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靶向STING的激动剂成为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研发的新热点 。不过由于STING激动剂CDNs是一类不稳定的分子,无法在血液中长时间存在,因此,这给基于CDNs来开发合成STING激动剂带来了很大困难。
第一代STING发的STING激动剂是CDNs。 其中,Aduro Biotech的ADU-S100是典型代表。2015年,诺华与Aduro就ADU-S100达成合作协议;不过2019年,由于ADU-S100与诺华的PD-1抗体斯巴达珠单抗(spartalizumab)联用的I期临床数据不乐观,诺华终止了ADU-S100的合作开发,Aduro公司后续也停止了II期临床试验。 F-sSTINGherapeutics的SB11285是新一代STING激动剂 。它能够被特异性地送达难于触达的肿瘤细胞,且可促进被激活的免疫细胞从外周向肿瘤病灶迁移。在与PD-L1抗体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商品名:Tecentriq)联用或者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中,结果显示,SB11285无论是单药治疗还是与阿替利珠单抗联用,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耐受性。另外,SB11285的活性等级高,在较低剂量下不会过度活跃,并且能够被淋巴细胞摄取,因此不会有太大的器官毒性。 GSKlogic公司的SYNB1891是一种表达dacA蛋白的大肠杆菌 ,它能将2个ATP分子催化生成环状的AMP二聚体,激活STING蛋白,进而产多司他利单抗反应,并且激发和促进肿瘤特异复发/难治性实体瘤19年5月,罗氏与Synlogic公司达成合作,以探索其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与SYNB1891联用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效果。 在国内进行STING激动剂开发的公司中,成都先导、嘉和生物进度靠前。其中成都先导的HG381是 首个在中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STING激动剂 ,其基于公司特有的DNA编码化合物库(DEL)技术自主研发。临床前研究表明,在结肠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中,HG381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引起肿瘤消退,同时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记忆,抑制肿瘤的重新生长。在与PD-1抗体联用时,HG381展现出了更加优异的疗效。 1.Mersana therapeutics announces clinical hold on XMT-2056 phase 1 clinical trial; Mersana Therapeutics,Inc.
2.Motwani,M.,et al. DNA sensing by the cGAS-STING pathway in health and disease.Nature Reviews Genetics.doi:10.1038/s41576-019-0151-1.
3.Galon,J.,et al. Approaches to treat immune hot, altered and coldtumours with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ie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DOI:10.1038/s41573-018-0007-y.
4.常佳佳,侯石,闫心林.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及其激动剂的研究进展.药学学报,2021,56(7): 1880-1892.
5.《STING激动剂HG381获批临床 成都先导新药研发实力稳步提升》,成都先导,2021-04-12;
6.《嘉和生物宣布GB492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嘉和生物,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