢指标变化,可及早识别和诊断此类患者,并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未来,本团队也将深入研究催乳素瘤多巴胺激动剂耐药机制及解决方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死亡原因的回顾性研究(六)作者:郭庆, 范祖莉, 李建薇, 谭惠文.01目的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死亡原因。02方法对2018年12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期间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DKA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评估的结果包括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和死亡率。03结果共有736例DKA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447例(60.7%)。研究队列的平均年龄为46.24±17.45岁。入院时,患者的平均血糖水平为20.20±12.85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HbA1c)为11.40%±3.04%,β-羟丁酸水平介于0.86mmol/L~6.27 mmol/L之间,平均25-羟维生素D水平为38.87±17.67 mmol/L。大多数患者(661例,89.81%)病情好转后出院,18例患者(2.45%)在住院期间死亡(表1)。在死亡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男女比例为1.25:1。死亡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至89岁。具体而言,4例患者年龄小于45岁,5例患者年龄在45至65岁之间,9例患者年龄大于65岁。DKA的主要诱因为感染,包括COVID-19感染。此外,药物中断,特别是胰岛素中断,也被认为是DKA发病的促发因素。表2. 研究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04结论感染是糖尿病患者DKA的诱发因素,积极预防诱因并及时规范治疗DKA对于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专家点评谭惠文教授:胰岛素的广泛应用显著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严重不良结局(如死亡),尤其对1型糖尿病(T1DM)患者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部分病程较长且并发症/合并症复杂的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因感染、药物中断等因素可能出现DKA,甚至导致严重不良结局,直至威胁生命安全。因此,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以及DKA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酮症易患糖尿病的风险因素分析及TyG指数的预测价值(七)作者:范祖莉, 刘宇珂, 张斯羽, S. Cholekho, H. Muhammad, 谭惠文.01背景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简单灵活,反映了葡萄糖和脂质代谢紊乱的混合维度。02目的探讨酮症易患糖尿病(KPD)发病的风险因素,并分析TyG指数对KPD发病风险的预测价值。03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至2024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396例KPD患者,并选取188例无酮症倾向的新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病历、家族史、血压、体重、腰围和体质指数(BMI),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HbA1c)。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酮症发病的风险因素,并开发预测模型以评估TyG指数对新诊断T2DM患者发生酮症的预测价值。04结论TyG指数可作为监测T2DM患者发生酮症倾向的早期预警指标。点评范祖莉医师:很荣幸能代表华西团队分享我们在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方面的进展。在DKA方面,援疆项目中也开展了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队列研究,发现相关代谢紊乱指标可帮助识别高风险患者。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体重管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酮症预测和管理还亟待加强。主要研究者介绍谭惠文 教授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留学生内科学课程负责人获得内分泌代谢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内分泌代谢暨老年病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华西医院院史展览馆兼职项目主管,中组部第九批援疆医生/克拉玛依市特聘医疗专家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垂体学组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诊断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委员,目前担任华西医院垂体瘤及相关疾病诊疗中心秘书获第三批中央单位对口支援新疆克拉玛依市优秀干部人才、教育部高校微课大赛教学设计奖、华西医院首届刘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金优秀带教老师、Western University Kilborn Scholar等荣誉。刘宇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202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曾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罕见病研究》、《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等多个杂志上发表论文谭智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全程管理中心,负责慢病系统、随访系统、专病数据库等系统的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2024年“部门年度先进个人”SUMITA CHOLEKHO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郭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202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范祖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在职研究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宜宾医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评审专家曾以第一作者在《成都医学院学报》、《重庆医科大学学报》、《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发表文章,曾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发表文章。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最新《国际糖尿病》读者专属微信交流群建好了,快快加入吧!扫描左边《国际糖尿病》小助手二维码(微信号:guojitnb),回复“国际糖尿病读者”,ta会尽快拉您入群滴!(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版权声明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