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到抱团,Biotech与Pharma以后怎么搭伙过日子?

2023-11-05
并购IPO引进/卖出
恒瑞过去的注意力不在于BD,而是想自己去国外做,最近一两年做了些调整,将精力聚焦于BD,并充实了BD团队。未来会加大BD,license-out将会成为恒瑞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启思会上孙飘扬的总结,令一众biotech不禁感慨良多。前两年大家讲故事,动辄是要布局全产业链,自建产能和商业化团队,让投资人以IPO形式退出。可如今的寒冬中,就连恒瑞这样财大气粗的“巨兽”都坦承自己能力有限,必须对外寻求合作,全产业链的故事,又怎么还讲得下去?事实上,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禀赋,擅长的事也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想在寒冬中活下去,并且好好活,都要根据自身条件将长板做长,而不是浪费资源去一块块去补齐短板。但转换思路并不容易。收购方青睐什么样的管线资产?Biotech想拿到什么样的offer?投资人又有怎样的需求?产业链上下游怎样配合才能有更高的效率?这些都是合作洽谈中常常会冒出的新问题。在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杭州市投资促进局、杭州市临平区商务局主办,E药经理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承办的2023’第十五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期间举办的【“Link Value价值领航”创新成果合作交流会】上,就以上问题,邀请行业内知名Bigpharma、Biopharma和Biotech的管理者们,一起探寻出在大家寒冬中“抱团取暖”的新模式。论坛由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E药经理人系列媒体出品人谭勇开场;荃信生物首席商务官吴生龙主持;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洪坦首先就“穿越周期,合作共赢”作了主题报告;辉瑞中国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任宇、康哲药业首席投资官(大中华区)姜非、信立泰药业投资部副总经理杨睿、上海医药全球研发合作部BD总监姜大为、先声药业业务发展部总监张海涛就各自所属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需求为主题作了介绍;英矽智能药化副总裁丁晓、百放英库创始人单倍、轩竹生物商务拓展高级总监侯德岩、臻博生物CEO刘权分别进行了创新项目路演。论坛结束后,任宇、姜非、张海涛、丁晓、单倍和齐鲁制药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姜俏、E药经理人研究院院长黄东临就Pharma战略方向与合作需求变化,Biotech如何借助与Pharma合作以实现发展和提升,如何实现高效双赢的项目对接等多个话题作了即席探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E药经理人系列媒体出品人谭勇荃信生物首席商务官 吴生龙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 洪坦辉瑞中国战略及业务发展负责人 任宇康哲药业首席投资官(大中华区) 姜非信立泰药业投资部副总经理 杨睿上海医药全球研发合作部BD总监 姜大为先声药业业务发展部总监 张海涛英矽智能药化副总裁 丁晓百放英库创始人 单倍轩竹生物商务拓展高级总监 侯德岩臻博生物CEO刘权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潜力临界点,也是新契机在前些年的生物医药资本热潮中,Biotech和Pharma几乎完全是隔离开来的两个物种。前者觉得后者太传统陈旧,理解不了自己的想法,还意图对其进行“颠覆”;后者觉得前者不落地、不务实、太“浮夸”,并没有理解的欲望和动力。“话语体系根本不通,Biotech只和VC沟通,Pharma只和二级市场沟通,相互独立运行,相互看不上。但那会儿市场还很好,大家都做得还不错,也没有沟通的动力。”一名嘉宾总结。但随着资本市场从过热转成过冷,许多幻想立刻化为泡影。无论Biotech还是Pharma,都立刻感受到了自身的不足。Pharma的痛点,在于国谈和集采等政策大大压缩了仿制药的营收和利润,过去引以为傲的商业化能力突然变成了成本负担;Biotech的痛点,在于自建产能开始过剩,出海频频受阻,终于意识到了成熟商业化体系“没有十年二十年根本搭建不起来”,光在产品和研发上发力,并不见得能取得预想中的结果。“现在为什么整个行业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是因为行业没有形成闭环。过去五年,VC、PE们投入了大量资金,沉淀在大大小小上千家不同公司里面,都不能通过商业化形成闭环,都兑现不了当时的承诺,那么行业当然会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状态。”