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
市场,这些药卖得最好(附名单)

2023-07-22
夏季是
痛风
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升高和饮食结构变化,人们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过量饮酒和缺乏运动等因素,容易导致
痛风
发作。
痛风
高尿酸血症
是一个连续而漫长的病理生理过程,需要长期、甚至终生的病情监护及管理。作为一种急性且剧烈的疾病,
痛风
患者在初次发作时不得不采取多种积极的措施来处理和治疗。
痛风
/
高尿酸血症
日益成为继“三高”之后的常见慢性病之一。中康报告显示,中高频患者(一年内
痛风
发作超过6次)平均采取了6.77个应对措施。其中,“口服/外用药物、调整饮食作息和休息睡觉”是最常见的应对方式。数据显示,
高尿酸血症
痛风
的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预测,全球患者人数2030年将达14.2亿人,预计我国
高尿酸血症
痛风
患病人数会在2030年达到2.4亿人。图1 2016-2030E全球及中国
高尿酸血症
/
痛风
患病人数在
痛风
的高发趋势下,对治疗
痛风
的药物需求不断增加,全球
痛风
药物市场规模也在稳步增长。全球市场规模2016至2019年保持CAGR=5.5%的增长,由于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转变,市场规模有所下降,但仍保持稳步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30年全球
痛风
药物市场规模达到77亿美元。图2 2016-2030E全球
痛风
药物市场规模及预测情况我国抗
痛风
药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据中康CMH数据,2017-2023年
痛风
/
高尿酸血症
销售额变化情况,与前述“调查”所述
痛风
患者趋向于用药控制吻合。图3 2017-2023Q1各渠道
痛风
/
高尿酸血症
销售额(亿元)目前,
痛风
仍无法完全治愈,对于急性发作期主要以控制症状、消除疼痛感为主;长期治疗主要以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出的方式来降低患者的尿酸水平。市场主要是三类
痛风
治疗药物:(1)抑制尿酸生成的
黄嘌呤氧化酶
抑制剂,包括秋水仙碱别嘌醇非布司他等;(2)促尿酸排泄的
URAT1
抑制剂,包括苯溴马隆等;(3)分解尿酸的尿酸氧化酶类似物,包括拉布立酶、普瑞凯希和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这个品类未在中国大陆地区上市。我国临床常用的几种抗
痛风
制剂中非布司他市场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别嘌醇,分别有10家厂家,竞争较为激烈。表1 市面上常用的抗
痛风
/
高尿酸血症
药物销售额(亿元)现有的抗
痛风
临床用药一直面临着多种问题,例如药效有限、作用时间短暂以及严重的药物副作用。因此,在
痛风
领域,对于新药的研发存在迫切需求。由于90%的
高尿酸血症
都是由肾脏尿酸排出缺陷造成的,在我国,通过抑制
尿酸盐重吸收转运子1(URAT1)
来促进尿酸排泄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靶点之一。比如,一品红的AR882相比雷西纳德苯溴马隆AR882能够与尿酸转运蛋白长效结合,延长抑制时间,其药效长达24小时;同时,全天候的阻断尿酸重吸收未观察到肾脏负荷加重的现象,具有较高的肾脏安全性。还有,恒瑞SHR4640是其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的强效
URAT1
抑制剂,初步结果显示,SHR4640单次给予20mg剂量,多次给予10mg剂量下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连续7天给药,尿酸下降约20-55%。此外,信诺维XNW3009具有独特的药化设计。具有较好的肝细胞代谢稳定性,且较于同类上市药物展现了更高的安全窗口。临床结果显示,研究中72%患者达到终点,安全耐受性良好,不良事件多为1~2级的轻度不良事件,未见明显的肝、肾毒副作用。目前多替诺雷和雷西纳德已在其他地区获批
高尿酸血症
/
痛风
适应症,在国内尚未批准。恒瑞SHR4640信诺维XNW3009、新元素医药的ABP-671进展较快,一品红的AR882则超预期完成了全球Ⅱb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入组,其已有研究数据表明,AR882可将血清尿酸盐水平降低至5mg/dl、4mg/dl以下,以获得更积极的治疗受益。表2 中国
URAT1
靶点在研
痛风
/
高尿酸血症
药物巨大的中国
高尿酸血症
/
痛风
人群亟需兼具疗效和安全性的
痛风
药出现。综合来看,目前有多个研发中的
痛风
新药正处于临床后期阶段,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多款新药获得批准。对于
痛风
患者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消息,相信治疗现状将得到显著改善。END作者 | 六爻来源 | 新康界↓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取更多详情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痛风,高尿酸血症
靶点
黄嘌呤氧化酶,URAT1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