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1992-01-01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2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布洛芬混悬液在中国成年健康受试者中的一项单中心、随机、开放、单次给药、两制剂、两序列、两周期交叉、空腹与餐后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主要研究目的:
考察单次口服200mg(空腹/餐后)受试制剂布洛芬混悬液(规格:100mL:2g,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与参比制剂布洛芬混悬液(美林®,规格:100mL:2g,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析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两制剂的生物等效性,为该药的申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次要研究目的:
评价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单次口服200mg(空腹/餐后)在中国成年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2期 评价TUL12101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IIa期临床研究
主要目的:基于Schirmer I试验结果较基线的变化以及眼干症状评分较基线的变化评估TUL12101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
次要目的:评估TUL12101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评估TUL12101滴眼液在中重度干眼患者血液中的PK特征。评估TUL12101滴眼液在中重度干眼患者泪液中的PK、PD特征。
/ Active, not recruiting临床3期 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比较联邦生物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和诺和益®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联邦生物研制的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100 项与 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8 月 16 日,CDE 官网显示,四环医药旗下惠升生物的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适应症为用于改善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来源:CDE 官网
目前,惠升生物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用于减重的适应症已完成 III 期临床入组,处于随访阶段。
惠升生物专注糖尿病及并发症领域,其产品管线覆盖 SGLT-2 受体抑制剂 1 类创新药脯氨酸加格列净片,以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德谷胰岛素注射液为代表的全品类胰岛素(包括长效、速效、预混胰岛素),GLP-1 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糖尿病及并发症药物超 20 款产品。
目前国内已有 20 多款司美格鲁肽进入到了临床及以上阶段,其中 7 款产品已申报上市,分别来自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联邦制药、中美华东、石药集团、惠升生物,首发适应症基本上都是 2 型糖尿病。
从注册分类来看,齐鲁制药和石药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是按照化药改良新药 2.2 类申报的,九源基因、丽珠集团、联邦制药、中美华东、惠升生物都是按照生物类似药 3.3 类申报的。
END
如需获取更多数据洞察信息或公众号内容合作,请联系医药地理小助手微信号:pharmadl001
8月15日,四环医药对外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惠升生物开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向NMPA递交上市申请,并成功获得受理。
8月5日,石药集团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才刚刚被受理,前后相差不过十天。
十天2款,截至目前,正式申报司美格鲁生物类似药上市申请的中国药企,已经达到了整整7家。
分别来自九源基因、丽珠集团、齐鲁制药、联邦制药、中美华东、石药集团以及惠升生物,首发适应症基本上都是2型糖尿病。
另外还有10款以上的司美格鲁肽类似药处于II/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未来,司美格鲁肽在国内就能聚集起二十家以上的竞争企业。
司美格鲁肽的未来究竟会如何?
↓ 扫码加入药通社交流群 ↓
仿制一拥而上
2025年上半年,诺和诺德公布半年报司美格鲁肽以166.32亿美元销售额超越K药居首,预定成为今年“药王”。
8月15日,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获FDA批准,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炎(MASH)伴中晚期肝纤维化(F2/F3期)的药物。
市场前景广阔,适应症拓展顺利,司美格鲁肽看起来顺风顺水形势大好。
但诺和诺德自己和虎视眈眈的竞争者们都明白,司美格鲁肽早已危机四伏。
最严峻的就是专利问题,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专利将在中国印度两大仿制药大国提前到期,到期日均为2026年3月20日,虽还有近一年,但两国企业均已做了万全准备,抢占诺和诺德市场。
印度仿制药企Dr Reddy's Laboratories的首席执行官Erez Israeli于2025年7月23日表示:公司计划明年向87个国家推出诺和诺德畅销减肥药Wegovy的仿制版本,售价更低。
再从中国市场来看,司美格鲁肽是这两年来生物类似药布局最快的品种,提交上市申请企业已达7家,其中包含齐鲁、石药、华东这类早年间有多次狙击原研成功的企业。
依照审批时间来看,若审评顺利,年内首仿有可能上市。等到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时,或已有多家企业上市,届时仿制价格大战将一触即发。
图源:摩熵医药
更有甚者,因诺和诺德未能按时缴纳专利费,司美格鲁肽在加拿大的核心专利同样将在2026年3月20日到期,加拿大是司美格鲁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如此一来也即将失守。
多国专利即将失守,司美格鲁肽专利悬崖将至,能坐稳药王宝座几年?
