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数据
资源
版本对比
预约演示
免费注册
新冠众生相:疫苗公司亏损、核酸检测企业拿不到回款、跨国药企不再「看好」口服药...
2023-02-03
·
赛柏蓝
财报
信使RNA
疫苗
上市批准
紧急使用授权
来源 | 赛柏蓝作者 | 牧之责编 | 遥望后疫情时代,
新冠
赛道竞争激烈,有的企业收获营收保障,有的企业则走向没落......01跨国巨头不再“看好”
新冠
口服药国内药企热闹之后何去何从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
新冠肺炎
“特效药”越来越被市场关注。目前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的
新冠
口服药共有5款,包括3款国产
新冠
口服药和2款进口
新冠
口服药,初步形成了“3+2”的市场格局——
真实生物
的
阿兹夫定
、
君实生物
的民得维、
先声药业
的先诺欣、
辉瑞
的
Paxlovid
以及
默沙东
的
莫诺拉韦胶囊
。1月31日,
辉瑞
发布了2022年财报。根据财报,
辉瑞
2022财年全年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为313.72亿美元,同比增长42.74%,营业收入为100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3.43%,成为全球首个年收入超千亿美元的制药企业。其中,
新冠mRNA疫苗Comirnaty
新冠
mRNA疫苗Comirnaty和口服
新冠
药物
Paxlovid
在2022年共实现567.39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但
辉瑞
自己也意识到,在医保谈判失败后,
Paxlovid
立刻迎来了两个新批的国产药对手。目前,
Paxlovid
在中国被纳入医保临时报销,该政策只执行到3月31日。对此,
辉瑞
直接预测:4月1日之后中国市场
Paxlovid
将会“no sales”,无销售。2月2日,
默沙东
公布了2022年的销售业绩,其总营收达592.83亿美元,同比增长22%。值得注意的是
默沙东
的
新冠
口服药
莫诺拉韦胶囊
去年销售额56.84亿美元。不过随着
新冠
疫情的缓解,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区对
COVID-19
的自然免疫力的提高。
默沙东
预计
莫诺拉韦胶囊
的销售额将从 2022 年的 56.8 亿美元降至今年的约 10 亿美元,降幅约82%。国内
新冠
口服药方面,
阿兹夫定
自成功纳入医保后就备受业内关注,作为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小分子口服
新冠
药,
阿兹夫定
片屡屡扩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去年12月,
真实生物
相关负责人曾对外表示,已对生产线进行扩产,日产量由7万瓶增至30万瓶。据悉,截至今年1月17日,日产量较元旦前提高148%,达到74.4万瓶。至于两个刚刚获批的新药,1月30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公告,
先声药业
1月28日获批上市的
先诺欣
(先诺特韦片/
利托那韦片
组合包装)首发报价750元/盒/疗程,含税出厂价(或进口到岸价格)705元~720元/盒。
先声药业
相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在获批后我们立即投产,为此配置了一个原料药厂+两个制药基地(均通过
欧盟
GMP认证以及美国
FDA
认证)。初期产能会有一个爬坡过程,等稳定后,预计年产值千万人份,真正进入流通环节大概还需要2周时间。”
VV116
目前相关信息较少,但考虑到该药实验数据此前曾登上顶级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业内人士预计
VV116
将在
新冠
口服药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除了研发企业外,直接受益的还有获得
新冠
口服药授权的原料药企业。2022年1月20日,药品专利池组织(MPP)宣布授权仿制
新冠口服药莫诺拉韦
新冠
口服药莫诺拉韦,
复星医药
、
博瑞医药
、
石家庄龙泽制药
、
上海迪赛诺
、
朗华制药
等5家中国药企名列其中,其中前四个获许可同时生产原料药和成品药,
朗华制药
获许生产原料药。公布消息后的首个交易日,
复星医药
、
博瑞医药
双双开盘涨停,
博瑞
以20%的股价涨幅收盘,
复星医药
收涨5.98%。同年3月,
辉瑞
的
新冠
口服药通过
MPP
确认向35家药企授权,包括5家国产企业;其中,
九洲药业
获授权生产
Nirmatrelvir(奈玛特韦)
原料药,
华海药业
、
普洛药业
、
复星医药
、迪赛诺可生产原料药和制剂。此消息公布后,
九洲药业
、
复星医药
、
华海药业
、
普洛药业
四家上市公司纷纷在盘中触及涨停,不过最后收盘都归于平静。
阿兹夫定
的生产涉及两个主要环节:原料药和制剂压片。其中:原料药由
新乡制药
生产,制剂压片目前已形成包括平顶山生产基地,
北京协和药厂
、
华润双鹤
组成的规模化生产基地。2023年1月17日,奥翔药企发布公告称,1月13日收到了国家药监局出具的
阿兹夫定
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这也意味着,在
阿兹夫定
原料药市场,
奥翔药业
成为国内第二家获批企业,
