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9日,上海——8月29日,绿叶制药集团(2186.HK)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及近期业务进展。 报告期内,集团营业收入约为29.04亿元人民币,EBITDA约为8.67亿元人民币。
产品销售贡献收入约为27.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其中:肿瘤领域产品销售收入约为8.1亿元,同比增长34.9%;心血管领域产品销售收入约为9.8亿元,同比增长24.8%;中枢神经系统(CNS)产品销售收入约为6.7亿元,同比增长16.5%。 自2021年起,集团研发成果密集落地,每年获批2-3款新药。今年上半年,集团持续收获的两大创新成果分别摘得“中国首个”、“全球唯一”的桂冠:
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于今年1月在美国获得上市批准,成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并在美获批的CNS新药。该产品在中国也已上市,商品名为“瑞可妥”; 成熟产品销售重归增长,独家产品的治疗优势进一步凸显,惠及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思瑞康®(富马酸喹硫平片、缓释片)作为原研产品在海内外市场稳步增长,为集团的全球CNS产品组合奠定品牌力及商业化基础; 血脂康®是国内唯一有临床硬终点获益的天然调脂药物,报告期内保持高增长势头。此外,充分的临床证据助力其成为我国中药“出海”中亚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集团新产品聚焦CNS和肿瘤两大治疗领域。多个新产品的卓越上市推动集团的营收从“单品强力支撑”向“矩阵协同突破”进化。 在研发难度大、入局者少的CNS领域:集团多个创新品种触达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这些产品与思瑞康®、利斯的明透皮贴剂等已上市产品有效协同,彰显集团在CNS领域孕育的龙头价值及未来跻身全球CNS第一梯队创新药企的潜力。
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作为我国首个自主创新的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于去年11月获批上市后临床价值得到医生和患者迅速认可,销量增势显著,今年二季度增长较一季度环比翻番。 瑞可妥®在国内的销售成倍增长,更多上市后临床证据的补充叠加全病程管理模式的倡导,助力其惠及更多患者。该产品还于近期在美国市场投入商业化运营。
在治疗需求庞大的肿瘤领域,集团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稳固其在国内的领先优势。 百拓维®在获得上市批准后的19天内迅速投入临床使用。集团携手百济神州就该产品开展商业化战略合作,并积极准备参加今年的国家医保谈判,为集团快速贡献收入。 博优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于报告期内稳健增长。该产品的5项适应症均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可及性进一步提升。 围绕核心治疗领域,集团储备了丰厚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后续产品管线,其中有10个项目处于上市审评阶段、9个项目处于III期/关键临床阶段,为业务的蓬勃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集团亦通过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收获多项重要进展。生物类似药方面:新增2款候选药物进入上市审评阶段,5款候选药物的III期临床在海内外顺利推进,另有2款创新抗体在研产品新获临床批件。 近年来,集团创新产品的“出海”步伐不断提速。今年以来,无论是Rykindo®在美国的获批及投入商业化,思瑞康®和透皮贴剂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业务深化发展,还是血脂康®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获批上市,均有力验证了集团在国际化研发、注册临床、全球供应链、商业化运营等方面所积累的强大优势。这些能力是集团构建长期、持续竞争力的核心,亦是保障其未来跨越式增长的强力支撑。 绿叶制药积极通过业务拓展等商业化战略,发挥在CNS、肿瘤、心血管代谢疼痛等核心治疗领域的专科优势,以临床价值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并购优质业务与产品,完善强化管线布局、优化投资回报率,提升研发效率、运营质量,充分发挥成熟的商业化优势,帮助产品快速上市、触达患者,赋能长期可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集团在CNS和肿瘤领域构建的管线矩阵及产品优势,将推动其整体业务在全球范围内高水平迁跃。一方面,集团将围绕两大战略治疗领域深化运营,加快这些产品从临床价值到市场价值的转化速度;另一方面,集团将持续加大重点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推进更多产品在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卓越上市,以提供更多具有临床价值、差异化优势的创新产品服务于全球患者未满足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