曾经的“药王”
司美格鲁肽未来会如何,参考曾经的“药王”修美乐的结局,或许会告诉我们答案。
近日,安徽省医药价格和集中采购中心日前发出通知,将对8款单抗类生物制剂开展信息填报。
其中就包括曾经的“药王”——修美乐。
曾经蝉联10年的老药王修美乐,也迎来了它在国内的最终宿命——被集采。
作为全球第一个上市的抗TNF-α药物,修美乐从2012年至2022年期间连续11年蝉联全球“药王”宝座。2022年销售额达到峰值,超过212亿美元,累计为艾伯维创造了超过2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独自撑起艾伯维的“自免帝国”。
修美乐的化合物专利2016年到期,为了保住自己的王牌产品,艾伯维在美国市场通过谈判、诉讼,成功与多家竞争对手达成协议:
将修美乐生物类似药在美上市的时间推迟到 2023 年,以换取艾伯维不反对他们的产品提前进入欧盟市场。
一套“骚操作”下来,直到2023年才有生物类似药在美国上市,艾伯维修美乐就这么稳稳当了十年药王。
但这已经是曾经的历史了,近期艾伯维也发布了修美乐在2025年H1的业绩,23.01亿美元,同比下跌54.7%,2022年修美乐尚且有212亿美元市场,到如今年销售额预计不到五十亿。
一代代“药王”的成功与落幕,几乎都是相似的,以目前司美格鲁肽对自己专利的控制能力来看,它未必有实力能坐稳十年王座。
司美格鲁肽和修美乐的区别还有一条,修美乐从来没有注重过国内市场,2024年年销售额5亿都不到,在国内集不集采对修美乐而言,不算大事。
但司美格鲁肽在中国销售额是年年上涨的,2024年已达到40亿,司美格鲁肽销售额未来必定还要再增涨,到时候被集采,对诺和诺德而言可就不是无关痛痒的事情了。
司美格鲁肽的结局,或许比修美乐惨烈许多!
↓ 扫码加入药通社交流群 ↓
参考:
生物探索-生物类似药上市,后修美乐时代谁主沉浮?
Med空间站-专利败诉,仿制围猎,后来者超车!诺和诺德迎来“至暗时刻”
↓关注药通社,洞见行业趋势↓
投稿/企业合作/内容沟通:
药通社总编—华籍美人(Ww_150525)
*添加请注明备注及来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
期
看
点
在医药领域,“神药”的称号往往属于那些跨越单一疾病、重塑治疗范式的药物。二甲双胍自1957年问世以来,从降糖基石到抗衰老、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的“跨界之王”,始终稳坐“神坛”。如今,司美格鲁肽凭借减重、脂肪肝(MASH)等突破性适应症,正以惊人的速度向这一地位发起冲击。在其狂飙突进之际,争议不断:当前,GLP-1赛道已吸引超60%的代谢疾病研发资源,导致肿瘤、罕见病等领域投入萎缩。例如,2024年CDE受理的157个肿瘤新药IND中,63%集中于HER2、EGFR等成熟靶点。这种“虹吸效应”可能延缓整体医疗创新的步伐。
本期内容
01
司美格鲁肽丨多重功能
02
“神药”二甲双胍的辉煌战绩
03
司美格鲁肽“神药之路”的挑战
04
总结与展望
【01 司美格鲁肽丨多重功能】
MASH治疗的里程碑突破
近日,FDA已加速批准其重磅疗法Wegovy(2.4 mg司美格鲁肽)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该疗法可用于联合低热量饮食和增加体育活动,治疗伴有中度至重度肝纤维化(2期或3期)的非肝硬化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成人患者。
在MASH蓝海市场竞逐丨司美格鲁肽三期结果惊艳,首款新药上市首年大卖!一文中曾经提及:
诺和诺德最新公布的ESSENCE III期研究显示,司美格鲁肽2.4mg可使62.9%的中重度MASH患者实现肝炎缓解且无纤维化恶化(对比安慰剂34.3%),同时36.8%的患者纤维化改善。这一数据不仅为FDA加速审批铺平道路(预计2025年获批),更标志着GLP-1药物首次在肝病领域实现“双终点达标”。
减重市场的绝对霸主
司美格鲁肽的减重神话仍在延续:68周平均减重17.4%(18.34kg),超89%患者体重下降≥5%
。2024年其全球销售额突破292亿美元,中国市场增速达108%。而联邦制药、华东医药等国内企业的仿制布局,更将推动其渗透率跃升。
心血管与代谢的协同效应
除降糖、减重外,司美格鲁肽的心血管获益已获SUSTAIN-6研究验证——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6%。这种多效性使其成为代谢综合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CKD适应症
2025年7月17日,NMPA官网公布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获批一项新适应症,预计为“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
