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数据
资源
版本对比
预约演示
免费注册
第四十三期|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
2023-07-24
·
交易
·
智慧芽新药科讯
突破性疗法
上市批准
临床3期
“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精选本周新药研发领域最新动态,新药研发进展、竞争格局、前沿技术等信息一文速览。药物研发进展1.
复星医药
MEK1/2抑制剂FCN-159片拟纳入突破性疗法,治疗
神经纤维瘤
7月17日,
CDE
官网显示,
复星医药
FCN-159片
拟纳入突破性疗法,适应症为治疗无法手术或术后残留/复发的NF1相关的
丛状神经纤维瘤
成人患者。这也是该产品第2次纳入突破性疗法,此前纳入的适应症为
组织细胞肿瘤
。
FCN-159
是
复星医药
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小分子MEK1/2选择性抑制剂,拟开发的适应症包括
晚期实体瘤
、
神经纤维瘤
、
组织细胞肿瘤
、
动静脉畸形
等。在此之中,
FCN-159
治疗
神经纤维瘤
的临床开发进度最快,目前已进入III期研究。
FCN-159
能显著抑制
RAS
/
RAF
突变的
肿瘤
细胞增殖,通过抑制MEK激酶的磷酸化达到抑制或阻断下游通路的作用,阻断细胞内
ERK
蛋白的磷酸化,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从而实现抗
肿瘤
作用。临床前研究表明,与
诺华
的
MEK1/2抑制剂曲美替尼
相比,
FCN-159
对活化的
MEK1
和
MEK2
的选择性高出10倍以上,并且在两种具有
NRAS
突变的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中显示出显著的抗
肿瘤
生长抑制作用。目前国内只有2款进口的MEK1/2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
诺华
的
曲美替尼
与
阿斯利康
/
默沙东
联合开发的
司美替尼
。国产MEK1/2抑制剂研发进展最快的为科洲制药的
妥拉美替尼
,该药物治疗
黑色素瘤
的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2月获
CDE
受理;此外,
恒瑞医药
的
SHR7390
也已进入II期研究阶段。2.
德琪医药
希维奥
®(
塞利尼索
)在中国香港正式获批上市7月17日,
德琪医药有限公司
(简称“
德琪医药
”,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码:6996.HK)宣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卫生署已批准
希维奥
®(中文通用名:
塞利尼索
,英文商品名:
XPOVIO
®)的新药上市申请(NDA)。通过与
地塞米松
联用(Xd方案),治疗接受过至少四种既往治疗且对至少两种
蛋白酶体
抑制剂(PI)、两种免疫调节剂(IMiD)和一种抗
CD38
单克隆抗体药物难治,并在接受最后一种治疗时出现疾病进展的
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R/R MM)成人患者。
希维奥
®是全球首个全新机制的口服选择性
核输出蛋白(XPO1)
抑制剂,具有“全新机制、协同增效、快速起效、深度缓解”四大特点。通过抑制核输出蛋白
XPO1
,
希维奥
®可促使
肿瘤
抑制蛋白和其他生长调节蛋白的核内储留和活化,并下调细胞浆内多种致癌蛋白水平。
希维奥
®发挥抗
肿瘤
作用机制的三条通路为:1)使抑癌蛋白在细胞核中明显聚集,再激活发挥抗
肿瘤
作用;2)使致癌基因mRNA滞留在细胞核,降低胞浆内致癌蛋白水平;3)激活
糖皮质激素受体(GR)
通路,恢复激素敏感性。基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
希维奥
®在不同疾病领域的多种联合疗法正在进行开发。
多发性骨髓瘤(MM)
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二常见的
恶性肿瘤
。尽管已有多款药物获批用于治疗出现复发的患者,MM仍难以治愈且易复发。在中国,MM是血液系统第二大常见的
恶性肿瘤
,每年新增约15,000至20,000例MM患者及10,300例相关死亡。3.
再鼎医药
引进的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液一项研究达主要终点,治疗CIPD7月17日,
再鼎医药
宣布,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液(VYVGART Hytrulo)用于治疗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成人患者的ADHERE研究达到主要终点。
CIDP
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
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gG抗体在
周围神经损伤
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据估计,中国约有5万名
CIDP
患者。目前的治疗方案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但是有效、耐受性好且便捷的替代治疗方案仍存在巨大的未满足需求。
艾加莫德
皮下注射由人IgG1抗体的Fc片段
艾加莫德
α静脉输注与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H20(rHuPH20)共同配制,使用
Halozyme
的ENHANZE药物递送技术将生物制剂通过皮下注射给药。该药物可与新生儿Fc受体(FcRn)结合,减少IgG循环。ADHERE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CIDP
患者临床研究,该研究招募了未经治疗(≥6个月未接受活性治疗)或目前正在接受免疫球蛋白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成年人。研究主要终点是相对复发风险(基于INCAT残疾评分的复发时间)。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液显著降低了CIDP的复发风险,达到主要终点 (p=0.000039)。根据至首次发生调整后INCAT恶化≥1分的时间,与安慰剂相比,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液降低复发风险61%(HR:0.39,95%CI:0.25-0.61)。与安慰剂相比,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液组患者在第24周(26% vs. 54%)和第48周(34% vs. 60%)的复发率低。4.降脂近70%!
