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最高研发阶段批准上市 |
|
首次获批日期2018-05-08 |
|
|
|
|
|
非在研适应症-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3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
|
|
|
|
|
最高研发阶段临床3期 |
首次获批国家/地区- |
首次获批日期- |
AL8326片治疗至少接受二线治疗方案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III期临床研
究
主要目的
评价AL8326片单药治疗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疗效。
次要目的
评价AL8326片单药在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方案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其他有效性指标.
Phase III Clinical Study of AL8326 Tablets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or Recurrent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at Least Prior Second-line Treatment
This is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L8326 tablets i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 patients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or recurrence after receiving at least second-line treatment regimens.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方案
在真实世界中, 对比观察组患者(未接受同类药物治疗) , 评价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在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00 项与 南京爱德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临床结果
0 项与 南京爱德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专利(医药)
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如果没有靶向药的治疗机会,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后病情进展,就比较难以有好的治疗办法。因为没有靶向药可以用,免疫治疗药物用过了,再去换一个免疫药物不一定起效。现在有了一个可以申请免费使用的临床试验,AL2846联合TQB2450。
一、AL2846和TQB2450是啥?
AL2846胶囊是正大天晴与爱德程合作的一款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在分子水平对c-MET、c-KIT、VEGFR1和RET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KDR、PDGFRβ、VEGFR3也有抑制活性,作用机制和强度与卡博替尼相当。
TQB2450注射液是人源化PD-L1单克隆抗体,可阻止PD-L1与免疫T细胞表面的PD-1和B7.1受体结合,使免疫T细胞恢复杀肿瘤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免疫应答。早期多项探索临床数据证明TQB2450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在多个瘤种(如非小细胞肺癌、软组织肉瘤、肾细胞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肝细胞癌、胆管癌等)起到协同增效作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下面是一项三期临床试验,就是将AL2846和TQB2450联合起来使用,全国多个地方可以筛选,大家可以积极去报名申请。
二、入选标准
1、病理为非小细胞肺癌,排除:EGFR突变、ALK融合、ROS1融合等有意义的驱动基因突变(鳞癌无需检测基因突变);
2、经过一种以上系统治疗后病情进展,最多不能超过二种系统治疗后进展。之前接受过含铂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既往治疗仅接受过一种抗PD-1 (L1)抗体(可靶向PD-1/(L1)的双特异性抗体视为一种抗PD-1/(L1)抗体))治疗。
3、有可测量肿瘤病灶,直径大于1厘米。
三、排除标准
1、既往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后3个月内疾病发生 RECIST标准的进展或免疫单药治疗最佳疗效为PD(进展,也就是首次用的PD-1无效)。
2、既往接受过多西他赛或卡博替尼或TQB2450注射液治疗
3、既往使用过安罗替尼、阿帕替尼、仑伐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抗血管生成TKI
4、既往接受过超过一种抗PD-1或抗PD-L1单抗(包括含上述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新辅助/诱导阶段使用过可以)
5、既往接受过其他免疫治疗包括但不限于抗CTLA-4 单抗,抗TIGIT单抗,抗LAG-3单抗,抗Tim-3单抗或作用于上述靶点的融合蛋白或靶向TGF-β的抗体/融合蛋白
6、局晚期NSCLC在根治性治疗后使用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维持(辅助)治疗
7、既往免疫治疗的疗效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①最佳疗效为PD;②含免疫治疗的联合治疗:PFS<12周。
如您满足上面的情况,可以扫描下面图片二维码,添加癌度医学微信咨询临床试验的报名!
