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学霸到药界大佬:孙飘扬、刘勇军们是怎样踏入医药圈的?谁是你心中的最强学霸?

2022-06-07
免疫疗法细胞疗法抗体药物偶联物
2022年,恢复高考的第四十五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193万人。如今医药行业的众多创业者也都曾是万千高考生的一员。他们中有的从一开始就坚定地选择进入医药行业,也有的阴差阳错、种种机缘巧合、抱着高考失利的遗憾进入了行业中来。如果回头来看,高考都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但绝不是决定他们成为一个创业者或者企业家的关键。他们或许智商并不惊人,但逆商绝对一流。在医药行业,吃得了苦,耐得住科研“十年冷板凳”,才可能“守得云开”,最终成就一款服务于患者的新药、好药。2022年全国高考之际,E药经理人选取了10位医药界“学霸”,一起听听那些年,他们的高考往事。(以下展示按姓名首字母排序)江必旺  纳微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江必旺出生于闽北山区的小镇,从他懂事起家里就是村里最穷的家庭之一,却出人意料考取了北京大学。在大学,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才艺天赋,他都与周围优秀同学相去甚远,但是他不断努力,小到每个周末,大到寒暑假,都泡在实验室里,实验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并被推荐参与当时北大最重要的产业化项目之一——激光排版系统的一个子项目。大学毕业后,项目负责人特意给江必旺申请一个留校名额,让他继续参与研发。在工作六年后江必旺搭上留学潮的顺风车,在美国学习十多年。2006年,不惑之年的江必旺带着10个装满各种实验室仪器和材料的大箱子,回国创立了纳微科技。江必旺带领纳微科技选择了一条独立特行的创新创业之路,从微球底层技术做起,逐一攻克该领域的技术壁垒,成功破解一个个微球材料卡脖子技术,解决了生物制药、医疗诊断、分析检测及平板显示等众多产业需求的上千种高性能微球材料。作为一名纯粹的技术人员,江必旺在创业之前没有管理背景,不会做市场,甚至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却一步步把公司做到上市,2021年在其回国创新创业的第十五年,纳微科技成功登录科创板,当天股票暴涨1274%,刷新科创板首日涨幅纪录,创造了20年来A股新股上涨记录。刘勇军  信达生物总裁相关链接:刘勇军:未来十年为信达“钓”到两个重磅新药2020年10月加入信达,担任集团总裁的刘勇军,这名在研发领域成为了全球跨国药企最高职位的华人科学家,其实在他小学老师眼中并不是很聪明,但是很踏实。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他希望在高考时不犯错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次高考。当时卷子里有10道题,理科生答1至4题,但是卷子上印的像1、4题,所以2、3题没答,丢了40分,导致数学没及格。喜欢自由的刘勇军,自中学时就想当科学家,做自己喜欢的探索。他曾经想学物理,上北大、上清华,学天体物理学,但是因为数学的原因只能报医学院,进医学院后才开始喜欢生物学。在大学的时候,因父亲得了肿瘤去世,就想这一辈子要解决肿瘤的问题。他曾担任M.D.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教授兼免疫学系主任,并且创立了癌症免疫研究中心。他还担任过贝勒研究院(Baylor Research Institute)的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以及贝勒免疫学研究院(Baylor Institute for Immunology Research)的主任等职务。在刘勇军心中,最完美的快乐是研究成果能获得科学界的认可,并且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益影响。还有他以前培养的学生,对科学有贡献,有成绩,也很快乐,还有与研发团队谈科学,如果能帮到他们,也很快乐。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他将信达作为其职场的最后一站,他希望能为信达“钓”到两个“重磅新药”。 苗振伟  英百瑞董事长、总裁、CEO相关链接:从皖北农村学子到国际药企高管,从ADC到“弄潮”CAR-NK,“勇闯无人区”的他会再次逆袭吗?1962年苗振伟出生在皖北的农村,新中国刚刚渡过最困难的三年。苗振伟童年的家,用一贫如洗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从小学到高中连一顿饱饭也没有吃过。”纵使这样,苗振伟依然凭着一股倔强向上的劲儿,在17岁考上了南开大学化学系。