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CPHI制药在线
2024年12月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传来重磅消息:科州制药的创新药物妥拉美替尼(HL-085)拟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联合维莫非尼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 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成人患者。这也将是首个用于 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成人患者的mek抑制剂,为无数深受结直肠癌折磨的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曙光 。
图片来源:CDE 官网
一直以来,结直肠癌都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球每年新发病例数以百万计,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由于癌细胞已经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治疗难度极大,预后往往不理想。尤其是携带 BRAF V600E 突变的患者,对传统化疗方案的响应率较低,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受到严重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妥拉美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拟纳入突破性治疗,无疑给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
01
结直肠癌现状剖析
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疾病谱中占据着令人忧心的位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结直肠癌病例数众多,2022 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 51.71 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 10.7% ,发病率高达 36.63/10 万 ,并且这一数字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同样不容小觑,2022 年结直肠癌死亡病例 24.00 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 9.3%,死亡率为 17.00/10 万。在恶性肿瘤致死原因排行榜上,结直肠癌始终名列前茅,严重威胁着国民的生命健康。
在结直肠癌患者群体中,携带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治疗挑战。这类突变约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8-12%,却让患者的病情发展更为迅猛,预后情况极不理想。传统的化疗方案对于 BRAF V600E 突变患者往往难以发挥理想效果,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低敏感性,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病情依旧容易快速进展,生存时间被大幅压缩。与此同时,患者还要承受化疗带来的各种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下降等,生活质量急剧下降,身心都遭受着巨大的折磨。
02
妥拉美替尼:抗癌新希望
妥拉美替尼作为一款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 1 和 2(MEK1/2)抑制剂,在抗癌机制上有着独特的 “作战方式”。肿瘤细胞的疯狂增殖离不开细胞内复杂的信号传导通路,而 RAS-RAF-MEK-ERK 信号通路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当肿瘤细胞发生 BRAF V600E 突变时,这条信号通路就像被按下了 “加速键”,持续激活,不断传递促进细胞增殖的信号,使得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分裂、生长。妥拉美替尼的出现,精准地瞄准了 MEK1/2 激酶,通过选择性地抑制其活性,如同在信号传导的高速公路上筑起了坚固的 “路障”,阻断了信号的传递,从而有效遏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根源上对肿瘤的生长进行打击。这种针对特定信号通路的精准抑制,不仅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还能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体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 2023 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妥拉美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治疗晚期 BRAF V600 突变型实体瘤患者的 I 期研究结果就已公布,其中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数据格外引人关注。在参与研究的 24 名可评估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这款联合治疗方案展现出了令人鼓舞的疗效。所有剂量下,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 25.0%,这意味着四分之一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为 5.5 个月,患者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肿瘤缓解状态;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 6 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患者的病情没有出现进一步恶化。这些数据与传统治疗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虽然这只是 I 期研究,但初步结果已经显示出妥拉美替尼联合维莫非尼在治疗 BRAF V600E 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虽然所有患者均出现了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但整体安全性特征与其他 BRAF 抑制剂和 MEK 抑制剂组合相似,是临床可管理和可接受的。最常见的 TRAE 包括贫血(61.1%)、血肌酸激酶升高(56.9%)和皮疹(54.2%),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可以通过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得到缓解或控制 。最常见的 3 - 4 级 TRAE 是贫血(18.1%)和血肌酸激酶升高(13.9%),虽然有 11.1% 的患者因 TRAE 退出研究,其中最常见的是射血分数降低(2.8%),但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导致死亡的比例仅为 6.9%,且死亡原因多与基础疾病相关,如 2 例死于基础心肺功能差,2 例死于疾病进展,1 例死于猝死 。这表明,在密切监测和合理管理下,患者能够较好地耐受妥拉美替尼联合维莫非尼的治疗方案。
在后续的II期试验中,虽然入组人群的数量进一步扩大,但在观察中,ORR仍然可以维持在 此前I期研究中的水平,并且PFS可以达到6个月以上。对于BRAF V600E突变的结直肠癌患者而言,此前单纯化疗的治疗策略生存期极短,此次MEK抑制剂与BRAF抑制剂的联合应用,能够实现半年以上的疾病控制,可以说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根据CDE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妥拉美替尼已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联合维莫非尼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性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治疗,成为国内首个纳入直肠癌III期临床的MEK抑制剂。