☝ 点击上方 一键预约 ☝ 最新最热的医药健康新闻政策成立半个多世纪、一代掌权人手中的中国生物制药(下文称中生),在老一代的知名药企中的医药改革浪潮中,总给人一种“慢一拍”的感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生制药从正大制药集团脱胎而来,核心子公司正大天晴的历史能追溯到1969年。几十年不断的收购兼并,让中生制药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主要附属公司就有7家。从海外百年药企的经验来看,大规模企业如果没有流程和制度会乱作一团,而有了流程制度就会降低效率。一位biotech创始人也认为,“少于500人规模的研发公司效率是最高的,超过500人规模的公司,核心研发带头人照顾不到一线。”创新药浪潮下,大象转身本就不易,中生似乎始终缺少能够引领创新药研发的带头人。中生制药的董事会和经营层中,以投资和仿制药背景的高管居多,他们在仿制药时代的如日中天,以及对这个时代成功路径的依赖,或多或少是造成中生的创新转型晚一步的原因。2019年,中生交棒到新一代接班人手中——出生于92年的谢其润和95年的谢承润。新一代掌权人似乎发展重心不再在研发体系,而是侧重外购式发展。一位职业经理人表示对换代后的中生制药很是关注,现在处于年轻掌权人与中生的磨合期,他们在战略转型时期的抉择,直接决定企业下一步的发展。-01-中生制药这些年:快速崛起,慢速转型中生制药的基业要从8块银元讲起。20世纪20年代初,潮汕人谢易初跟随“下南洋”人潮,远赴泰国谋生。靠仅有的8个银元,谢易初和三弟谢少飞在曼谷唐人街开了一家"正大庄种子行",专卖家乡的菜籽。两兄弟苦心经营下,正大庄从小店逐渐变成了“跨国农牧商行”,1953年谢少飞在泰国正式注册了“正大集团”。潮汕人历来都很看重家族产业的继承。二代掌门人谢国民为了让家族富过三代,主张外延式发展,不让家族的子女、亲属踏足正大已经成熟的农牧产业,而是让其各自开辟新的领域,向房地产、传媒、电讯等领域进军。20世纪90年代初,正大集团在谢国民主张下布局健康产业,成立正大制药。谢国民的侄子谢炳是中医背景出身,成为正大制药董事长最合适的人选。彼时正处于国企改制进行时,为谢炳提供一个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正大制药在20年间共投资了18家医药企业,培育出了正大福瑞达、正大青春宝、正大天晴等国内医药企业。2000年,谢炳将正大制药集团旗下优质资产重新剥离并组建了中国生物制药,同年,中国生物制药登陆香港主板。而这其中,又属体量和稀缺度最高的正大天晴成为中生制药最为核心的资产。正大天晴的前身东风制药厂(天晴制药厂)在90年代后期已经实现销售额过亿,利润过千万,中生制药正是凭借正大天晴的肝病药物打开中国市场。如今,正大天晴的业绩贡献也是子公司中最高的,2022年中生总共全年营业收入287亿,正大天晴收入143亿。正大天晴研发生产能力亦是子公司中最强的,根据调研,在大分子方面,正大天晴已经形成成套的研发生产机制,其他子公司可能只有研发布局,当其他子公司的大分子药开发到一定程度以后,会交给正大天晴进行下一步的开发生产。和当年的连云港制药厂(恒瑞前身)和连云港中药厂(康缘药业前身)不同,正大天晴没有完全实现管理层私有化,而是找到了一个好买家。中生制药对正大天晴抱着一种财务投资的心态,公司经营放手让以陶惠启为首的天晴制药厂原班人马负责。这一决定有利有弊。利在正大天晴延续了天晴制药厂的仿制药路径,在仿制药时代保持上升趋势时,成为首仿之王。而弊端,则是正大天晴向创新药转型略迟一步,也是其在2015-2018年那段中国创新药的高光时刻并未太走进大众视野的原因之一。行业内多家药企在2013年已经开始布局创新药,比如PD-1/PD-L1、双抗、ADC。但正大天晴在2015年前一直以仿制药为主。杜臣说,“长期做仿制药的企业对失败的接受度很低,但想做创新药,必须要能够承担风险。这种失衡导致仿制药企业转型创新的时候要么费了很大周折,要么没能转换过来,就把资金耗没了。”中生当时犹豫不决,也是担心转型能否成功的问题。2015年之前,一些客观条件尚未达成,第一是创新药审评审批制度,第二个创新药进医保制度。中生制药主观上的务实保守也是不可否认的。中生制药真正对创新药产生信心的时间应该是2018年。正大天晴研发的1.1类小分子抗肿瘤药安罗替尼上市,当年销售额突破10亿,创新药管线这才在正大天晴有了生存的空间。再加上集采让仿制药业绩承压,内外因素共同将中生推向仿创交替的十字路口。 中生没有回头的可能,因为谢氏家族第四代已经走上前台。不过这也解决了不少传统药企或多或少都遗留的“接班人”的问题——公司的管理风格和战略长期受核心人物的影响,换一个舵手大多数时候都会伤筋动骨。而中生这两年在创新上突飞猛进的布局,其实也和接手的年轻掌门人有关。-02-二代掌权人的继承与颠覆2015年,年仅23岁的谢其润先于弟弟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她匆匆回国加入公司,几个月后从父亲谢炳手中接过中国生物制药董事会主席一职。63岁的谢炳退居中生制药执行董事。2019年,谢承润也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毕业。虽然加入公司晚,但谢承润却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公司管理层。毕业那年,谢承润先是成为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接受父母馈赠中国生物制药的21.45%股权。