那个年代,大家都带着宏大的愿望和理想到大学里去,思想充满激情,读书目标明确,学化学的目标就是要成为科学家。当时南开大学强调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十分严格,特别是有机化学专业算得上全国最强。在南开大学四年打下的基础深深影响了苗振伟之后的求学和创业。从南开大学毕业后,苗振伟继续到北京大学深造,并有意识地把化学和生物学融合到一起。此后,1997年,苗振伟出国,完成博士后阶段的训练苗振伟正式投身制药工业,并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海归连续创业者。苗振伟又参与创立了南京联宁生物、杭州昭华生物英百瑞和ImmunoMab,最终,苗振伟将目光放在了更加前沿的细胞免疫疗法上。2016年英百瑞在CAR转导技术上实现突破,CAR-NK疗法的研发呼之欲出,他希望英百瑞要做就做得足够创新,开拓一个新的领域,而绝不是只比别人领先半步。孙飘扬  恒瑞医药董事长相关链接:孙飘扬首次跻身中国富豪榜TOP10!“研发一哥”是怎么炼成的“你没有技术,你的命运就在别人手里。我们要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孙飘扬高考后顺利进入中国药科大学化学制药专业。四年后,孙飘扬被分配到了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制药厂。到了1990年,孙飘扬从普通技术员做到了副厂长,又做到了厂长。这是连云港制药厂之后成为“恒瑞医药”的关键一年,也是孙飘扬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一年。孙飘扬担任厂长后,力排众议,决定改变原有产品线,转型进入抗癌药开发。1997年,连云港制药厂进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恒瑞医药,孙飘扬担任董事长。2000年,恒瑞医药成功上市。在孙飘扬带领下,恒瑞医药稳坐中国医药界“一哥”之位。孙飘扬不止是恒瑞医药的“灵魂人物”,也是产业界最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之一。童友之  开拓药业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相关链接:【科学家特辑】开拓药业童友之:以父之名“想为自己的国家做些新药研发的事,于是就义无反顾地回来创业了。”童友之出生于60年代的上海,他的父亲毕业于西南联大,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童友之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作为恢复高考后第四批学生,顺利考入北大化学系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并留校任教。对于知识的追求,让童友之到美国康奈尔大学求学,这也让他与癌症药物研究结缘。读博士期间,他在全世界最好的研究所: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跟着J Bertino教授学习肿瘤药理,主要从事如何规避化疗之后的耐药性和毒理方面研究。童友之在博士后期间接触到免疫治疗,并成功完成了在动物体内可以根治肿瘤的实验。这也为他此后创立开拓药业埋下伏笔。王印祥  加科思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相关链接:来自农村、中专学历起步,去了耶鲁,创业、研发10亿重磅新药!中国合伙人王印祥再出发!在中国医药创新史上,王印祥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出生在河北邯郸的一个农村家庭,父母大字不识,王印祥的小学、初中时期正值文革十年,与其他科学家不同,他的第一学历没有那么耀眼,由于基础功底薄弱,他高中拼尽全力,也只考了一个中专。之后,在包分配的时代,王印祥被分配至邯郸疾控中心,随大流式地按部就班的生活与工作。直到1983年5月,王印祥看到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新中国诞生的第一批最高学历拥有者——18位博士的照片和故事之后,王印祥开始改变,“没有考虑别的东西,感觉考上博士就是我整个的人生目标。”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完全没有学过英语,他从产生考研想法开始准备了4年。3年中专、3年全职工作,3年大专、3年硕士、10年的博士和博士后,当王印祥毕业之时,他已经38岁。之后,毫无药企工作经验的他,联合两位同样没有药企工作经验的同道,创立了贝达,研发了埃克替尼,这一“民生范畴的两弹一星”,此后他又在亦庄开发区、贝达和几家风投基金的支持下,创办了加科思。他从农村出发,以中专起步,走向美国,进入顶级学术殿堂耶鲁大学,他曾是金字塔最低端的部分,他需花更多的努力与代价才能获得。但他又觉得,曾经的经历反而成为一种优势,当他蒙着眼看世界的时候,会非常专注、全身心的干一件事。