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数据
资源
版本对比
预约演示
免费注册
NMPA大爆发的6月:8款本土创新药获批,如何走好下一步?
2023-07-02
·
生物制品圈
上市批准
ASCO会议
申请上市
医保目录“一年一调”工作方案如期而至。6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在7月1日之前获批的药物,都将有机会进入2023年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根据相关药品经现场谈判或竞价后,最终目录调整结果将于今年11月公布。毫无疑问,作为本土市场最大的支付方,医保下的谈判改变了整个制药行业的竞争格局。产品被纳入医保,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大幅提升。而企业研发成本的回收,将有助于进入下一个创新循环。6月,又有哪些创新药有希望踏入本年度医保目录的调整工作?1
RCC
的后来者
贝达
能否“居上”?6月8日,NMPA正式批准
贝达药业
的1类新药
伏罗尼布片
上市申请,该药与
依维莫司
联合,用于既往接受过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
治疗失败的
晚期肾癌(RCC)
患者。批准是基于一项名为CONCEPT的II/III期研究,旨在评估
伏罗尼布
联合
依维莫司
治疗
肾癌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2021年,
贝达药业
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披露其最新数据,与
依维莫司
单药组相比,
伏罗尼布
+
依维莫司
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更长,可达到10.0个月。此外,在联合治疗组中,24.8%的患者获得客观反应,高于单药组(分别为10.5%和18.3%)。值得一提的是,该适应症也是
贝达药业
上市创新药中向
肺癌
领域之外走出的第一步。前脚已经稳稳落地,但是,携新药而来的
贝达药业
下一步“商业化”能不能紧紧跟上?在临床治疗中,
RCC
由于对化疗不敏感,因此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是
晚期肾癌
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FDA
已经批准11款分子靶向治疗药物、4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
晚期肾癌
的治疗,包括
索拉非尼
、
阿西替尼
、
替西罗莫司
、
依维莫司
、
帕博利珠单抗
、
纳武利尤单抗
等。此外,
贝达药业
还面对国内其他二线
RCC
治疗药物的“围追堵截”。如今,本土已有3款二线
RCC
治疗靶向药相继获批上市,分别是来自2013年上市的
依维莫司
(
诺华
)、2015年上市的
阿昔替尼
(
辉瑞
),以及
阿昔替尼
仿制药(
新时代药业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标准治疗
依维莫司
,
伏罗尼布
并没有“单挑”成功。在CONCEPT研究中,
伏罗尼布
单药组与
依维莫司
单药组PFS、生存期(OS)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当然,
贝达药业
不会浅尝辄止。除了
RCC
,
贝达药业
还在开展
伏罗尼布
治疗其它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包括继发于病理性近视的脉络膜新生血管(mCNV)、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
、
急性髓系白血病
等。2
轩竹
进军PPI市场红海加速搅动1988年,首款
PPI
抑制剂(
质子泵
抑制剂)
奥美拉唑
上市,揭开了该类药物的序幕。尽管之后近四十年中,源源不断有其他新药涌出——目前中国市场上
PPI
抑制剂主要有
奥美拉唑
、
雷贝拉唑
、
艾司奥美拉唑
、
泮托拉唑
、
艾普拉唑
以及
兰索拉唑
等6大品种——但本土临床用药仍以仿制药为主,“红海”仍亟需创新药的“活力”注入。6月25日,
轩竹医药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
成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该药是首个且唯一一个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
PPI
抑制剂。根据Front Med期刊上披露的一项积极的
安奈拉唑钠
II期研究结果,
轩竹医药
随后开展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旨在比较该药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
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
非劣效于
雷贝拉唑钠肠溶片
,且
安奈拉唑钠肠溶片
治疗组4周
十二指肠溃疡
愈合率达93.3%,并表现出了更好的安全性趋势。
安奈拉唑
属于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围绕该特殊结构,
轩竹医药
还掌握了该药的全球独家核心专利CN102712649B。但拥有PPI专利壁垒的不只有
轩竹医药
,还包括
丽珠集团
的
艾普拉唑
,而后者也是
安奈拉唑钠
在国内上市之后的一大强劲对手。作为
丽珠集团
的消化道核心药物,2018年,
艾普拉唑
一经上市,直接打破了本土被仿制药“垄断”的PPI格局,抑酸市场也迅速被点燃。该药后3年销售额增速均达三位数,推动
丽珠集团
消化道板块营收从2018年的12.48亿元快速增至2021年的36.74亿元。追随还是超越?