2020年谢承润深入经营层,被任命为正大天晴董事长。直到2022年7月,中生制药经历了徐晓阳、谢炳和李一三任首席执行长后,由谢承润接任中国生物制药首席执行长。权力交接完成后,中生制药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E药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杜臣说,中生制药有两套体系,一套是国际化公司治理结构,另一套是华人家族型企业文化。此前中生制药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决策分工很明确,职业经理人在战略布局上起很大的作用。如今家族成员大部分回归,职业经理人家陆续撤到幕后或者离职,中生制药回归了家族控制模式。两者很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这就看掌权人怎么去处理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原本谢炳不会深入正大天晴的业务,如今谢承润直接管理正大天晴经营业务。“其实市场一般对年轻的二代接班人,起初持观望态度,担心他们比较年轻,缺少行业经验。我记得前两年刚接班的时候,年轻二代们出来交流介绍公司业务都结结巴巴的。”一位二级市场研究员表示。新旧更替期,质疑声是无法避免的。新掌门人在摸索自己的经营之道,公司员工和股东也在琢磨新掌门人的风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新掌门人领导下的中生在创新布局和BD方面比之前更加坚决。天晴制药厂原班人马原本都是做中药、麻药、小分子药物出身。包括原正大天晴总裁孙键、王善春在任时,正大天晴都是以仿制药为主,顶多转变为创仿结合。谢承润直接介入经营以后,正大天晴从上到下引入了不少有资深外企背景的人才,开始全面进行创新布局。加上谢承润业内资源广,正大天晴从自研为主,发展为自研+BD的模式。2019年-2023年,中生制药先后与Octapharma AG、Abpro、Ambrx、Inventiva、盐野义制药等海外biotech合作,引进其人血白蛋白、双抗、ADC药物、泛PPAR激动剂、新冠口服药等药物的授权;还与康方生物、亿一生物(G-CSF药物)、鸿运华宁( GIPR/GLP-1R 双重激动剂)等本土新兴biotech达成合作。中生对BD的侧重已然高于其他传统药企。姐弟俩不算任性为之,中生制药创新转型慢,在创新药竞争中比较被动,BD确实是见效快的办法。-03-以财报为导向的BD中生老一辈也是拥有BD思维的。具有转折意义的1类小分子抗肿瘤创新药安罗替尼,是正大天晴从一家小型研发企业南京爱德程引进的。据业内人士分析,安罗替尼不算特别创新的药品,当时国内做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有很多,包括恒瑞的阿帕替尼。安罗替尼的成功跟正大天晴后期临床开发有很大关系。“早期抑制血管生成的替尼类药物,副作用比较明显。正大天晴结合之前做仿制药/生物类似药的一些经验,通过优化临床方案设计和给药设计,才开发出相对来说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占优的产品。”新一辈有更多BD思路的尝试。转型初期,中生制药在抗肿瘤领域有一个迫切的需求——搭上PD-1末班车。于是在2019年,正大天晴选中了康方生物,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正大天晴康方,共同推进PD-1派安普利单抗商业化。这场合作中,作为pharma的正大天晴却不属于强势的一方。双方的协议是康方负责研发和生产,正大天晴负责销售,合资双方各占50%权益。2020年下半年,康方生物开始组建自己的商业化团队,有业内传言许多正大天晴的销售人员跳槽去康方,包括原本在正大天晴负责商业运营的石文俊。业内人士推测,首先是合资公司合作不顺,才会发生销售人员跟着产品跑的情况。康方之后,中生不再成立费力不讨好的合资公司,而是直接引进授权或全额收购。2023年3月,中生制药以约1.61亿美元现金(每股7.12 美元),完成对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英国生物科技公司F-star 的收购。中生的收购价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抄底抄的好”,F-star的双抗管线先后与杨森、默克、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合作,已经有大厂背书。中生把这场合作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将F-star的全人Fcab及四价mAb²平台转手授权给武田制药,用于研究及开发多特异性免疫疗法。F-star将收到一笔未披露的预付款,以及合作期间的研究经费,未来潜在的开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约10亿美元。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项目其实就是好项目。买项目这件事情最重要是什么?其实是低买高卖。买进的时候把价格压得低,才有可能赔率低。国内很多做投资跟BD的问题就是回报不如理想,没有把本金拿回来,或者是根本上不了市,做出一个很差的结果后丢了。”