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数据
资源
版本对比
预约演示
免费注册
最高7亿元!他们为何在寒冬里融到那么多钱?2023前9月A轮融资TOP10,会有中国的重磅炸弹吗?
2023-09-04
·
E药经理人
细胞疗法
基因疗法
核酸药物
真创新的勇士正在穿越寒冬。谨慎但乐观。这是新年伊始,E药经理人向产业抛出“2023年的投融资会变好吗?”这个问题时,普遍得到的答案。谨慎不难理解,资本市场的低迷与寒冬,让如何过冬的讨论持续至今。投资者出手更加谨慎,企业融资难度增加、融资金额减少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在略有回暖的2023年,今年上半年融资企业数量依然下降21.6% ,融资总额也减少了28.6%。产业是如何诠释乐观的?最直观的是,一批不惧寒冬的勇士,已经冲出来了。今年2023年上半年,196家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一级市场融资总额达31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共计102 家,融资总额17 亿元,占比55.9%。虽融资总额与数量均有所下降,但可喜的一面是,一级市场的投融资结构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基于新兴技术的、拥有背景多元的创始团队的、追求真正创新的新Biotech涌现,成为投资人们眼中的香饽饽。E药经理人统计了截至目前,今年未上市的国内生物技术公司A轮融资的情况,已披露的超1亿元的融资项目达到66笔,“投早、投小、投新”逐渐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共识。投资人正在更多地在种子期或者最早的1-2轮的融资中参与进来,更多地基于临床价值去投资BIC或者FIC,挖掘这些新星们,后续更大的潜力与价值,寻找属于中国的重磅炸弹。细胞与基因治疗、mRNA、人工智能生物创新药、组织器官修复与再生、重塑药物分子…有价值的研发平台、潜力巨大的前沿技术和专利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创始人和管理团队的背景也成为投资方考察的重要方向。能在资本寒冬中稳渡危机,甚至逆势增长,在早期获得资本青睐Biotech,TA们都长什么样子?
炎明生物
成立时间:2020年10月融资额:A轮融资7亿元
炎明生物
作为截至目前今年国内一级市场A轮融资最高的公司,7月完成了7亿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领投、国风投基金联合领投,太平医疗健康基金、国寿科创基金、荷塘创投基金跟投。值得注意的是,
炎明生物
在2020年创立,2021年就完成了高达数亿元的天使轮融资,由和玉资本(MSA Capital)、礼来亚洲基金、峰瑞资本、中发展领创/生命园创投基金、博远资本、青澜基金及
昌发展
等持续追加投资。
炎明生物
能够吸引如此规模的投资和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与其创始人背景和专注的源头创新领域不无关系。据悉,
炎明生物
创始人之一邵峰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之后还在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邵峰回国后还加入了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如今邵峰拥有
中国科学院
院士、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科研副所长等多个重磅头衔。
炎明生物
的另一位创始人邓天敬拥有美国马凯特大学生物分析博士学位,曾担任
保诺科技
CEO,拥有丰富的药物分析工作经验。而前有
百济神州
、
诺诚健华
已经成功“科学家+CRO负责人”创业的经验,
炎明生物
的创始人组合自然值得期待。另一方面,
炎明生物
的研发领域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源头创新,几乎都来自于邵峰团队的研究成果。
炎明生物
所聚焦的细胞焦亡抑制剂及先天免疫调节剂脱胎于邵峰团队在Nature上发表的论文,这项里程碑式的工作首次揭示了
Gasdermin D
(GSDMD)是细胞焦亡(Pyroptosis)的执行者,该发现被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期刊评为过去20年免疫学领域的20项标志性进展之一。据悉,
炎明生物
所研发的先天免疫激动剂将于今年进入临床,细胞焦亡抑制剂即将确定临床候选化合物,预计2024年进入临床阶段。
嘉晨西海
成立时间:2019年6月融资额:A+和A++轮融资近亿美元
嘉晨西海
在今年2月完成了近亿美元A+和A++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国调创新基金、越秀产业基金、
高瓴创投