信达生物
抗
PCSK9单抗托莱西单抗
PCSK9
单抗托莱西单抗3期结果在国际期刊发表7月17日,
信达生物
宣布,其研发的抗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PCSK9
)单克隆抗体
托莱西单抗(IBI306)
在中国
高胆固醇血症
受试者中的3期CREDIT-4研究结果已在医学期刊JACC:Asia在线发表。
托莱西单抗
是
信达生物
开发的创新型生物药,已在中国开展长期、大规模、随机双盲3期临床研究(CREDIT-1,CREDIT-2和CREDIT-4),并探索和优化了长间隔给药的治疗方案。目前,
托莱西单抗
的新药上市申请(NDA)正在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审评中,拟用于治疗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包括
杂合子型家族性和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和
混合型血脂异常
。此次发表研究结果是基于CREDIT-4研究,一项在中国
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eFH)
受试者和处于高危/极高危
心血管疾病
风险的非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non-FH)
受试者中评估
托莱西单抗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接受稳定降脂治疗至少4周的
HeFH
和non-FH受试者按2:1随机分组,在12周的双盲治疗期分别接受
托莱西单抗
450mg每四周一次(Q4W)或安慰剂的治疗。双盲期结束后,试验组受试者和安慰剂组受试者均接受为期12周的
托莱西单抗
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第12周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相对于基线的百分比变化。研究结果显示,
托莱西单抗
450mg Q4W可显著降低LDL-C水平。第12周时,试验组和安慰剂组LDL-C水平较基线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68.9%和–5.8%,组间差异为–63.0%。第12周时,试验组90.5%受试者的LDL-C水平降低50%及以上;96.0%受试者的LDL-C<1.8mmol/L;86.6%受试者的LDL-C <1.4mmol/L。5.
百奥泰
CTLA4
单抗+
PD1
单抗联合疗法获批临床7月17日,
百奥泰
发布公告,称其在研药品
BAT4706注射液
联合
BAT1308注射液
治疗
晚期实体瘤
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BAT4706
是
百奥泰
自主研发的经无岩藻糖基化优化的全人源抗
CTLA-4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单克隆抗体,属于IgG1亚型。
BAT4706
能够以高亲和力与T细胞上的
CTLA-4
结合,阻断
CTLA-4
与其配体
CD80
或
CD86
的相互作用,恢复
CD80
或
CD86
与
CD28
的结合,解除
CTLA-4
通路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恢复T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同时,
BAT4706
的无岩藻糖基化优化,使得抗体具有增强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能导致
肿瘤
微环境的Tregs凋亡,从而进一步提高机体对
癌症
的免疫反应,抑制
肿瘤
生长。
BAT4706
单药在I期剂量爬坡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约70%的疾病控制率。研究已证实
CTLA-4
单抗单药或联合用药对多种
实体瘤
治疗均有良好的抗
肿瘤
作用。
BAT1308注射液
是
百奥泰
自主研发的人源化抗
PD-1
单克隆抗体,其活性成分是一种由中国仓鼠卵巢细胞表达的靶向
人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的抗体,属于免疫球蛋白IgG4κ亚型,能够以高亲和力特异性地结合人
PD-1
,从而阻断
PD-1
与其配体
PD-L1
、
PD-L2
的相互作用。
BAT1308
能够与T细胞表面的
PD-1
结合,解除
PD-1
通路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恢复和提高T细胞的免疫杀伤功能,抑制
肿瘤
生长。6.