新乡制药
独揽
阿兹夫定
原料药上游市场的格局或将被打破。第三类受益企业是涉及
新冠
口服药的流通与销售企业。中国医药是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之一。2022年3月,
中国医药
的股票经历了13次涨停,整个三月份股价累计涨幅超过了230%,超过行业平均涨幅的12.93%。巨额涨幅被认为源于传言中的
新冠
合作。2022年3月9日,
中国医药
与
辉瑞
公司签订协议,宣布在2022年度负责
辉瑞
新冠
病毒治疗药物
Paxlovid
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商业运营。 2022年12月19日收盘日,中国医药股票再次涨停。
wind
数据显示,当日,医药流通业市盈率(TTM)中位值为16.95,中国医药市盈率(TTM)为57.77,已明显高于同行业的市盈率。02
新冠疫苗
企业由盈转亏mRNA技术路线仍在竞逐随着新冠疫情的变化,
新冠疫苗
企业相继由盈转亏。近日,国内多家新冠疫苗企业发布2022年业绩亏损预告。1月30日晚,
康希诺
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的净利润19.14亿元相比将出现亏损,亏损数额为8.3亿元至9.96亿元。对于业绩亏损的原因,
康希诺
表示,报告期内,国内外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呈大幅下降趋势,全球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接种增速放缓,且部分地区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产品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时因商业化进程持续推进使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对存在减值迹象的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相关存货计提减值,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出现亏损。1月31日,
科兴
发布全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业绩预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5亿--7500.00万,净利润同比下降208.85%至177.75%。科兴方表示,2022年年底,发货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增长,但受
新冠疫情感染
、物流配送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部分货物验收环节出现延迟,部分收入确认滞后,影响毛利额约5500万元。1月10日,
康泰生物
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0.76亿元至-1.5亿元,较2021年下降超过106%。对于2022年业绩下滑,
康泰
表示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由于国内外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接种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销量较上年大幅下滑,同时
康泰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对2022年度存在减值迹象的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相关库存商品、原辅料、自制半成品、生产设备及
新冠
灭活疫苗开发支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85亿元,
新冠
灭活疫苗Ⅲ期临床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3.03亿元;前述因素合计减少利润总额10.88亿元,考虑加计扣除影响,减少净利润8.16亿元。不过国内已上市的疫苗中,mRNA技术路线疫苗仍是空白。在
新冠
疫情防控的“新十条”中,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接种再次被列为重中之重。尤其在奥密克戎时代,国产
mRNA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赛道何时有选手冲线?成了业内最关注的话题之一。2022年12月8日
斯微生物
发布消息称,其自主研发的
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
(商品名:
斯维尔克
®)在老挝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沃森生物
在投资者互动平台透露,旗下
新冠
mRNA疫苗的国内III期临床试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工作已进入尾声,正持续与
CDE
积极沟通并推动
新冠
mRNA疫苗的上市许可注册申请。另据了解,一直处于mRNA疫苗研发第一梯队的
艾美
疫苗,其在研mRNA
新冠