CKD是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约40%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受损,且显著增加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在一项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Ⅲ期临床试验(CTR20192594),即FLOW研究中,在标准治疗基础上,比较每周皮下注射1 mg司美格鲁肽与安慰剂对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的疗效。
主要终点:司美格鲁肽组肾脏疾病进展或心肾死亡风险较安慰剂组下降24%(331例 vs. 410例;HR 0.76)。
次要终点:
年均eGFR下降速度减缓1.16 ml/min/1.73 m²(–2.19 vs. –3.36)。
重大心血管事件减少18%(212起 vs. 254起;HR 0.82)。
全因死亡风险降低20%(227例 vs. 279例;HR 0.80)。
安全性:司美格鲁肽组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低于安慰剂;两组最常见的关注事件(≥5%)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COVID‑19相关并发症、心血管疾病、心衰、急性肾衰、恶性肿瘤及严重胃肠道反应。
以上结果支持司美格鲁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CKD患者中的肾脏和心血管获益,是本次新适应症获批的主要依据。
司美格鲁肽的多重功能,让人不得不联想到“神药”二甲双胍。
02 “神药”二甲双胍的辉煌战绩
二甲双胍自1957年问世以来,从降糖基石到抗衰老、抗肿瘤、心血管保护的“跨界之王”,始终稳坐“神坛”。
从降糖到抗衰老的跨界奇迹二甲双胍不仅是2型糖尿病一线用药(HbA1c降幅1.5%-1.8%),更被证实可降低肿瘤风险(肝癌、结直肠癌等)、延缓衰老进程,甚至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其价格低廉(日均费用约2-8元)和安全性(低血糖风险仅0.6%)使其成为普惠性疗法的典范。
心血管保护的“隐形护盾”
二甲双胍通过调节血脂(降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使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13%。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长期获益,与司美格鲁肽的快速起效形成鲜明对比。
适应症拓展的“无限可能”
从多囊卵巢综合征(提高妊娠率)到登革热辅助治疗,二甲双胍的适应症边界不断突破。其作用机制(AMPK通路激活)的普适性,成为“老药新用”的经典案例。
03 司美格鲁肽“神药之路”的挑战
司美格鲁肽虽然是当下的行业追捧的对象,但离二甲双胍创造出的辉煌业绩还是差距蛮大,需要突破下述壁垒:
长期安全性与成本负担司美格鲁肽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8%(≥3级),而长期使用对甲状腺C细胞增生的风险仍需监测。此外,其年治疗费用超万元(对比二甲双胍约千元),在医保控压下可能限制基层市场覆盖。
适应症“广度”的较量
二甲双胍已拓展至10余个疾病领域,而司美格鲁肽的核心优势仍集中于代谢相关疾病。尽管MASH和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已启动,但距离二甲双胍的“跨界生态”尚有差距。
04 总结与展望
司美格鲁肽的崛起印证了靶向代谢通路的巨大潜力,但医药行业需要警惕“赢家通吃”的陷阱。二甲双胍的传奇在于其“普惠性”与“多效性”的完美平衡——既能满足广泛人群需求,又不过度挤占研发资源。真正的“神药”不应仅是商业数据的胜利,而是对人类健康的持续回应。司美格鲁肽或许终将比肩二甲双胍,但医药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让更多疾病拥有“神药”级别的解决方案。当资本狂热褪去,唯有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创造,才能让医疗回归本质。
★
100 项与 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联邦制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