除了BD,中生产业投资动作频频。过去3年,中生制药成为亚盛医药、荣昌生物的基石投资者,领投康方生物的1.5亿美元D轮融资。有突出回报的要数与科兴中维的合作。中生入局科兴的时机是2020年底,距离科兴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获批附条件上市还有不到3个月。此前中生制药基本没有涉足过疫苗行业,这一笔略带着“即兴”的投资体现出对科兴的疫苗具有一定的把握。科兴中维于中生的财务报表被列为联营公司并以权益法入账。根据中生制药披露,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及一家合营公司盈利达到136.31亿元,2020年这一数据仅为300多万。如今疫情红利期已经过去,正大天晴引进的盐野义新冠口服药无法重演科兴的销售神话。继安罗替尼之后,中生制药下一个重磅品种还没有浮现。中生的BD部门马不停蹄寻找中。尽管新一代掌门人证明了自己的眼光,但BD和产业投资更多时候还是靠赌的。即便研发能力的企业也不见得BD判断能力就是好的。研发强如恒瑞,也遭遇了万春和天广实两次BD的滑铁卢。问题是,中生是否会一直BD下去,长期依赖外购式的发展方式?老板才是最大的BD,背景决定了他的决策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姐弟俩都是名校商学院金融学出身,比起医药产业的底层逻辑,更在乎财务报表,倾向于快狠准的BD和产业投资。对他们来说,失败的报表更难看。名校的校友资源和圈层为他们经营家族的产业带来强有力的辅助,也构成了他们的优势。(来源:深蓝观 作者:吴妮)药闻康策新媒体矩阵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 一键关注 【免责声明】1.“药闻康策”部分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对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司联系。2.“药闻康策”致力于提供合理、准确、完整的资讯信息,但不保证信息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且不对因信息的不合理、不准确或遗漏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3.“药闻康策”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商业交易或医疗服务的根据,如自行使用“药闻康策”内容发生偏差,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法律责任,赔偿责任。欢迎转发分享、收藏、点赞、点在看
「 本文共:16条资讯,阅读时长约:3分钟 」今日头条康朴新型分子胶完成SLE临床入组。康朴生物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CRL4-CRBN调节剂KPG-818在美国开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Ⅱa期临床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公布在ACR2022年会上的Ⅰb期临床数据显示,KPG-818具有良好的剂量-暴露量相关性,血药浓度在7天内达到稳态;能诱导Aiolos的显著降解、B细胞耗竭、pDC的下调和Treg的上调;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国内药讯1.恒瑞JAK1抑制剂皮炎Ⅲ期临床积极。恒瑞旗下瑞石生物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在2023年美国皮肤病学会年会上公布用于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的Ⅲ期临床(QUARTZ3)积极结果。与安慰剂相比,艾玛昔替尼(8mg或4mg)治疗组16周时达到研究者总体评分(IGA)为0(皮损完全清除)或1(几乎完全清除),且较基线下降≥2分(IGA应答)的患者比例(42.0%和36.3%)显著更高,达成EASI-75应答的患者比例(66.1%和54.0%)具统计学显著性。而且药物的总体耐受性良好。2.先为达GLP-1R激动剂启动减肥III期临床。先为达生物开发的长效GLP-1类似物XW003(ecnoglutide)登记启动一项III期临床(SLIMMER),拟评估用于成年超重或肥胖受试者中的减重疗效。该项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学博士纪立农担任。在IIb期临床临床中,XW003组(2.4mg)患者的平均体重较基线下降11.1%(10.9kg),而利拉鲁肽组这一比例为7.9%(8.1kg),P=0.009;两组体重下降≥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8.5%和70.4%,体重下降≥10%的患者比例分别为57.7%和33.3%。3.南京爱德程TKI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爱德程医药1类化药AL8326片获CDE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用于治疗至少接受二线治疗方案后进展或复发的小细胞肺癌。