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制药口服JAK抑制剂获准治疗成人斑秃

2024-08-12

近日,太阳制药在治疗斑秃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口服JAK抑制剂Leqselvi成功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严重斑秃的成年人。这一成果在斑秃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丰富了治疗手段。在Leqselvi之前,礼来Olumiant(巴瑞替尼)于2022年成为首个获得FDA批准的斑秃系统性疗法,紧随其后的是辉瑞Litfulo(ritlecitinib),该药物于次年获得批准,适用于12岁及以上严重斑秃患者。

Leqselvi是一种每日两次口服的JAK1/JAK2选择性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导致毛囊自体免疫攻击的信号传导,从而防止毛囊受损并促进毛发再生。临床数据显示,服用Leqselvi 24周后,超过30%的受试者头皮毛发覆盖率达到80%以上,甚至有多达25%的受试者头皮毛发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然而,Leqselvi也可能引发严重副作用,如感染、恶性肿瘤、血栓形成和胃肠道穿孔等。此外,代谢CYP2C9较差或服用CYP2C9抑制剂的患者不宜使用该药物。

近年来,治疗斑秃的药物不断涌现,辉瑞的Litfulo因适用于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而具有潜在优势。斑秃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有大量患者。美国约有70万人患有斑秃,其中30万人为重度患者。在中国,根据斑秃诊疗指南,斑秃的患病率为0.27%,总患者数约为400万,其中重症患者约70万人。预计到2026年,全球脱发市场规模将达到134.4亿美元。

为了角逐这一百亿美元的市场,众多药企纷纷投入研发。据统计,目前全球有三十余款斑秃药物处于不同研发阶段。涉及的靶点包括IL-2Rβ、IL-7Rα、JAK1、JAK1 x TYK2、JAK x TYK2、DHODH、LILRA4、TYK2、JAK1 x JAK3、PD-1等。尤其是JAK靶点的药物数量最多,分布在多个研发阶段。从药物类型来看,小分子化学药物和单克隆抗体是最常见的类型。美国在该领域的研发机构数量最多,其次是中国,这显示了两国在斑秃药物研发中的强大竞争力。

在众多在研药物中,有几款备受瞩目。首先是泽璟生物研发的盐酸杰克替尼,这是一款JAK抑制剂类口服药物,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次是瑞石生物研发的艾玛昔替尼,这是一款选择性口服JAK1抑制剂,临床数据显示其对JAK1的抑制性明显高于对JAK2。第三款是Brepocitinib,这是一种选择性TYK2/JAK1双重抑制剂。最后是Coacillium,这是一款外用植物药,包含类黄酮、多酚和甲基黄嘌呤等活性物质,可中断炎症反应,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

斑秃是一种常见且影响广泛的脱发症状,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随着各大药企的投入和研发进展,越来越多的治疗选择正在涌现。未来,治疗斑秃的药物将不断优化,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重获乌黑浓密的头发将不再遥远。

如何获取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在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您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药物、靶点、适应症、机构等方面的最新研发进展。点击下方图片,开启全新的药物发现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