、贞吉资本、建发新兴投资、泰珑资本、泰煜资本及部分医疗产业战略及财务投资机构,华创资本、凯风创投、浙商创投持续追加投资。实际上,尽管今年医药一级市场投融资普遍遇冷,但针对RNA领域投资却“异军突起”,
嘉晨西海
就是其中的典型。据悉,
嘉晨西海
开发了包括聚合物和纳米脂质体颗粒在内的一整套RNA递送系统,还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分别适用于肌肉、静脉、组织靶向给药的阳离子脂复合体。截至目前,
嘉晨西海
已经有多款产品进入了临床阶段,包括全球首款进入临床试验的编码人白介素的自复制 RNA 药物
JCXH-211
、
肿瘤
新抗原mRNA疫苗
JCXH-212
等。众所周知,在mRNA领域,生产工艺是最不可忽视的一环,投资人或许也看中了
嘉晨西海
创始团队丰富的疫苗开发、mRNA工艺开发经验。其创始人之一,也是如今的CEO王子豪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先后就职于
诺华
,
GSK
等多家MNC,期间直接参与过
四价流感
、艾滋病、狂犬、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巨细胞病毒等疫苗的CMC开发,其中 7 年专注于mRNA技术平台的工艺开发。另一位创始人,
嘉晨西海
CTO郭志军则拥有超过20年的GMP 生产/上市申报经验,曾就职于
浙江天元
、
诺华制药
、
GSK
等多家大型制药企业。
惠升生物
成立时间:2019年5月融资额:A+轮 5.8亿元
惠升生物
在今年1月3号完成了由吉林百兴百荣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吉林省股权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科技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及无锡尚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A+轮投资人以增资方式进行的A+轮融资。A+轮融资金额为5.8亿元。
惠升生物
诞生于
四环医药
的战略转型之下,专注
糖尿病
及
并发症
治疗领域,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治疗方案,是拥有完整
糖尿病
及
并发症
产品管线的生物制药企业。中国是目前全球
糖尿病
第一大国,据
IDF
预测,2030年中国
糖尿病
患者数量将达1.4亿人。利用四大创新技术平台,
惠升生物
打造并拥有了40余款产品的产品管线,涵盖了二代(人胰岛素)、三代(胰岛素类似物)、四代胰岛素(以德谷胰岛素代表的超长效、超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各类口服降糖药、
DPP-4
、
GLP-1
、
SGLT-2
等新靶点及并发症用药等。其母公司
四环医药
表示,
惠升生物
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
糖尿病
及
并发症
领域全产品覆盖的公司,是管线布局最广的企业。
惠升生物
在完成A轮及A+轮共计10.8亿元的融资后,投后估值达到55.8亿元。
朗来科技
成立时间:2013年融资额:A轮 5亿元6月21日,
武汉朗来科技
宣布获得5亿元A轮融资,由礼来亚洲基金领投。成立于2013年的
朗来科技
,已经构建起了从概念验证、候选化合物筛选、临床前成药性开发到临床研究的全流程新药研发体系,在心血管、呼吸系统、自身免疫、
肾脏疾病
等领域开展了多项国际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
朗来科技
拥有专利超过200项,在研项目20余个,已推进4个项目进入II期临床,4个项目进入I期临床;其中5个项目为国内首家申报,并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同时,公司已在武汉、上海建立两个创新药研发中心,并设立了美国中心。从管理层结构来看,多位核心成员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CEO(首席执行官)王亚宁是全球顶尖的临床药物研究科学家,此前就职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药品审评研究中心(CDER),任临床药理审评部定量药理学审评室主任。
CMO
(首席医学官)张静是全球同时具有行业监管、临床治疗、药物开发经验的知名人士,拥有美国军医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和美国执业医师执照,同样在美国FDA的CDER工作多年,还曾在
美国强生
、艾斯拓康、
艾伯维
等多家知名国内外制药公司任职。作为最早在中国开始耕耘的生物医药专业基金之一,这是礼来亚洲基金第一次投资湖北药企。礼来亚洲基金目前共管理超过等值45亿美元的6只美元基金和5只人民币基金,投资代表项目包括
艾力斯
、
贝达药业
、
燃石医学
、
微芯生物
、
迪哲医药
等上市公司。
威斯津生物
成立时间:2021年7月融资额:A轮 近2亿人民币这是一家由
中科院
院士团队创立的公司,聚焦于mRNA创新药物和佐剂研发。创始人宋相容自2013年起长期从事mRNA药物研发,曾在哈佛大学和