AL8326是一款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抑制FGFR、VEGFR、Aurora B等蛋白。该新药目前正在国内开展多项临床研究,适应症涉及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妇科恶性肿瘤、胰腺癌为主的晚期肿瘤等。4.中生复诺健溶瘤病毒获批肝癌临床。中生复诺健生物重组人IL12/15-PDL1B单纯疱疹Ⅰ型溶瘤病毒注射液(Vero细胞)的第三项适应症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许可,拟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线治疗方案治疗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这是复诺健生物专有SYNERLYTIC™技术平台开发的首个产品,它同时携带IL12、IL15和IL15受体α亚基(IL15/15RA)和PD-L1阻断肽(PDL1B)的基因,具有协同抗肿瘤的治疗潜力。5.荣昌MSLN-ADC获批实体瘤临床。荣昌生物靶向新型间皮素 (MSLN)的ADC药物注射用RC88获国家药监局临床默示许可,拟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开展Ⅰ/IIa期临床,评估联合用药治疗间皮素表达阳性的恶性肿瘤(如胸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肺腺癌、胰腺癌、卵巢癌、胃癌等)的效果。RC88可通过靶向结合MSLN阳性的肿瘤细胞,介导抗体的内吞,从而有效地将细胞毒素定向传递给癌细胞,实现较好的肿瘤杀灭效果。6.上海民为GLP-1R/GCGR/GIPR激动剂报IND。民为生物1类生物制品MWN101注射液的临床试验申请获CDE受理。MWN101是国产首款申报临床的GLP-1/GCG/GIP-Fc融合蛋白,拟开发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全球范围内,已有4款同类产品进入临床开发,其中韩美制药的HM15211和礼来的retatrutide研发进展最快,目前已处于II期临床阶段。7.基石引进ROR1-ADC转化医学研究积极。基石药业在2023年World ADC London会议上公布其引进的ROR1 ADC药物CS5001转化医学初步研究结果。数据表明,ROR1在多种实体瘤组织中有表达,且CS5001对多种表达ROR1的血液瘤及实体瘤细胞展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CS5001在实体瘤CDX和三阴性乳腺癌PDX模型中也显示出明显的对ROR1表达的依赖性趋势。ROR1表达将作为CS5001药效的潜在预测性生物标志物在Ⅰ期临床中进行探索。国际药讯1.Incyte公司JAK1抑制剂白癜风IIb期临床成功。Incyte公司口服JAK1抑制剂povorcitinib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IIb期研究达到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povorcitinib(15mg、45mg和75mg)治疗组第24周时全身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显著改善(-19.1%、-17.8%和-15.7%,vs+2.3%);达到T-VASI较基线减少≥50%的患者比例更高(10.5%、15.2%和5.6%,vs3.0%)。药物的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与治疗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2.创新IL-17A抑制剂汗腺炎IIb/III期临床积极。Affibody公司与ACELYRIN公司开发的IL-17A融合蛋白拮抗剂izokibep (IMG-020) 在AAD2023年会上公布用于治疗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 (HS) 的IIb/III期临床积极结果。12周治疗数据显示,脓肿和炎性结节减少至少50%、75%、90%和100%的患者比例分别达到71%,57%,38%和33%。安全性数据与之前研究一致。创响拥有该新药的大中华区及韩国的商业化权益。3.新型抗体-TCR-T疗法获批临床。Estrella Biopharma公司CD19-重定向ARTEMIS T细胞疗法EB103获FDA批准开展I/II期临床,评估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包括HIV相关淋巴瘤以及原发性和继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淋巴瘤。EB103转载的抗原识别结构包含CD19抗体的抗原结合域Fab与γδ TCR的效应结构域,同时在共刺激域上也连接靶向CD19的scFv片段,旨在与癌症靶标接触时被激活和调节的同时,降低CRS的发生。4.肠道菌群或可调控CAR-T治疗效果。