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落一子,MNC 巨头「豪赌」CNS 领域

2024-03-14
并购抗体药物偶联物上市批准
又一巨头出手中枢神经系统(CNS)新药领域。3 月 11 日,勃林格殷格翰Sosei Heptares 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潜在 FIC 药物 GPR52 激动剂疗法,交易总金额超 7 亿欧元。就在几个月前,艾伯维BMS 两大跨国制药巨头接连加码,一个月内达成了两项高额收购项目。其中,艾伯维以 87 亿美元收购神经科学公司 Cerevel,将治疗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以及情绪障碍等多种疾病的潜力候选药物收入囊中;BMS 更是斥资 140 亿美元收购 Karuna,后者的核心产品 KarXT 已于 2023 年 9 月在美申报上市,PDUFA 目标日期为今年 9 月 26 日,有望成为 50 年来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个新机制药物。MNC 巨头频频出手,CNS 领域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国产药企又在这一领域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MNC 巨头的算盘精神分裂症,只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其中一个分支,其他还有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抑郁症偏头痛等诸多适应症。以精神分裂症为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 2400 万人患精神分裂症。2022 年,中国精神分裂症患病人数达到约 824.9 万例,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918.2 万例。庞大的患者人数,带来了较为可观的市场前景。根据 expertmarketresearch 测算,全球精神分裂症药物的市场规模有望于 2023 年的 81.8 亿美金增长至 2032 年的 129.7 亿美金,年复合增长率为 5.4%。市场增速受限制,在于当前极度缺乏疗效和安全性俱佳的抗精神病新式药物,与巨大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相矛盾。未来随着更多新式药物获批上市,市场空间必将更大。中国抗精神分裂药物市场有望逐步扩容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国泰君安证券研究除市场潜力大外,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显著的药物优势,也是吸引 MNC 巨头频频落子的重要原因。就艾伯维而言,除了贡献收入「大头」的免疫学、肿瘤业务,神经科学也是其主要聚焦的疾病领域之一,尤其 2023 年以 18.2% 的同比增速贡献了 77.17 亿美元收入,是众多业务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这得益于多款重磅药物的正向增长,其中精神分裂症药物 Vraylar(卡利拉嗪)销售额达 27.59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4%,是艾伯维神经科学业务收入排行前列的「重磅炸弹」;3 款偏头痛药物 BotoxUbrelvyQulipta 分别实现收入 29.91 亿美元、8.15 亿美元、4.08 亿美元,帕金森病药物 Duodopa 销售额为 4.68 亿美元。精神科学业务表现亮眼,再加上其他业务板块的下滑,尤其 Humira(修美乐)面临专利悬崖危机、「药王」神话不再,此时选择加码 CNS 领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独有偶,BMS 也有它的「苦恼」,虽然 2023 年核心产品 O 药销售额达到 100 亿美元,却要面临专利到期问题。为了延长其生命周期,除拓展更多适应症外,还把中国 10 个省份的销售权交给再鼎医药。此外,BMS 还选择「买买买」、持续发力 BD 业务,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以总价 140 亿美元现金收购 Karuna,拿下精神分裂症新式药物 KarXT,以及以最高可达 84 亿美元引进百利天恒潜在 FIC 的 HER3/EGFR 双抗 ADC 产品 BL-B01D1。对于勃林格殷格翰而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布局 CNS 领域。现有管线中,就有一款新型 Gly-T1 抑制剂 Iclepertin(BI-425809),正在开展 Ⅲ 期临床试验,预计 2025 年 1 月读出数据。此前,FDA 基于良好的 Ⅱ 期试验结果(登记号:NCT02832037),授予 Iclepertin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突破性疗法认定。在 CNS 领域尝到了「甜头」,自然更有信心加码这一赛道。更何况,此时再大动干戈的挤进众多 MNC 巨头争抢的肿瘤、自免领域,必然要仔细权衡利弊。选择 CNS 领域、实现差异化突破,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下一代抗精神病药集体亮相实际上,在此之前,CNS 领域并非没有 MNC 巨头入局,只是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研发失败率高等原因,过去数十年来折戟的管线高达上百款。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抗精神病药主要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即 20 世纪 60 年代-21 世纪初上市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比如氯氮平利培酮布南色林,以及 2002 年至今上市的第三代抗精神病药,例如阿立哌唑布瑞哌唑卡利拉嗪。相比第一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疗效上有显著的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针对阴性症状的治疗也有待提升,而且作用机制主要为多巴胺受体和 5-HT 受体,亟需新机制、新式药物获批上市。