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亿美元出海背后,制药一哥学“精”了?

2024-05-17
·
交易
引进/卖出并购
撰文| 石若萧编辑| 润屿 Kathy5月16日,正当大半行业人都因为美国众议院最新通过的《生物安全法案》而烦闷时,“一哥”恒瑞突然放出了个好消息:就其自研GLP-1产品组合完成了一笔大额license-out交易,首付款加里程金累计可高达60亿美元,此外还能获得对方公司Hercules19.9%的股权份额,以及一定的销售提成。值得注意的是,Hercules是一家为此次交易专门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SPV),于本月才成立,由贝恩资本生命科学基金联合AtlasVentures、RTW资本、Lyra资本联合出资4亿美元创立。相较以往产品纯粹的License-out,或者“Co-co”合作模式,恒瑞此次的出海打法,都较为新颖与独特。但这笔巨额交易有几处引发了不少议论。首先是相比交易总额,首付款很低,只有1亿美元;其次是“拿”了对方近20%的股权,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存在“自己买自己”,从而在二级市场炒高股价的“嫌疑”。所以,这到底算不算一次利好?恒瑞加速出海去年以来,恒瑞逐渐加大寻求对外合作力度,“自研+BD”并重的步伐大大提速。2023年,恒瑞一共达成了5次对外交易,交易总金额超40亿美元。2月,恒瑞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创新药EZH2抑制剂SHR2554在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许可给美国Treeline Biosciences公司,交易总额超7亿美元,首付款1100万美元。8月14日,恒瑞医药发布公告,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新药SHR-1905注射液项目有偿许可给美国One Bio公司,后者将获得在除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和商业化SHR-1905的独家权利,并向恒瑞医药支付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2500万美元,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累计可达10.25亿美元,以及达到年净销售额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不久后的10月,更是一个月内完成了三笔交易。10月8日,恒瑞医药宣布,将自主研发的人表皮生长因子1/2/4(HER1 /HER2 /HER4)靶向药物马来酸吡咯替尼片HER2 /HER4)靶向药物马来酸吡咯替尼片在印度范围内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有偿许可给印度上市公司Dr. Reddy's恒瑞将收取3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权收取最多1.525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10月17日,又将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疗法治疗肝癌适应症有偿许可给美国Elevar Therapeutics公司,Elevar将在达到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向恒瑞支付累计6亿美元的销售里程碑款,并在超过一定累计净销售额后额外付款,另有实际年净销售额20.5%的销售提成;月底,又宣布与默克就其自主研发的PARP1 抑制剂HRS-1167达成独家许可协议。该协议还包括恒瑞自主研发的Claudin-18.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HR-A1904的独家选择权。根据协议条款,恒瑞将获得1.6亿欧元的首付款、高至9000万欧元的技术转移费和行权费,以及研发里程碑付款、销售里程碑付款。以上潜在的付款总额可能高达14亿欧元。此外,默克还将向恒瑞支付高至两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而这也是恒瑞首次开启与MNC的合作。然而,看起来一帆风顺的过程,却很快遭到了业界的质疑。2024年初的JPM大会上,GSK以14亿美元收购了Aiolos Bio公司,收购围绕的关键哮喘新药AIO-001正是2023年8月One Bio从恒瑞授权而来,One Bio公司正是改名之前的Aiolos公司。在买进恒瑞管线2个月后,仅有这么一个产品的Aiolos Bio公司就宣布完成了2.45亿美元A轮融资,又几个月时间过去,2500万美元就成了14亿美元。而在高价卖给GSK之前,Aiolos Bio并没有对该管线做什么实质性的临床推进。也就是说,恒瑞的这笔交易,远远没能兑现管线的全部价值。一直在进步这一次恒瑞的license-out,明显吸取了上回的教训,变得“精明”了很多。本次对外授权,涉及到的产品共计三款,分别为GLP-1类创新药HRS-7535HRS9531HRS-4729,适应证皆属于代谢领域,其中HRS-7535为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RS9531为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多肽注射和口服产品;HRS-4729为下一代肠促胰岛素产品。开研发阶段,两款处于II期临床阶段,一款尚处在临床前研究阶段,合计披露已投入研发费用约1.5亿元,约合2000万美元。而本次交易,从对手方中能稳妥拿到的首付款就有1亿美元,一加一减,无疑是赚的。而除了首付款、销售里程碑款和销售提成之外,恒瑞还设置了多道“保险”,比如完成技术转移后的1000万美元的近期里程碑付款;不超过2亿美元的临床开发及监管里程碑款(基于HRS-7535临床开发进度及FDA首次批准上市);以及Hercule公司19.9%的股权。随着临床过程推进,不但可以继续拿钱,并且还拿走了对手方20%的股权。这意味着,无论对手方Hercule公司接下来是选择继续融资,还是自己推进管线,还是把管线卖给别的公司,恒瑞都能从中分走一杯羹,从而杜绝了类似Aiolos Bio的“惨案”再度发生的可能。当年,有业内人士曾如此来评论Aiolos Bio“惨案”:中国药企出海,就好比国内上世纪90年代有地方老板想把特产卖到大城市做成名牌。虽然货是好货,技术上有竞争力,但因为没有品牌力和认知,因此必须靠当地的经销商甚至“中介”一块想办法,才能将产品的品牌价值给抬上去。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合作过程中,产品方吃点亏,是难免的。那么现在,恒瑞的态度很明显了:不光是要给产品找个好卖家,还要在后续的开发、商业化等环节同样拥有话语权。更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企业出海次数越来越多,经验越来越丰富,形式上也出现了更多的创新和进步。比如去年底百利天恒BMS的超大额对外授权,授权费用由8亿美元预付款、5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71亿美元里程碑金额构成。并且双方还将分担BL-B01D1全球开发费用,以及分享在美国市场的利润和亏损。除了阶梯式付款外,双方共担研发费用,之于百利天恒方面节约了成本,之于BMS降低了风险,属于合作共赢。更早的2017年,传奇生物就与强生达成许可协议,将共同推广Carvykti的全球商业化。根据当时签订的协议,双方将五五分成海外市场的营收,而如果Carvykti未来在中国实现商业化,传奇生物则可以分得七成营收。彼时的传奇生物虽然拥有很强的早期研发能力,Carvykti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数据,但既没有后期研发经验,也没有产品商业化能力。而同强生的合作,传奇不仅无需进行全球商业团队布局,还获得了3.5亿美元的首付款,解决了产品后期研发所需的资金,从而顺利出海,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中国企业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虽然难免失败,但擅长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不知不觉间,行业已经做了许多次出海尝试,什么样的路径和方式适合自己,各个企业都有了清晰的认知。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