MIT
从事mRNA抗原设计和纳米医学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她和她的团队一直在考虑如何推进mRNA技术的产业化,包括突破全球专利技术壁垒、布局专利、知识产权切割和授权转移。“摆脱专利仅依靠license in”几乎是创始团队的初心所在。作为中国最早研发mRNA药物的团队之一,该团队花了近10年的时间突破底层技术,将筛选到的候选药物进行临床研究,借助华西医院资源快速申请IND。众所周知,发生于2019年年底的
新冠
疫情,极大地推动了mRNA疫苗这一新兴药物全面进入市场,全球知名药企在mRNA新药领域竞相进行专利和产品布局。截止目前,全球mRNA药物已有两款产品上市,即
Moderna
和
辉瑞
/
BioNtech
公司生产的两款
新冠疫苗
新冠
疫苗。在突破了mRNA序列和递送系统两大核心技术的情况下,
威斯津生物
于2021年7月应运而生,并受到资本青睐。复盘来看,成立两年,
威斯津生物
完成了近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自然也离不开
威斯津生物
在mRNA领域“死磕”底层核心技术的企业策略,在mRNA成药三个关键点即mRNA序列、递送载体以及生产策略都做了布局,并形成了独有的知识产权,并在多项技术上突破了欧美专利的封锁。
腾迈医药
成立时间:2021年12月融资额:A轮3500万美元行业对于创新药的渴求,在AI药物发现平台上有了进一步的体现。成立于2021年12月的
腾迈医药
,在今年3月完成了3500万美元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据了解,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增强其湿实验室能力建设并扩张至超过500人的化学合成和生物团队。
腾迈医药
将专有的基于量子力学及人工智能驱动的高性能计算平台与规模化高效湿实验室相结合,以提高药物分子发现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尽管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但是根据公开报道称,至今年3月已经服务了50余家客户。值得关注的是,
腾迈医药
创始团队有非常丰富的从业经验。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何骑在不同机构担任高级管理职务超过20年,曾在
高诚生物
、
和铂医药
任高管。该公司的首席运营官汤炜,曾在上海睿智化学、
默克
公司担任过高管。
益杰立科
成立时间:2021年9月融资额:A轮3200万美元同样成立不足3年的
益杰立科
,正在成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佼佼者。体现在投融资方面,该公司以一年一次的融资速度迅猛发展。去年8月,该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和Pre-A轮融资,共募集逾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今年8月30日,该公司又宣布完成3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和奥博资本共同领投。本轮资金将用于两个领先项目的临床前开发和早期临床验证。值得关注的是,在该公司创办的第二年,就实现了在将尖端科学转化为挽救生命的表观遗传药物方面研发的突破性进展。相较于传统基因编辑工具切割DNA的方式,
益杰立科
独有的EPIREG™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传统基因编辑带来的安全性方面的担忧。目前该公司已经布局了多个管线的候选产品,覆盖眼科、神经退行性变、代谢和罕见疾病等。
弼领生物
成立时间:2021年5月融资额:A轮 近2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
上海弼领生物
宣布完成近两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现有管线的临床前研发、IND申报、临床I期的推进和技术平台的扩展。
弼领生物
专注于
肿瘤
新药研发,致力于创建以先进药物连结技术为基础的药物偶合物平台和药物精准递送平台,开发
肿瘤
精准治疗和
肿瘤
免疫治疗创新药物,并打通了纳米药物研发-转化-生产的多重技术壁垒,实现了纳米药物质量稳定可控的连续化、规模化生产。在投资人眼里,
弼领生物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PDC偶合自组装技术平台,在保障靶向性的同时,可以具有更强的
肿瘤
穿透性和更低的免疫原性,已经在临床前显示了较好的药效及安全性。领投方龙磐投资对“递送技术”的研究十分出名,早在2016年,市场上对ADC仍持观望态度时就投资了
荣昌生物
,收获10余倍回报。据此,龙磐投资对
弼领生物
的领投,或可认为是对纳米递送技术的一次下注。
泰和伟业
成立时间:2013年融资额:A轮 2亿元人民币
泰和伟业
于2023年8月宣布完成2亿元A轮融资。成立于2013年的