荣昌生物
泰它西普
治疗成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2期临床数据发表7月17日,
荣昌生物
宣布,
泰它西普
一项治疗成人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的2期临床研究,在风湿病学期刊RHEUMATOLOGY在线发表。研究结论表明,
泰它西普
治疗pSS患者展示出良好临床获益。与安慰剂相比,
泰它西普
治疗组在第12周和24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ESSDAI评分(衡量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的金标准)和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分,并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同时候选药安全耐受,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试验期间各组均无死亡事件发生。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
是一种B细胞高度活跃的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B细胞通路在pSS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
增殖诱导配体(APRIL)
在B细胞成熟分化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pSS尚无满意的治疗措施,无论是
干燥
、疲乏、
疼痛
或内脏器官损害均缺乏经循证医学论证的有效药物,现使用的药物多为经验性治疗,或借鉴类似病变的治疗。
泰它西普
作为新型全人源TACI-Fc融合蛋白,通过重组DNA技术将B细胞表面受体TACI的胞外段与IgG1 Fc段连接制备而成。该产品能同时结合
BLyS
和
APRIL
因子,抑制B细胞的成熟分化,减少自身抗体分泌,更好地控制疾病活动。该项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泰它西普
治疗成人pS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24周时,安慰剂组、160mg组与240mg组ESSDAI评分较基线变化的平均值分别为0.6±4.55、–3.3±2.73、–1.3±4.14。通过MMRM(混合效应模型)评估,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ESSDAI的变化明显降低。按照安慰剂调整最小二乘法,160mg组第24周ESSDAI评分较基线变化值为-4.3。在整个治疗期间,
泰它西普
治疗组未发生死亡或严重不良事件(SAE)。7.有望成为首款!
Madrigal
宣布
NASH
突破性疗法完成新药申请递交7月18日,
Madrigal Pharmaceuticals
宣布,已经完成向美国
FDA
滚动提交
resmetirom
的新药申请,用于治疗
伴肝纤维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成人患者,该疾病尚无获批疗法。
Madrigal
已要求对
resmetirom
的NDA进行优先审评。该疗法此前获得
FDA
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NASH
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的更晚期形式。据估计,全球超过20%的成年人患有
NAFLD
。
NASH
是导致肝脏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对全球卫生系统造成日益加重的负担。此外,
NASH
患者,特别是那些具有更多代谢风险因素(
高血压
、合并
2型糖尿病
)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也相应提高。一旦
NASH
发展为显著的
肝纤维化
(F2和F3阶段),患者产生不良肝损伤结果的风险急剧上升。
Resmetirom
是一种每日一次、口服、甲状腺激素受体(THR)-β选择性激动剂,旨在靶向
NASH
的关键基础病因。甲状腺激素通过激活肝细胞中的β受体,在肝功能中发挥核心作用,影响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到肝脏中脂肪病理性积聚等一系列健康参数。THR-β受体在肝脏中的作用是肝脏正常功能的关键。
Resmetirom
具有高选择性,能够避免激活介导肝脏外(包括心脏和骨骼)甲状腺激素活性的THR-α受体,并且在肝脏部位被特异性摄取。之前的试验证实
resmetirom
的安全性,即对THR-α受体无活性,对骨骼或心脏参数无影响,同时不影响甲状腺激素通路的其它激素。在关键性3期MAESTRO-
NASH
系列试验中,
resmetirom
同时实现了肝组织学改善终点——
NASH
的消退和
肝纤维化
的减轻,以支持加速批准用于治疗伴
肝纤维化
的
NASH
。在整个开发计划中,
resmetirom
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8.
FDA
批准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
Beyfortus
,由
阿斯利康
和
赛诺菲
联合开发7月18日,美国FDA宣布,批准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和
赛诺菲(Sanofi)
联合开发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体
Beyfortus(nirsevimab)
上市,用于在出生后的第一个RSV流行季节中预防新生儿和婴儿的
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
,以及在仍然容易感染严重RSV疾病的24个月以下儿童中预防
RSV相关下呼吸道疾病
,直至第二个RSV流行季节结束。RSV是造成包含
细支气管炎
与
肺炎
等
下呼吸道感染
的最常见原因。它也是全世界导致婴幼儿住院的首要原因。在2019年,全球约有3300万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例,造成超过300万人住院,以及超过2.6万位5岁以下婴幼儿住院时死亡。
Beyfortus
是为所有婴幼儿设计的长效抗体疗法,从婴幼儿出生到第一个RSV季节只需一剂就能预防与
RSV感染
相关的疾病。作为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
Beyfortus
无需激活免疫系统便能提供及时、快速和直接的疾病免疫保护。此款在研药物曾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与美国FDA的突破性疗法认定,以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PRIME资格等。
Beyfortus
在去年11月获得全球首次批准上市,用以避免新生儿在他们第一个RSV流行季节时,因
感染
所造成的
下呼吸道疾病
。
Beyfortus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3项临床试验(试验03、04和05)的支持。疗效的关键指标是需要治疗的
RSV下呼吸道感染(MA RSV LRTI)
的发生率,在
Beyfortus
给药后150天内进行评估。试验03和04是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05是一项随机、双盲、活性对照、多中心试验,支持
Beyfortus
用于24个月以下的儿童,这些儿童在第二个RSV季节仍易患严重RSV疾病。
Beyfortus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
皮疹
和注射部位反应。对
Beyfortus
的活性成分或其任何辅料有严重超敏反应史的婴儿和儿童不应给予
Beyfortus
。9.认知功能下降减缓达60%!