瀑布图体现的靶病灶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Upon on EDC draft data 2023.1.30
2024 年 3 月,妥拉美替尼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首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含抗 PD-1/PD-L1 治疗失败的 NRAS 突变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这标志着国产 MEK 抑制剂实现了重大突破,为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在黑色素瘤治疗领域,妥拉美替尼凭借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良好的临床疗效,迅速崭露头角。其获批上市,填补了国内在 NRAS 突变晚期黑色素瘤靶向治疗的空白,让患者不再因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而陷入困境。
随后,在最新发布的 2024 版国家医保目录中,妥拉美替尼成功入选,2025年1月正式执行。这一举措对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医保的加持,使得妥拉美替尼的可及性大幅提高。曾经,许多患者因为新药高昂的价格而望而却步,即便药物疗效显著,也只能无奈放弃。如今,医保报销政策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患者能够用上这款有效的抗癌药物。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癌症患者的关怀,也反映了医保制度在推动创新药物普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获批上市到纳入医保,妥拉美替尼在短短时间内就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益处,也为其在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03
结语
在精准治疗时代,作为一个代表性的联合用药方案,MEKi联合BRAFi治疗模式让难治性结直肠癌患者看到了生存和获益的希望。以这一疗法为开端,我们看到了像KRAS G12C、G12D以及泛RAS靶点抑制剂的研发以及探索。关于RAS/RAF等MAPK信号通路在肿瘤进展与转移中的相关机制也在层出不求的探索性研究中不断明确。随着精准治疗理念的推广和人们在认识上的不断深入,结直肠癌的治疗必将会走上一条个体化、精准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妥拉美替尼联合维莫非尼拟纳入突破性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领域的一大重要里程碑。它为 BRAF V600E 突变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治疗希望,有望改写这部分患者的命运。在此,希望我们的国药创新研发能够抓住这次MEK抑制剂在结直肠癌治疗中获得突破性成效的契机,加快研究步伐,确保试验的顺利推进,为该联合疗法实现适应症的获批及未来尽早纳入医保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药物可及性的进一步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会迎来治疗的新选择,结直肠癌难治性人群的治疗获益必将得到确切的改善。
参考来源:
[1]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J]. CA Cancer J Clin, 2021, 71 (3): 209-249.
[2] Chen W, Zheng R, Baade PD,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J]. CA Cancer J Clin, 2016, 66 (2): 115-132.
[3] Sinicrope FA, Foster NR, Thibodeau SN, et al.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of BRAF mutation in stage Ⅱ colon cancer: results from CALGB 89803 (Alliance)[J]. J Clin Oncol, 2014, 32 (35): 3923-3930.
[4] Yoshino T, Matsuoka H, Morikawa T, et al.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of BRAF V600E mutation in stage Ⅲ colon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J]. J Clin Oncol, 2015, 33 (33): 3946-3953.
[5] Van Cutsem E, K?hne CH, Hitre E, et al. Cetuximab and chemotherapy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J]. N Engl J Med, 2009, 360 (14): 1408-1417.
[6] Saltz LB, Clarke S, Díaz-Rubio E, et al. Bevac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J]. J Clin Oncol, 2008, 26 (12): 2013-2019.
[7] André T, Boni C, Mounedji-Boudiaf L, et al. Oxaliplati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as adjuvant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er [J]. N Engl J Med, 2004, 350 (23): 2343-2351.
[8] de Roock W, Claes B, Bernasconi D, et al. Effects of KRAS, BRAF, NRAS, and PIK3CA mutations on the efficacy of cetuximab plus chemotherapy in chemotherapy-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etrospective consortium analysis [J]. Lancet Oncol, 2010, 11 (8): 753-762.
[9] 大咖谈 | MEK 抑制剂妥拉美替尼研发历程简介 - MedSci - 梅斯医学 [EB/OL].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1c019c1c09,2024-12-25.
[10] Shi Y, Han X, Zhao Q, et al. Tunlametinib (HL-085) plus vemu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AF V600-mutant solid tumors: an open-label, single-arm, multicenter, phase I study [J]. Exp Hematol Oncol, 2024, 13 (1): 60.
【2025CPHI思享会预告】
扫码领取CPHI & PMEC China 2025展会门票
来源:CPHI制药在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代表制药在线立场。本网站内容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文章来源和作者。
投稿邮箱:Kelly.Xiao@imsinoexpo.com
▼更多制药资讯,请关注CPHI制药在线▼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智药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