“我的人生中到处是兴奋点,而每达到一个目标都会让我觉得特别满足,特别幸福。”徐海瑛  哈药股份原总经理相关链接:这个人,正在“刷新”哈药!“把困难都摆在台面上,其实这困难已经解决了一半。”徐海瑛人生经历颇为传奇。她曾以河北省高考状元的成绩走进北京大学经济系,师从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职业轨迹跨越服装、贸易、医药、投资多个领域。在制药界,徐海瑛曾担任诺华集团中国区总裁,在投资领域,徐海瑛还曾任国投创新投资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招商局集团大健康产业事业部运营总监,招商局集团健康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2019年,徐海瑛又临危受命,出任哈药股份总经理,带领哈药在2021年成功扭亏为盈。 夏瑜  康方生物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相关链接:2000万撑三年,卖掉最早的PD-(L)1,这位奇女子用8年打造双抗头部药企,未来要做百年老店高中三年,夏瑜就一心一意想做医生,并一直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984年高考结束后,她凭借优异的成绩,第一志愿便选择了心心念念的北京医学院,但当时学校在甘肃只招临床医学,没有基础医学,在和家人商量后,夏瑜拿回了北京医学院的报考志愿单,选择了最接近基础医学研究的领域,最终前往中山大学学习生物化学。她是一个很上进也很努力的人,也许正是这一性格特点,让她成为了一个并不纯粹的“科学家”。博士毕业之后,她在大学实验室做了多年基础研究,之后进入制药工业界又在研发领域做了6年,她还进入抗体药物工艺开发、CMC和生产领域,后来回国做CRO。这都为她此后创立康方生物铺垫了基础。创立康方生物被夏瑜看成是自己最伟大的成就,一是解开自己18岁想当医生然后阴差阳错没学医的心结,二是实现了小时候想当指挥家的向往,在她看来领导一家企业就像在指挥一场交响乐。做药与学医,企业家与指挥家,两两异曲同工,都与她的初衷吻合。郑盼  昂科免疫联合创始人、董事 相关链接:赢默沙东青睐,医学世家之女为钻研临床学统计,打造免疫新贵“试验结果让人相信这产品真的有用,真的能够帮助到患者。”郑盼来自医学世家,她的外祖父是毕业于北洋医学堂的外科医生,她的母亲毕业于西南联大化学系,从小便立志从医,她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复校时化学系的关键一员。自小在医学、化学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郑盼高考投报的第一志愿便是协和医学院(当时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那一年,这所中国最好的医学高等院校刚刚获国务院批准复校,郑盼也成为协和复校招收的第一批学生。此后郑盼一直坚持着“科学成为自己的归宿”的信念,还获得了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博士学位。昂科免疫的成立使郑盼开始了另一段新的旅程,投身产业界对郑盼来说也意味着可以将研究转化成产品帮助更多的患者。周霞萍  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相关链接:【封面报道】克总这一年“我有一颗好奇的心,我想去改变。”周霞萍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医生,家庭教育的基因带给她的不仅是勤奋、严谨的基调,也培养了她进入医药行业的热情。周霞萍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透露,当年她高考时,6个志愿栏,全填的医科,并且顺利进入了上海医科大学,1988年进入中山医院当了一名大夫。1994年正是外资药企进入中国的高速发展时期,周霞萍又选择进入华瑞制药(中国和瑞典的第一家合资药企),这也开启了她在跨国药企的职业生涯。此后,周霞萍又先后加盟礼来诺和诺德等跨国大药企工作,甚至在礼来历经13个职位。近三十年的跨国药企经历,周霞萍成为了兼具全球视野和中国经验的领导者。2018年,周霞萍开始担任诺和诺德大中国区总裁。2022年,周霞萍入选了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100,排名第71。除了以上10位,还有哪些医药大佬是您心中的医药界学霸,欢迎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医药人,不管你是资深老炮,还是青年才俊,亦或是刚进圈的筑梦人,希望你作为行业前辈,对正奋战在考场中的莘莘学子说点什么。可以是美好祝愿、殷切叮嘱,也可以是真挚建议与点拨。寄语虽短,却可能成为点亮他们逐梦医药圈的星星之火。欢迎大家后台留言,我们将逐一展示,为所有考生呐喊助威!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