礼来
阿尔茨海默病
疗法3期试验结果公布,有望年底获批7月18日,
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
公司公布其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AD)
的抗体疗法
donanemab
在3期临床试验TRAILBLAZER-ALZ 2中的完整结果。分析显示,
donanemab
可显著减缓具有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症状患者的认知与功能下降、延缓疾病进展。
亚群
分析显示,处于疾病最早阶段的受试者获益更为显著,与安慰剂相比,其认知与功能下降减缓达60%。详细数据公布于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中,并同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
礼来
已在今年第二季度完成向美国
FDA
上市申请的递交,并预计在今年年底获得审评结果。
阿尔茨海默病
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
神经退行性疾病
,而淀粉样蛋白沉积是患者大脑的标志性特征。靶向淀粉样蛋白是
阿尔茨海默病
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Donanemab
与名为N3pG的淀粉样蛋白亚型特异性结合,通过靶向这一亚型,
donanemab
能够特异性地与大脑中的淀粉样斑块相结合,从而促进淀粉样斑块的清除。这次所公布的TRAILBLAZER-ALZ 2试验结果支持
donanemab
用于治疗淀粉样蛋白阳性早期症状性AD患者(
轻度认知障碍
或
轻度痴呆
)的监管申请,无论患者的tau基线水平如何。TRAILBLAZER-ALZ 2试验包含具有广泛认知评分和淀粉样蛋白水平范围的患者。试验参与者按照其tau水平,分为低-中等tau组或高tau组(疾病进展的后期病理阶段)。然后,所有参与者都通过衡量认知和功能的量表进行18个月的评估,包括综合
阿尔茨海默病
评级量表(iADRS)和临床痴呆评级-框架总和(CDR-SB,评分越高意味着患者临床功能越低)。公布结果显示,低-中等tau组患者(n=1182),在接受
donanemab
治疗后,分别显著减缓其iADRS与CDR-SB指标下降达35%与36%。在所有淀粉样蛋白阳性的早期症状性AD患者中(n=1736),使用
donanemab
分别显著减缓其iADRS与CDR-SB下降达22%与29%。10.
BridgeBio
创新疗法
acoramidis
达到3期临床主要终点,年底前递交上市申请7月18日,
BridgeBio Pharma
宣布,在研疗法
acoramidis
在治疗伴有
心肌病
的转甲状腺素蛋白介导的(ATTR)淀粉样变性(ATTR-CM)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显著降低患者死亡和因为
心血管疾病
住院的风险。
Acoramidis
是一种新一代、口服给药的
高效转甲状腺素蛋白(TTR)
小分子稳定剂。基于这一结果,该公司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向美国FDA递交新药申请(NDA)。
ATTR
淀粉样变性是一种快速进展、使人衰弱的罕见疾病,由错误折叠的TTR引起,导致异常淀粉样蛋白在包括神经、心脏和胃肠道(GI)在内的多种组织中积蓄。此前,伴有
心肌病
的ATTR淀粉样变性患者疗法选择有限,具有重大的未竟医疗需求。
Acoramidis
是一款新一代
TTR
稳定剂。它旨在模拟具有保护作用的TTR T119M突变的功能,维持TTR蛋白的正常四聚体构象,防止具有毒性的淀粉样蛋白的产生。主要终点获得具有高度统计学显著性的改善(分层分析优先顺序为:全因死亡率,然后为
心血管疾病
相关住院频率,然后为N末端脑钠肽前体自基线的变化,然后为6分钟步行距离自基线的变化),Win比率(Win ratio)为1.8(p<0.0001)。
Acoramidis
组治疗期间的生存率为81%(而安慰剂组的生存率为74%),该值开始接近无
ATTR-CM
人群的预期寿命估算(根据历史记录,该人群的生存率为85%)。绝对风险降低6.43%,相对风险降低25%。基于这一积极结果,
BridgeBio Pharma
计划在2023年年底之前向美国FDA递交NDA,并且在2024年在全球其它国家和地区递交监管申请。11. Alnylam创新RNAi疗法积极临床结果公布7月18日,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公布其在研RNAi疗法
ALN-APP
APP
用于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AD)
和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
的临床1期试验单剂量递增部分的积极中期结果。根据新闻稿,这是递送至中枢神经系统的RNAi疗法中,疗法在单次给药后显示与靶点快速结合,并具有持续疗效超过6个月的首个临床试验。详细结果公布于2023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AAIC)上。
Alnylam
开发的C16偶联技术平台专门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的递送。通过在RNAi上偶联不同的脂质分子,调整它们的亲脂性,这一系统在大鼠和非人灵长类模型中,已经能在广泛CNS组织中显著降低mRNA表达。
ALN-APP
APP
是一款应用C16偶联技术,靶向编码
APP
蛋白的mRNA的RNAi疗法,由
Alnylam
与
再生元(Regeneron)
共同合作开发。它可以通过降解mRNA,降低APP蛋白的表达。APP基因的突变是导致
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病
和
脑淀粉样血管病
的重要原因,而且淀粉样蛋白沉积是
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大脑的标志性特征之一。今为止,通过鞘内注射给药的
ALN-APP
APP
在单剂量给药后显示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所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均为轻度或中度。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水平未显示较基线显著升高。常规实验室评估(血液学、血清生化、肝功能、尿分析、
凝血
)以及探索性生物标志物神经丝轻链(NfL)的初步数据未显示任何显著异常。安全性审评委员会建议启动试验的B部分,即试验的多剂量给药部分。12.