为了穿越寒冬,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双方终于开始抱团寻找穿越周期的方案,许多Pharma都开始对BD业务进行提速。一众国内Pharma都建立了自己的创新药投资部门,提出要“将BD合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并设定了具体的BD目标数量范围;有MNC则明确表示,“在中国不会建立几千人商业化大团队,那是浪费”。取而代之的打法是对BD项目更加地精挑细选,针对不同的项目,会采取不同的模式,搭建不同的团队。就连中药企业也参与了进来。与会一名嘉宾认为,中药在临床端份额不断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接下来中药企业必须BD生物制药,这一块空间也会很大。”另一边,虽然身处寒冬,但在前些年的热潮中,中国的Biotech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新转型快速推进,研发投入持续大幅增加。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在研药物开发管线中,新兴生物医药公司(EBP)占据了临床期研发管线的三分之二,在2002年它们的份额只有三分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指出,中国EBP公司的药物开发进展尤为迅猛,总部位于中国的公司开发的在研产品数量和占比都有大幅度提高,占比是10年前的近4倍。“和国外同期情况相比,撇开美国这个绝对第一不算,中国的创新药真的很牛,已经形成了真正的创新生态,临床与基础学科慢慢结合了起来,真的有东西,人才储备也多。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全球重要的研发基地。”一名嘉宾表示。与会嘉宾们的共识是,想要让双方更好地结合,关键是建立起Pharma+Biotech+Investor之间的良性生态,彼此紧密抱团。“如今到了问题爆发的临界点上,但同时也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契机。”“这个会议的名字叫Link Value。两年前大家在两个世界,不愿意兼容,现在终于可以Link了。这样才可以走得更远,一起进入下一个周期。大家要一起努力合作提升中国产业。如果不努力,很可能会掉回到2018、2019年的水平。”参与即席讨论的嘉宾:E药经理人研究院院长黄东临(左上),齐鲁制药创新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姜俏(右中),其余嘉宾见上方滑动图Biotech与Pharma如何实现高效、双赢的项目对接?双方明确了自身的需求,接下来就是目标实现的具体手段,想要更好地实现合作,都必须放下过去一些不合时宜的惯性思维。对于Biotech来说,要摆脱科学家思维的局限性,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一定要想明白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过去几年无数经验证明,即便是一类新药也不见得一定有价值,就算研发管线看起来再有前景,大多数问题也都是在药品上市之后才开始慢慢浮现的。“未来创新药不会看故事,都看数据和商业进展。”“今天VC的投资逻辑越来越趋同于Pharma的BD逻辑。投一个东西,会考虑未来卖得怎么样,有多少家竞争对手,数据怎么样,你是不是真的能做到BIC?别跟我讲故事,我们就看临床数据。”一名嘉宾坦言。对于Pharma而言,BD进来的管线一定要和自身的战略相关,才能在不同的产品之间形成合力,不至于形成资源浪费。以MNC来举例,其BD决策历来和自身整体战略高度相关,“如果战略不匹配,产品再好也不会投的。”这就要求提前将市场需求结合到项目的评估体系之内。“评估体系,你可以把它认为是立项体系的一部分,评估的同时也是在做立项。这就要真的抓住市场的需求,想明白怎么同自己的临床开发能力结合,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最后,不能将双方的Link简单理解成管线资产的一锤子买卖,最好是能够结合彼此的长处,改进自身效率不足的部分,携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参与讨论的嘉宾们都显得很乐观,认为只要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坚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很快就能穿越周期,走出寒冬。“之前因为18A和科创板的利好,大量不专业的资金进入了赛道,把整个行业给搞得有一点偏离初衷。但本身从长期来看,医药产业肯定是一个朝阳产业,创新肯定还会继续下去的。”预告2024年第十六届中国医药企业家科学家投资家大会开启合作预约联系人:尹老师电话:13716707405登记邮箱信息订阅E药经理人信息服务扫描二维码精彩推荐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再鼎医药亚虹医药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适应症
-
靶点
-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