轩竹医药
似乎并不担心之后的路,当下,这家药企正布局
安奈拉唑钠
的其他细分市场。
轩竹医药
还扩展了新适应症
反流性食管炎(RE)
,其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受试者入组,计划于2023年底前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并预计将会于2025年获批。3剑指“钻石突变”
齐鲁
伊鲁阿克获批在
肺癌
界,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融合是仅次于
EGFR
突变的第二大通路,素有“钻石突变”之称。6月28日,NMPA批准
齐鲁制药
的1类新药
ALK抑制剂伊鲁阿克片
ALK
抑制剂伊鲁阿克片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
克唑替尼
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
克唑替尼
不耐受的
ALK
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2022年,
齐鲁制药
在《临床肿瘤学杂志》公布了的关于
伊鲁阿克片
的II期INTELLECT研究试验结果,并以此向NMP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研究纳入了伊鲁阿克治疗
克唑替尼
耐药的
ALK阳性NSCLC
ALK
阳性NSCLC患者。最初结果显示,伊鲁阿克ORR达到67.8%,DCR达到96.6%,DoR为13.1个月,PFS为14.4个月。并且,NMPA基于今年4月完成III期临床数据,批准该药上市。据Insight数据库数据,
伊鲁阿克片
已经开展了4项临床试验,除本次获批适应症外,包括一项二线治疗
ALK
/
ROS1
阳性NSCLC的II期临床和一项一线治疗
ALK阳性NSCLC
ALK
阳性NSCLC患者的III期临床。但国内已有7款
ALK
抑制剂获批上市,竞争空前激烈。包括3款进口药
克唑替尼
(
辉瑞
,2013年1月)、
塞瑞替尼
(
诺华
,2018年5月)和
阿来替尼
(
罗氏
,2018年8月),以及1款国产创新药
恩沙替尼
(
贝达药业
,2020年10月),前三款均已通过谈判进入医保乙类目录。此外,
齐鲁制药
还要时刻关注其他企业的追赶。全球范围来看,
辉瑞
的
劳拉替尼
和
武田
的
布加替尼
皆处于上市申请中。多家国内企业除已获批的
贝达药业
、报产的
齐鲁制药
之外,
正大天晴
和
首药控股
在研
ALK
抑制剂进展最快,已经启动III期临床。4
恒瑞
“双响炮”破局真菌、降糖百亿赛道1奥特康唑胶囊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就是其中一种常见于女性的疾病。目前,针对VVC治疗,国内外指南均首推
硝酸咪康唑
。但外近十年来相关临床均显示,最有代表性的药物
氟康唑
对重度VVC的耐药率比较高,可以高达20%-30%。与此同时,
恒瑞医药
也一直在持续探索
感染
疾病领域。6月28日,NMPA批准其1类创新药
奥特康唑胶囊
上市,用于治疗重度VVC。而面对
硝酸咪康唑
“霸榜”国内抗真菌市场已久,
奥特康唑
又能否撼动其地位?从疗效来看,答案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据悉,该药是一种新型口服四氮唑结构抗真菌药物,属
唑类金属酶抑制剂
,可高度特异性抑制真菌靶向抑制真菌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酶)。2019年,
恒瑞医药
以超1亿美元的研发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从
Mycovia
引进,获得该药在中国(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临床开发、注册、生产和市场销售的独家权益。获批基于一项名为SHR8008-302 III期研究,旨在评价
奥特康唑
治疗VVC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显示,
奥特康唑
组的VVC痊愈率较
氟康唑
组提高21%。此外,
奥特康唑
组28天的真菌学治愈率较
氟康唑
组提高23%;临床治愈率较
氟康唑
组高出15%。值得注意的是,该药2022年就已在美国获批。SHR8008-302研究结果与之前进行的
奥特康唑
治疗中重度VVC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VVC治愈率明显优于
氟康唑
且安全耐受,无复发。2
瑞格列汀片
6月28日,NMPA批准了
恒瑞医药
的1类新药
磷酸瑞格列汀片
上市,用于改善成人
2型糖尿病
患者的血糖控制。
瑞格列汀
两项中国III期注册研究结果数据显示,经
瑞格列汀片
治疗的
2型糖尿病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达到预设的优效假设检验结果。长期治疗结果显示,
瑞格列汀
治疗52周后仍然显示出持续的血糖改善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作为备受关注的口服降糖药领域的重要赛道,援引米内网数据,2021年中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口服降糖药销售规模超过300亿元。其中,
DPP-4
抑制剂(不含复方制剂)销售规模突破40亿元,同比增长25%。巨大利益的吸引之下的背后市场并不空白,近年来,本土