微芯生物
选择性
HDAC
口服抑制剂
西达本胺
新适应症申报上市7月18日,
微芯生物
宣布,由该公司研发的亚型选择性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口服抑制剂西达本胺
HDAC
)口服抑制剂西达本胺联合R-CHOP(
利妥昔单抗
、
环磷酰胺
、
阿霉素
、
长春新碱
和
强的松
)用于既往未经治疗的
MYC和BCL2表达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MYC
和
BCL2
表达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上市申请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受理。
西达本胺
(
chidamide
;商品名:
爱谱沙
/
Epidaza
)是
微芯生物
发现的一款通过口服的亚型选择性组
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
,它对
肿瘤
抑制性免疫微环境具有重新激活作用,可单独或联合其他药物解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
恶性肿瘤
等重大疾病。目前,
西达本胺
在中国大陆已有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和
乳腺癌
两个适应症获批上市,在中国台湾地区有
乳腺癌
适应症获批上市,在日本有成人
白血病
和
外周T细胞淋巴瘤
两个适应症获批上市。此外,该产品正在开展全球多中心一线
黑色素瘤
3期临床试验,以及联合不同抗
肿瘤
免疫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此次
西达本胺
新适应症在中国申报上市,拟用于治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DLBCL
是常见的一类
淋巴瘤
,海内外临床诊疗指南和共识均推荐R-CHOP方案作为
DLBCL
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但在总体人群中仍有约1/3或以上的患者对一线R-CHOP治疗无效或早期复发。根据
西达本胺
联合R-CHOP治疗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3期临床试验的期中分析结果,与经典R-CHOP一线治疗方案相比,
西达本胺
联合R-CHOP方案可显著提高研究关键次要终点完全缓解率(CRR),同时研究主要终点无事件生存期(EFS)也显示出明显获益趋势。试验安全性数据与已知风险相符,未发现新的重大安全性信号。13.针对
阿尔茨海默病
,
恒瑞医药
抗
Aβ
单抗最新研究进展亮相7月18日,
恒瑞医药
发布新闻稿称,该公司研发的人源化抗
Aβ
单克隆抗体SHR-1707最新研究进展在2023年
阿尔茨海默病
协会国际会议(AAIC)亮相。两项壁报分别展示了
SHR-1707
在中国与澳大利亚健康人中完成的单次剂量递增的1期研究结果,以及目前正在中国
阿尔茨海默病(AD)
患者中进行的多次剂量递增1b期研究设计,整体表现令人鼓舞。第一项研究为
SHR-1707
单次静脉给药在健康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研究-两项随机、双盲的1期临床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
是一种
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目前该病治疗除了传统的对症治疗药物之外,疾病修饰疗法从发病机制上延缓
阿尔茨海默病
的病理进展,是目前的研发热点。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
SHR-1707
可显著降低5XFAD转基因小鼠脑内
Aβ
水平,延缓小鼠学习记忆减退。研究人员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健康受试者中各开展了一项单次剂量爬坡研究,以评估
SHR-1707
的安全性、耐受性、PK和PD。
SHR-1707
多次给药在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和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及药效学研究-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1b期临床研究,本研究入组55岁~85岁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和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并且需经Aβ PET(一种功能性神经成像技术)评估阳性。该研究将获得
SHR-1707
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免疫原性和临床疗效数据,以支持
SHR-1707
在
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和
轻度阿尔茨海默病
患者中进入验证性研究。14.
