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数据
资源
版本对比
预约演示
免费注册
基因治疗,国内药企该如何布局并弯道超车?
2023-05-31
·
药融圈
基因疗法
细胞疗法
疫苗
免疫疗法
临床3期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疗法,是继小分子药物、抗体药物之后的生物医药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15 年以来,全球基因治疗行业开始高速发展。到2016年,全球和国内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分别为5,040 万美元、1,500 万元;2020年全球基因市场规模有所增长,达到20.8 亿美元。据预计,2025年,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将分别达到近305.4 亿美元、178.9 亿元。与传统疗法相比,基因治疗有望实现“一针治愈”!从源头解决疾病的发生,靶向性强且疗效好,适应症更广,并且具有非细胞毒性,为难治性疾病治疗提供新选择。
新冠
疫情的爆发,让基因治疗备受关注。药企纷纷加入COVID-19疫苗(包括核酸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研发行列。加之近年来国家、地方政策的加持,例如:《“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推动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促使基因治疗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创新生物医药前沿领域。上市情况来源:国泰君安研报广义的基因治疗包括:基因调节、基因治疗、基因编辑、未经改造的细胞治疗。而基因药物可划分为核酸类药物、重组病毒类药物以及细胞治疗类药物。药融云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2月底,全球已上市基因治疗药物共计37款(不含疫苗)。其中,核酸类药物共计15款:裸质粒2款,反义寡核苷酸9款,RNAi 4款;重组病毒类药物9款;细胞治疗类药物13款。从分类上看,在已上市基因治疗药物中,在体途径占大多数,其中最多的是重组病毒和反义寡核苷酸;离体途径中,主要是自体细胞,其中有7款为CAR-T疗法。来源:药融云数据从疾病治疗领域看,一半是罕见病,其次是
肿瘤
。从载体来看,除了裸质粒/寡核苷酸外,使用最多的是慢病毒载体。来源:药融云数据临床试验情况:除此之外,据药融云数据库显示,截至2022年2月,全球共有2365款基因治疗药物在研,其中I期临床363款,II期临床371款,III期临床48款。截图来源:《药融云医药行业观察8月月报》目前,全球领先的基因治疗新药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腺相关病毒载体技术、 T细胞治疗技术、溶瘤病毒技术等,治疗领域集中于各类罕见疾病和
肿瘤
。国内基因治疗新药公司主要专注于 CAR-T、TCR-T 等免疫细胞产品,以及基因修饰溶瘤病毒产品的研发,治疗领域为
血液瘤
、
淋巴系统肿瘤
、
实体瘤
等。来源:
和元生物
招股书AVV基因疗法基因治疗也可分为质粒DNA、病毒载体、细菌载体、基因编辑系统和体外编辑细胞产品。众所周知,基因治疗载体决定了递送效率、靶向性、以及临床给药方式等基因治疗药物的关键属性,并最终影响药物的临床药效、安全性和商业化成本。而腺相关病毒(AAV)载体是目前基因治疗中使用最广泛的病毒递送载体,具有免疫原性极低、安全性高、宿主细胞范围广、扩散能力强、表达稳定以及特异性强等优势。由此,AAV基因疗法成为目前基因疗法赛道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已上市的AVV基因疗法 来源:药融云数据其中,AAV基因疗法代表药物
Zolgensma
于2019年在美国上市,2020年陆续在
欧盟
、日本上市,2021年销售额已达到13.51亿美金,增长强劲。
Zolgensma
曾以单价210万美元成为史上最贵药物,随着今年2月份AAV基因疗法
Hemgenix
的获批上市,
Hemgenix
一跃成为世界上最昂贵药物。来源:药融云数据随着基因治疗的快速发展,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基因治疗新药开发技术难度大,工艺稳定性要求高,但受限于国内上游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其所需的关键生产设备和关键试剂耗材目前主要由欧美等发达国家供应,对于境外供应商存在一定依赖,核心环节的国产化率较低;国内关于基因治疗的生产标准和规范仍不成熟,监管体系尚不全面,相关法规政策亦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持续调整;细胞治疗涉及T细胞、
肿瘤