DPP-4
抑制剂(不含复方制剂)市场已呈快速扩容态势,众多药企厚积薄发。裹挟之下,
瑞格列汀
又能走多远?纵观本土市场,
瑞格列汀
片希望大展身手的“舞台”,已经受到严重挤压。Insight数据库显示,当前全球共有13款
DPP-4
抑制剂新药获批上市(不含复方制剂),国内就已批准7款。除
瑞格列汀片
外,其余的6款产品均为跨国药企产品。但故事未完,尽管“桂冠之争”已花落
恒瑞医药
,但追随者众多,越来越多的药企涌入这一赛道。
石药集团
的
普卢格列汀
、
海思科
的
HSK7653
、
盛世泰科
的
盛格列汀
、
信立泰
的
复格列汀
和
普卢格列汀
也都已提交上市申请。目前,
恒瑞医药
还在布局
瑞格列汀
复方制剂,此前提交的
磷酸瑞格列汀
、
二甲双胍
复方的上市申请已于今年1月获
CDE
受理。此外,
恒瑞医药
在推进
恒格列净
、
瑞格列汀
和
二甲双胍
的固定剂量复方缓释制剂的开发进度,并已完成两项I期临床。随着
DPP-4
抑制剂市场渗透率的增加,以及新型
DPP-4
抑制剂的获批上市,可以预见,国内
DPP-4
抑制剂市场规模还有望继续扩张,未来将压缩其他降糖药物生存空间,还是自己继续内卷?仍需时间来验证。5
豪森
抢占“下一个风口”
CKD
市场6月30日,NMPA正式批准
豪森药业
的1类创新药
培莫沙肽注射液
两项适应症上市,用于未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及正在接受短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本品不适用于在需要立即纠正
贫血
的患者中替代红细胞输注)。按照给药周期,
EPO
药物分为一代短效制品和二代长效制品,现阶段,全球已有9款
EPO
药物获批上市,但国内此前已上市的
EPO
产品皆以短效为主。
培莫沙肽
就是一款长效多肽类EPO受体激动剂。
豪森药业
在新闻稿中表示,打破现有临床给药标准,
培莫沙肽注射液
获批上市将使患者用药间隔延长至每四周一次,极大地缓解患者因频繁注射所带来的不便,并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此次获批基于一项关键的I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
培莫沙肽
对比重组
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
利血宝
),在治疗接受过EPO类药物(ESAs)治疗的
慢性肾病(CKD)
贫血
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在
CKD
人群中,
培莫沙肽注射液
相较对照药未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并有潜在的安全性优势。
CKD
是一种肾功能下降的一种重要且常见的并发症,驱动全球
CKD
市场的因素,主要是大量的老龄人口基数,以及基础病史的快速上升。据DATA BRIDGE分析显示,在2021-2028年的预期内,
CKD
市场将以5%的潜在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8 年将达到209.6亿美元规模。强大的市场潜力,但长效药寥寥获批,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的一片蓝海,使
CKD
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继减肥药之后的“下一个风口”。目前,
培莫沙肽注射液
还在开展多项试验,针对适应症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I期)
和
CDK非透析贫血(III期)
CDK
非透析贫血(III期)患者等。6
特宝生物
加入长效升白战竞争再升级同样追求产品给药周期延长的还有
特宝生物
。该企业曾透露,
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
与已上市的同类长效产品相比,药物剂量约为其三分之一。据悉,该药为Y型PEG修饰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6月30日,
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
获得NMPA批准,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容易引起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药物治疗时,降低以
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为表现的
感染
发生率。此外,为提高市场竞争力,
特宝生物
计划将
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
与另一款
短效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组合。如今,居高不下且逐年升高的
癌症
治疗病例数,成为了该领域市场发展的高速率“反应剂”,升白市场迅速扩容。据
IQVIA
统计,早在2022年
G-CSF
全球市场份额就已达到为60.2亿美元。可观的市场容量,正在吸引一个又一个后来者,行业普遍预期,未来10年内我国将有超过15款长效
G-CSF