第一三共
德曲妥珠单抗
新开III期临床7月18日,
第一三共
在clinicaltrials.gov登记了一项
trastuzumab deruxtecan
(
德曲妥珠单抗
,
T-DXd
,
DS-8201
DS
-8201)用于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
HER2
低表达或
HER2
免疫组化(IHC) 0(包括
HR
阴性和
HR
阳性的患者)
乳腺癌
的IIIb期、多中心、全球性、介入性、开放标签研究 (DESTINY-Breast15)。研究计划招募250例受试者,计划于2023年10月开始,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下一次治疗的时间(TTNT),TTNT定义为从首次服用
德曲妥珠单抗
之日起至开始下一次抗癌治疗或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这一指标将决定
德曲妥珠单抗
让患者从研究药物中获得临床益处的时间。
德曲妥珠单抗
(商品名:
Enhertu
)是
第一三共
和
阿斯利康
合作开发的一款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
)的抗体偶联药物(ADC)。与
HER2
结合后,
德曲妥珠单抗
会破坏
HER2
信号,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反应,并通过内吞进入细胞内释放DXd,进而导致DNA损伤和细胞凋亡。此外,连接子与载药连接处的自切割修饰赋予的高效膜透过性,使
德曲妥珠单抗
能够发挥“旁观者效应”,克服瘤内异质性。
德曲妥珠单抗
在头对头
恩美曲妥珠单抗
二线治疗
HER2
+(IHC 3+,
IHC 2+/ISH+)晚期乳腺癌
的DESTINY-Breast03研究中大获成功,获得了监管机构的批准。基于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
德曲妥珠单抗
也获得多国监管机构批准治疗既往在转移性疾病阶段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治疗,或在辅助化疗期间或完成辅助化疗之后6个月内复发的
HER2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
HER2
低表达(IHC 1+或IHC 2+/ISH-)不可切除或转移性乳腺癌成人患者。15.
君实生物
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PD-1
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申报上市7月19日,
CDE
官网显示,
君实生物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
拓益
)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用于治疗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CLC)
。这是
特瑞普利单抗
第10项申报上市的适应症。本次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主要基于III期EXTENTORCH研究结果。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旨在比较
特瑞普利单抗
或安慰剂联合
依托泊苷
及铂类在一线治疗
ES-SCLC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研究在全国启动了51家中心,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
特瑞普利单抗
或安慰剂联合
依托泊苷
及铂类的治疗,直到出现疾病进展、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方案规定的其他需要终止治疗的情况。结果表明,相比单纯化疗,
特瑞普利单抗
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ES-SCLC
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特瑞普利单抗
安全性数据与既往研究相似,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特瑞普利单抗
是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
PD-1
单抗,截至目前,
特瑞普利单抗
已在中国获批6项适应症,在国际化布局方面,
特瑞普利单抗
已在
黏膜黑色素瘤
、
鼻咽癌
、
软组织肉瘤
、
食管癌
、
小细胞肺癌
领域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2项突破性疗法认定、1项快速通道认定、1项优先审评认定和5项孤儿药资格认定。目前,
特瑞普利单抗
联合
吉西他滨
/
顺铂
作为
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患者的一线治疗和单药用于
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正在接受
FDA
审评。2022年12月和2023年2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分别受理了
特瑞普利单抗
联合
顺铂
和
吉西他滨
用于
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
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联合
紫杉醇
和
顺铂
用于
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
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16.有效恢复快感!创新药物3期关键试验即将启动,治疗
重度抑郁
7月19日,
Neumora Therapeutics
宣布,计划启动KOASTAL项目,这是一项3期关键性临床项目,旨在评估其在研药品navacaprant(NMRA-140)作为单药疗法治疗
重度抑郁症(MDD)
的疗效和安全性。在此前,Neumora已获得
navacaprant
临床2期试验的积极结果,并成功完成与美国FDA的2期结束会议。公司预计关键试验结果将支持预定于2025年递交的
navacaprant
新药申请。同时,
Neumora
还宣布任命Henry Gosebruch先生为该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和公司董事会成员。
重度抑郁症(MDD)
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和功能受损为特征的
慢性精神疾病
,包括个体在日常活动中出现兴趣或愉悦丧失,并伴有睡眠、进食、精力、注意力集中或自我价值感等相关问题。近70%的
MDD
患者未能于一线治疗获得缓解,这可能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相关,包括体重增加、
性功能障碍
、
嗜睡
、
恶心
和
失眠
。快感缺失(anhedonia)是
MDD
的核心特征,其损害患者体验或预期愉悦的能力,存在于高达70%的
MDD
患者中。快感缺失与患者的不良治疗结局相关,目前获批疗法通常无法缓解此症状。
Navacaprant
是一种高选择性、新型
κ阿片受体(KOR)
拮抗剂,开发作为
MDD
的潜在单药疗法。
Navacaprant
是一种在研每日一次80 mg口服药物,旨在调节多巴胺和奖赏处理通路,其在情绪、认知、奖赏和行为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17.