德国癌症研究中心、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联合团队在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他们跟踪评估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经治患者接受CAR-T治疗前后两年的前瞻性研究成果。与未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相比,在CAR-T细胞治疗前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往往具有更高的肿瘤复发和全身炎症。研究揭示肠道微生物组和CAR-T细胞治疗结果之间的强烈关联。5.武田加码细胞治疗赛道。武田扩大与基因编辑药企Artisan Bio的合作,旨在进一步利用后者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开发通用细胞疗法。Artisan是一家研发服务型药企,其主要技术包括同种异体编辑、隐形编辑和双 CAR敲入技术。根据协议,Artisan Bio将获得额外资金,为武田提供基因组编辑工具协助细胞治疗项目的研发;武田将负责合作产品的开发、制造和商业化。医药热点1.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成立。3月19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联合发起的中国睡眠大数据中心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成立仪式上表示,该中心将借助大数据分析筛查睡眠相关疾病,建立立体式分级诊疗体系,进而减少个人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和患病风险。在中国,成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睡眠问题引发的慢性病中发病率前三的分别为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2.全球首位女性艾滋病“治愈者”出现。近日,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Cell 期刊上发表题为" HIV-1 remission and possible cure in a woman after haplo-cord blood transplant "的论文。研究显示,一例同时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艾滋病的混血女性在接受干细胞移植37个月后,停止了抗艾滋病毒治疗,之后她的体内连续18个月没有检测到HIV-1。该患者成为继“柏林病人”、“伦敦病人”、“杜塞尔多夫病人”之后,第四例经发表的艾滋病治愈病例,被称为“纽约病人”。同时,也是全球首次成功治疗的女性艾滋病患者。3.日本发生由诺瓦克病毒引发的食物中毒。据日本共同社18日晚报道,日本广岛市一个婚礼现场近期发生集体食物中毒,多人在用餐后出现呕吐、拉肚子、发烧等症状,患者检出诺瓦克病毒。冬季到初春期间是诺瓦克病毒流行期,日本多地近期已发生诺瓦克病毒引发的食物中毒。日媒提醒民众勤洗手,吃的食品尽量充分加热。评审动态 1. CDE新药受理情况(03月20日) 2. FDA新药获批情况(北美03月17日)股市资讯上个交易日 A 股医药板块 -2.25%涨幅前三 跌幅前三睿昂基因 +5.32% N 宏 源 -16.10%*ST 必康 +4.98% 上海谊众-10.11%贵州三力 +2.70% 昆药集团-10.01%【以岭药业】生物创新药“BIO-008”药物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于2023年3月20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恒瑞医药】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成都盛迪医药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受理通知书》,公司提交SHR8028滴眼液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津药药业】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莎普爱思】浙江莎普爱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药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The End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医药研发及股市资讯。
100 项与 南京爱德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药物交易
100 项与 南京爱德程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的转化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