浸润淋巴细胞(TIL)、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自然杀伤细胞(NK)等,细胞种类、自体或异体细胞来源和细胞修饰、激活和扩增等各种技术相结合,这些对CMC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是IND和BLA申报的巨大障碍;CAR-T技术研发公司专利申请不断,但专利导致的纠纷也不在少数,例如:
Juno
公司起诉
Kite
公司专利侵权;基因治疗行业虽增长较快,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基因治疗领域的商业化程度不高,药物研发管线总体处于偏前期阶段,研发投入主要来自 PE/VC 或其他产业融资;目前全球基因治疗领域均面临工艺人才不足的制约,从而对基因治疗药物的工艺开发、IND申报、临床及商业化进程构成挑战等。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目前国内多家药企布局基因疗法,其中研发管线数量靠前的有:
纽福斯
、
本导基因
、
锦篮基因
、
新芽基因
、
辉大基因
、
康弘药业
、
本元正阳
、
深圳市免疫基因治疗研究院
、
诺思兰德
等。那么,国内药企如何更好地发展基因疗法并进行弯道超车呢?来8月3-4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c馆基因治疗论坛找答案!↓↓↓ 快速报名通道 ↓↓↓细胞与基因治疗论坛部分话题话题01:细胞治疗产品CMC常见申报缺陷分析话题02:CAR-T细胞疗法全球专利进展话题03:细胞治疗法规和政策解读话题04:CAR-NK疗法的创新药开发实践话题05:TCR-T疗法的创新药开发实践话题06:TIL疗法的创新药开发实践话题07: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生物分析话题话题08: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话题话题09: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话题10: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注册申报话题话题11: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质量控制话题话题12:细胞及基因治疗药物的CMC要点话题13:基于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开发新一代慢病基因疗法话题14:地中海贫血领域基因编辑治疗进展话题15:现货通用型DNT细胞治疗
血液肿瘤
的临床研究话题16:CAR-T新思路:化
实体瘤
为
血液瘤
话题17:病毒载体的工艺制造与分析开发话题18:iPSC衍生细胞治疗产品在
神经疾病
治疗应用话题19:
肿瘤
免疫细胞疗法临床研究设计话题20:异体CAR-T疗法的开发实践话题21:溶瘤纳米颗粒介导
实体瘤
消退并增强系统性免疫细胞与基因治疗论坛部分确认嘉宾王立群,星奕昂,CEO阙红,阿思科力,CEO郑彪,
邦耀生物
,CEO张柯,
星汉德
,CSO张宝弘,益杰立科,联合创始人&CEO李宗海,科济药业,CEO(行程确定中)孙文骏,药明巨诺,副总裁(行程确定中)李懿,瑅安生物,董事长、CSO王婷婷,来恩生物,首席运营官&首席医疗官金华君,君赛生物,CEO&CTO孙敏敏,易慕峰,CEO戴卫国,
门罗生物
,CEO尚晓云,
茂行生物
,董事长(行程确定中)* 此为部分确认嘉宾和议题,请以现场议程为准*c馆同期论坛议题和嘉宾请点击图片查看同期精彩点击链接查看第五届中国国际生物&化学制药博览会C1| 合成生物学创新峰会D1| 制剂品牌馆E1| 原辅包设馆参考文献国泰君安研报
和元生物
招股书
更多内容,
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市欧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Juno Therapeutics, Inc.
[+14]
适应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肿瘤
血液肿瘤
[+2]
靶点
-
药物
Onasemnogene abeparvovec
Etranacogene dezaparvovec
Eureka LS:
全新生物医药AI Agent 覆盖科研全链路,让突破性发现快人一步
热门报告
2025 AACR 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
智慧芽生物医药
AI Agent技术跃迁赋能药企研发智能化
智慧芽生物医药
Deepseek在药企研发领域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场景
智慧芽生物医药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开始免费试用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
试用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