复星医药
启动MEK1/2抑制剂FCN-159片 III期临床研究7月19日,
复星医药
宣布,已于近日在中国境内启动
FCN-159片
用于成人
I型神经纤维瘤
的III期临床研究。
FCN-159
片为
复星医药
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小分子MEK1/2选择性抑制剂,主要开发用于
晚期实体瘤
、
I型神经纤维瘤
、
组织细胞肿瘤
、
动静脉畸形
等疾病的治疗。7月17日,
FCN-159片
被
CDE
拟纳入突破性疗法,适应症为治疗无法手术或术后残留/复发的
NF1相关的丛状神经纤维瘤
成人患者。这也是该产品第2项拟纳入突破性疗法的适应症,此前纳入的适应症为
组织细胞肿瘤
。该新药目前正在进行的临床研究有:治疗成人和儿童
I型神经纤维瘤
的中国、美国及欧洲的国际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在中国开展的用于治疗
组织细胞肿瘤
、
低级别脑胶质瘤
以及
动静脉畸形
的多项II期研究;其用于治疗儿童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此外,该新药用于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
于中国境内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基于临床价值等因素的考量,该适应症的后续临床研究将予暂停。目前国内只有2款进口的MEK1/2抑制剂获批上市,分别是
诺华
的
曲美替尼
与
阿斯利康
/
默沙东
联合开发的
司美替尼
。国产MEK1/2抑制剂研发进展最快的为科洲制药的
妥拉美替尼
,该药物治疗
黑色素瘤
的上市申请已于2023年2月获
CDE
受理;此外,
恒瑞医药
的
SHR7390
也已进入II期研究阶段。18.
必贝特医药
PI3K/HDAC双靶点抑制剂双利司他
PI3K
/
HDAC
双靶点抑制剂双利司他拟纳入优先审评7月19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
必贝特医药
申请的
注射用BEBT-908
(
注射用双利司他
)拟纳入优先审评,拟定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成人患者。公开资料显示,
BEBT-908
是一款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
PI3K
/
HDAC
双靶点抗
肿瘤
1类新药,此前针对r/r DLBCL适应症已被
CDE
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PI3K
是磷脂酰肌醇-3-激酶。
PI3K
/
AKT
/
mTOR
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在调节细胞生长、运动、存活、代谢和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
PI3K
信号通路的过度活跃与
肿瘤
的进展、
肿瘤
微血管密度的增加、癌细胞的趋化性和侵袭性增强有显著的相关性。HDAC(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控制着细胞的存活、增殖、血管生成、
炎症
和免疫,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HADC在基因表达中的基本作用以及对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不同影响,它已被认为是治疗
淋巴瘤
等
恶性肿瘤
的理想靶点。根据
必贝特医药
官网资料,
BEBT-908
是一种双靶点
PI3K
和
HDAC抑制剂
HDAC
抑制剂,可选择性抑制
肿瘤
赖以生存的核心靶点,协同性破坏
肿瘤
信号通路,从而有效抑制
肿瘤
细胞生长。同时,该产品还能增强小鼠
结直肠癌
中的
抗PD-1抗体
PD-1
抗体的免疫治疗效果。根据
CDE
公示,此次
BEBT-908
拟纳入优先审评,针对适应症为r/r DLBCL。
DLBCL
是一种侵袭性强、生长迅速的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是常见的
NHL
类型。
DLBCL
患者通常接受化疗免疫疗法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于复发/难治性患者,近期出现了几种包括T细胞介导治疗在内的靶向疗法。然而,单药和现货型治疗选择有限。公开资料显示,此前
BEBT-908
已完成治疗r/r DLBCL的2a期临床研究,初步获得了安全有效性数据。19.
杨森
EGFR
/
MET
双抗3期临床获积极结果,针对特定
NSCLC
一线治疗7月20日,
强生(Johnson & Johnson)
旗下
杨森(Janssen)
宣布,其
EGFR
/
MET
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Rybrevant(amivantamab-vmjw)
联合化疗在新诊断
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EGFR
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开展的3期PAPILLON研究取得积极结果,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出现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NSCLC
大约占所有
肺癌
的80%~85%。其中最常见的驱动突变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基因变异,
EGFR
是一种支持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EGFR
突变出现在40%~50%的亚洲患者中,所有接受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治疗的
转移性NSCLC
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大约2%~3%的
NSCLC
患者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这些患者对普通
EGFR
抑制剂的应答不佳,预后尤其不良。
Rybrevant
是一款人源化
EGFR
/
MET
双特异性抗体。它具有多重抗癌作用机制,不但能够阻断
EGFR
和
MET
介导的信号传导,还可以引导免疫细胞靶向携带激活性和抗性
EGFR
/
MET突变和扩增的肿瘤
MET
突变和扩增的肿瘤。此次取得积极结果的PAPILLON试验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研究,目的是在新诊断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中,评估
Rybrevant
联合化疗与单独化疗相比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PAPILLON研究达到其主要终点,与单独化疗相比,接受
Rybrevant
联合化疗的患者PFS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联合疗法的安全性特征与各方案的安全性特征一致。
杨森
计划将这些结果提交给即将召开的科学大会进行展示。20.