泰和伟业
,致力于氨基酸系列产品的研发,业务包括为用户提供医药中间体,包括保护氨基酸、非天然氨基酸、多肽药物中间体、GLP-1侧链及其原料等。据介绍,本次融资所获资金将用于加速公司一期工厂、二期工厂的投产和建设,进一步新增Fmoc氨基酸产能。在化学合成多肽原料药的工艺开发中,保护氨基酸作为起始物料,其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多肽药物质量。随着全球多肽药物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其日渐呈现供不应求趋势。但现有保护氨基酸相关生产企业普遍有着“小、散、乱”的特点,质量参差不齐,急需资本下场进行整合,规模化释放稳定产能,而
泰和伟业
的优势正在于资质和品种齐全,推出了上千种产品且产能足够、客源稳定,和全球上百家药企及CDMO都有合作,属于寒冬中的“卖水人”。为了寻求供应链稳定,越来越多的下游企业开始寻求国产替代,国产上游企业迎来了系统性机会。因此今年以来,医疗行业上游成为了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今年6月,
高瓴创投
还投资了另一家专注于蛋白质组学的研发型高科技公司
贝普奥
。
优赛诺生物
成立时间:2020年12月融资额:A+轮 1.5亿人民币毫无疑问,通用型CAR-T已逐渐成为当前细胞治疗的前沿研发方向。而
优赛诺生物
作为首个以脐带血来源的通用型CAR-T公司,在整个赛道中异军突起。2020年12月,
优赛诺生物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立,专注于异体通用型CAR-T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其独特之处在于,
优赛诺
拥有独有CBT-X20TM技术平台,通过T细胞的慢病毒
感染
、基因编辑、体外培养、扩增、冻存与复苏等突破性技术,在通用型CAR-T
白血病
治疗中斩获成功,证实了通用型CAR-T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首个产品UC101作为全球首个脐血来源异体通用型CAR-T细胞治疗药物,在IIT临床试验中展现了针对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患者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不良反应风险可控的情况下,疾病的完全缓解率达到90%。成立不到三年,
优赛诺生物
便完成超3亿元的多轮融资。最近一次融资发生在今年6月,
优赛诺
成功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钜科投资领投,国中资本、鹏来资本跟投。老股东国生资本、经纬创投、凯风创投继续加码。登记邮箱信息订阅E药经理人信息服务扫描二维码精彩推荐CM10 | 集采 | 国谈 | 医保动态 | 药审 | 人才 | 薪资 | 榜单 | CAR-T |
PD-1
| mRNA | 单抗 | 商业化 | 国际化 | 猎药人系列专题启思会 | 声音·责任 | 创百汇 | E药经理人理事会 | 微解药直播 | 大国新药 | 营销硬观点 | 投资人去哪儿 | 分析师看赛道 | 药事每周谈 | 医药界·E药经理人 | 中国医药手册创新100强榜单 |
恒瑞
|
中国生物制药
|
百济
|
石药
|
信达
|
君实
|
复宏汉霖
|
翰森
|
康方生物
|
上海医药
|
和黄医药
|
东阳光药
|
荣昌
|
亚盛医药
|
齐鲁制药
|
康宁杰瑞
|
贝达药业
|
微芯生物
|
复星医药
|
再鼎医药
跨国药企50强榜单 |
辉瑞
|
艾伯维
|
诺华
|
强生
|
罗氏
|
BMS
|
默克
|
赛诺菲
| AZ |
GSK
|
武田
|
吉利德科学
|
礼来
| 安进 | 诺和诺德 |
拜耳
| 莫德纳 | BI | 晖致 | 再生元
更多内容,
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Johnson & Johnson
石药集团有限公司
亞盛醫藥集團
[+60]
适应症
肿瘤
糖尿病
并发症
[+5]
靶点
GSDMD
DPP-4
GLP-1
[+1]
药物
JCXH-211
JCXH-212
新冠疫苗 (迈科康生物)
[+1]
Eureka LS:
全新生物医药AI Agent 覆盖科研全链路,让突破性发现快人一步
热门报告
2025 AACR 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
智慧芽生物医药
AI Agent技术跃迁赋能药企研发智能化
智慧芽生物医药
Deepseek在药企研发领域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场景
智慧芽生物医药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开始免费试用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
试用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