药物上市,本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寻求差异化,大多药企从不同的分子结构入手。区别于其他,拓培非格司亭就属于Y型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YPEG-G-CSF), 采用40kDY型分支PEG分子对重组rhG-
CSF
进行定点修饰。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已有该类长效
G-CSF
制剂品获批,包括
亿帆医药
的
艾贝格司亭
、
石药集团
的
津优力(培非格司亭)
、
齐鲁制药
的
新瑞白(培非格司亭)
、
鲁南制药
的申力(培非格司亭)、
恒瑞医药
的
艾多(硫培非格司亭)
。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多家企业布局
G-CSF
长效剂型领域,诸如
迈威生物
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8MW-0511,还有
杭州九源
、
富进生物
均处于III期临床,
奥赛康
、
派格生物
也在积极开展I期临床,中美福源的相关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7驯鹿、
信达
联手本土首款
BCMA
CAR-T在如今的
血液瘤
领域,CAR-T疗法一直是疗效王者。在FUMANBA-1 I/II期研究中,驯鹿生物与
信达生物
联合开发的
BCMA靶向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
BCMA
靶向CAR-T产品伊基奥仑赛注射液ORR高达96%,使多线治疗失败的
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
患者快速、深度,并观察到宿主抗CAR免疫原性降低和突出的体内持久存续性。6月30日,NMPA批准该疗法,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M成人患者,既往经过至少三线治疗后进展(至少使用过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及免疫调节剂)。作为国内首款
BCMA
CAR-T,
伊基奥仑赛
当然被两家企业寄予厚望。不过,正如此前上市的CAR-T疗法一样,商业化也是伊基奥仑赛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高昂的支付费用,令其医保谈判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两家公司并非毫无准备,例如出海。目前,
伊基奥仑赛注射液
已获得
FDA
批准注册临床,用于治疗复发/难治MM。后续,这款药物的临床开发将从前线治疗、联合用药、适应症拓展、海外布局等维度推进。另外,
驯鹿生物
还针对这一CAR-T疗法进行了差异化开发。2022年5月,
伊基奥仑赛
用于抗体介导的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的临床试验申请获
CDE
受理,成为全球首款在
NMOSD
疾病领域有IND申请的CAR-T。全球已上市9款CAR-T产品。此前,全球范围内已获批的
BCMA
靶向治疗包括两种CAR-T细胞治疗产品,分别来自
BMS
的
Abecma
和
传奇生物
/
强生
的Carvikty。值得注意的是,该靶点研发正在变得越发拥挤。多款用于治疗MM的CAR-T细胞产品,正处于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24日,靶向
BCMA
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共计95个,其中处于临床的共计45款,临床前共计24款。国内追随者
药明巨诺
、
精准生物
、
西比曼生物
、
普瑞金生物
、
恒瑞达生物
赫然在列,其中
科济药业
BCMA
CAR-T产品已在国内申报上市。参考资料:1、CDE官网2、各公司官网3、Insight数据库4、米内网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生物制品微信群!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更多内容,
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US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Novartis AG
[+41]
适应症
肾细胞癌
肾肿瘤
肺癌
[+14]
靶点
PPI
Proton pump
ALK
[+6]
药物
伏罗尼布
依维莫司
甲苯磺酸索拉非尼
[+36]
Eureka LS:
全新生物医药AI Agent 覆盖科研全链路,让突破性发现快人一步
热门报告
2025 AACR 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
智慧芽生物医药
AI Agent技术跃迁赋能药企研发智能化
智慧芽生物医药
Deepseek在药企研发领域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场景
智慧芽生物医药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开始免费试用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
试用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