疫苗LVRNA009海外III期临床处于冲刺阶段。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
艾美疫苗
在研的二价Delta/Omicron BA.5疫苗有望提供广谱免疫。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至少有13家企业在研发
mRNA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有6个mRNA疫苗已进入到临床阶段。
辉瑞
和
BioNTech
的奥密克戎BA.4/BA.5适应性二价
新冠疫苗
,已在美国和
欧盟
被授权作为5岁及以上儿童的加强针。
莫德纳
公司针对奥密克戎BA.5的新疫苗,也陆续在多个国家被批准使用。03核酸检测戛然而止相关企业陷入“回款难”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截至2022年4月,国内已进行115亿次
新冠
核酸检测,核酸检测行业拔地而起。在核酸常态化背景下,多家分析机构预计中国的核酸检测规模在3000亿左右。千亿市场这块蛋糕的吸引之下,不少公司纷纷入局核酸检测——企查查APP显示,近3年新成立的医学检验公司近20000家。2022年,大范围、常态化的核酸检测将IVD行业带向了高潮,激增的检测需求之下大批企业赚得“盆满钵满”。不过市场需求极度扩张虽然短期来看可以带动销量,但是长期来看,产业过于往新冠核酸检测方向发展,对IVD的未来并不一定是好事。到了去年12月,随着疫情管控的放松,核酸检测不再是“出行必备”,这个行业的“盛宴”也戛然而止。新十条实施后,多地政府对核酸检测服务的采购按下终止键。今年1月23日,
中国疾控中心
发布全国核酸检测量数据,仅有28万,而在50天前,这个数据每天是1.5亿。除了业务量断崖式锐减,核酸检测公司面临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回款难。公开数据显示,兰卫医学、
凯普生物
、
迪安诊断
、
达安基因
、谱尼测试、
金域医学
,今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40.73%、130.04%、96.94%、94.52%、94.10%、46.41%。对应的是应收账款的快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兰卫医学、
凯普生物
、
达安基因
、
迪安诊断
、
金域医学
、谱尼测试这些企业的应收账款分别同比增长175.25%、146.32%、84.18%、76.65%、65.67%、27.16%。未兑现的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说终究只是纸上财富,而且应收账款过高也意味着会出现较高的坏账,公司的现金流和成本控制压力会变得更大,最终可能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在市场规模萎缩和现金流吃紧的双重压力下,核酸检测公司裁员欠薪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值得注意的是,1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表示,为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各地要对不同群体分类采取抗原和核酸检测的策略,科学合理地做好检测各项准备工作。比如,社区要保留足够的便民检测点,倡导有相关症状的居民自行开展抗原检测,零售药店以及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要供应充足的抗原检测试剂,保障可及性,满足群众检测的需求等。部分核酸检测企业已开始布局抗原检测领域,同时涉足核酸与抗原检测业务,包括
华大基因
、
万泰生物
、
明德生物
、
达安基因
等。潮水退去,IVD行业终将回归常态化发展。对于相关企业来说,核酸检测外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其最终能走多远。随着疫情逐步稳定,无论是药品、疫苗还是核酸检测面临着挑战,头部企业或可保持相对高的盈利能力,其他企业也许要开始考虑开拓新的业务来以求发展。♡左下角分享,右下角赞、在看,为赛柏蓝充电
更多内容,
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38]
适应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靶点
-
药物
阿兹夫定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先诺特韦/利托那韦
[+6]
Eureka LS:
全新生物医药AI Agent 覆盖科研全链路,让突破性发现快人一步
热门报告
2025 AACR 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
智慧芽生物医药
AI Agent技术跃迁赋能药企研发智能化
智慧芽生物医药
Deepseek在药企研发领域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场景
智慧芽生物医药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开始免费试用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
试用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