抗精神病药分类数据来源: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药学学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由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复杂未明,药企们选择从各个可能的方向进行探索研发。这也让下一代抗精神病药集中亮相,登上了历史舞台。例如,勃林格殷格翰引进 Sosei Heptares 的潜在 FIC 药物 GPR52 激动剂疗法、艾伯维拿下的 EmraclidineBMS 拿下的 KarXT,均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新式药物。其中,GPR52 是一种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组织中都有表达,而 GPR52 激动剂是能够与 GPR52 结合并激活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小分子化合物,可通过同时解决精神分裂症的全部三组症状(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来改善患者预后。Emraclidine 是一款高度选择性靶向毒蕈碱 M4 的正向变构调节剂(PAM),具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 BIC 潜力,目前正在开展两项 II 期注册性临床试验。有意思的是,KarXT 也属于毒蕈碱类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口服 M1/M4 毒蕈碱激动剂,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三组症状,意味着未来或将与 Emraclidine 展开同类竞技。进度上,KarXT 已率先向美国 FDA 申报上市,如无意外今年将获批,成为 50 年来首个精神分裂症新式药物。有机构预测,2028 年 KarXT 的销售额将达到 28 亿美元。除上述新式药物外,目前也有一些新机制药物备受关注,包括 TAAR1 激动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5-HT)受体拮抗剂,以及勃林格殷格翰在研的甘氨酸转运蛋白 1(Gly-T1)抑制剂 Iclepertin 等。例如,住友制药/大冢制药共同研发的 Ulotaront(SEP-363856)就属于 TAAR1 和 5-HT1A 受体双重激动剂,但很遗憾,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两项 III 期研究均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目前正在开发用于精神分裂症广泛性焦虑症重度抑郁障碍的辅助治疗。从仿到创,步步为营抗精神病药研发之路,道阻且长。基于此,国内药企选择了较为稳妥的布局方式,先在仿制药和改良型新药/创新剂型上「小试牛刀」,这样既不用担忧投入的高额研发费用可能会「石沉大海」,又不会错过百亿赛道,先拿到「入场券」再说。例如,丽珠集团海正药业豪森制药等布局了盐酸鲁拉西酮片仿制药;华海药业恩华药业康弘药业等布局了阿立哌唑仿制药;豪森药业齐鲁制药等布局了奥氮平药物。也有一些国产药企选择布局抗精神病新药/创新剂型,比如绿叶制药京新药业再鼎医药等。绿叶制药自研的 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LY03004)于 2023 年 1 月获 FD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以及作为单药或作为锂盐或丙戊酸盐的辅助疗法用于双相障碍 I 型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成为首个在美获批的国产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另一款管线即将迎来商业化上市,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LY03010)为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注射剂,每月给药一次,目前在中美两国均已处于上市审评阶段,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绿叶制药中枢神经药物管线资料来源:绿叶制药官网京新药业研发的 1 类新药 JX11502MA 胶囊,是艾伯维 Vraylar(卡利拉嗪)的类似物,二者作用机制相似但结构不同,主要靶点是多巴胺受体及 5-HT 受体,适应症均为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目前已处于临床Ⅱ期阶段。在 BD 交易盛行的当下,国产药企向海外企业引进突破性的新机制药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例如,再鼎医药于 2021 年与 Karuna 签订合作,拿下了 KarXT 在大中华区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权益,目前正在中国开展用于精神分裂症的 III 期桥接注册研究。在帕金森症领域,京新药业与以色列公司 P2B 达成合作,引进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药物 P2B001 复方制剂(普拉克索+雷沙吉兰)在中国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目前该药正在海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国内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结语:期待在不久的将来,CNS 新药领域能涌现出更多国产药企的身影。参考文献:1. 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网;2. 《20230618-京新药业-002020-首次覆盖报告:精神神经领域龙头,创新转型曙光初现》,国泰君安研报;免责声明:本文为外部作者投稿,仅作消息分享,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 Insight 数据库的立场,文章观点仅供分享行业见解,请广大投资者谨慎。封面来源:站酷海洛 Plus编辑:HebePR 稿对接:微信 insightxb投稿:微信 insightxb;邮箱 insight@dxy.cn
更多内容,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靶点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