翰森制药
引进的口服抗真菌新药
枸橼酸艾瑞芬净片
中国上市申请获受理7月2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最新公示,
Scynexis
公司和
翰森制药
联合申报了
枸橼酸艾瑞芬净片
的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公开资料显示,
艾瑞芬净(ibrexafungerp,HS-10366)
HS
-10366)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真菌药物,此前已获美国FDA批准。
翰森制药
负责该产品在中国的开发、监管批准和商业化。根据
翰森制药
早前公告介绍,
艾瑞芬净
是一款全新三贴类结构的
糖原合成酶抑制剂
,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抗真菌类药物。该药物已被验证可以高效抑制糖原合成酶活性,并具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方便使用,有望在住院和门诊环境中得到广泛使用。目前,该药正开发用于治疗主要由念珠菌和曲霉菌引起的
真菌感染
。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中,它表现出了广谱的抗真菌活性。2021年2月,
翰森制药
与
Scynexis
公司签订授权协议,
翰森制药
将负责
艾瑞芬净
在中国的开发、监管批准和商业化。2021年6月,
艾瑞芬净
首次获得
FDA
批准,用于治疗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VVC,也称为
阴道酵母菌感染
)。该批准基于两项3期临床研究的积极结果,试验表明,每日口服一次该药在VVC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治疗10天后,63.3%患者达到了“临床治愈”的主要终点,58.5%的患者达到了真菌学根除的次要终点,72.3%的患者获得了临床改善。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此前艾瑞芬净已完成一项在中国成年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目前还在开展一项针对
念珠菌血症
和/或
侵袭性念珠菌病
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21.一线治疗
宫颈癌
,
默沙东
宣布其
Keytruda
组合疗法显著延长患者PFS7月20日,
默沙东(MSD)
公司宣布其抗
PD-1疗法Keytruda
PD-1
疗法Keytruda(
pembrolizumab
)联合外照射放疗(EBRT)加同步化疗,随后再进行近距离放疗(brachytherapy,也称为同步放化疗),达到3期试验的主要终点之一,即此联合疗法可显著改善新确诊的
高危局部晚期宫颈癌
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宫颈癌
是全球女性第四常见确诊的
癌症
,2020年全球有超过60.4万名女性被诊断患有
宫颈癌
,约34.2万名女性因该疾病而死亡。所有女性都有患
宫颈癌
的风险,但最常确诊于35-44岁女性患者。中国是全球
宫颈癌
患者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宫颈癌
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每年死亡病例约4.8万例。虽然筛查和预防方法已降低了
宫颈癌
发病率,但这种疾病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许多女性。
Keytruda
是
默沙东
公司开发的重磅抗
PD-1
疗法,它通过阻断
PD-1
与其配体
PD-L1
和
PD-L2
的相互作用,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发现和消灭癌细胞的能力。
Keytruda
在
宫颈癌
方面获美国
FDA
批准两项适应症:
Keytruda
联合化疗,加或不加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
,用于治疗
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
患者,患者经
FDA
批准的检测确定
肿瘤
表达
PD-L1
(CPS≥1)。
Keytruda
亦获批准作为单药,用于治疗化疗期间或化疗后疾病产生进展的
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
患者,患者
肿瘤
经
FDA
批准的检测确定表达
PD-L1
(CPS≥1)。这次所公布的KEYNOTE-A18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的3期临床试验。由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进行的预定中期分析显示,与单独同步放化疗相比,
Keytruda
联合同步放化疗使得患者的PFS出现具统计学和临床意义的改善。与单独同步放化疗相比,
Keytruda
联合同步放化疗在OS方面也观察到了有利的趋势。22.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55%!尼拉帕利3期研究在JAMA子刊发表7月20日,
再鼎医药
宣布,JAMA Oncology发表了
则乐(尼拉帕利)
用于新诊断的中国
晚期卵巢癌
患者一线维持治疗的关键性3期临床研究PRIME的研究数据。数据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尼拉帕利用于
晚期卵巢癌
一线维持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且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5%。
尼拉帕利
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聚(
ADP
-核糖)
聚合酶(PARP)
抑制剂,可单药用于
晚期卵巢癌
治疗。
再鼎医药
与
Tesaro
公司(后被
葛兰素史克
收购)达成了授权与合作协议,负责该产品(
再鼎医药
独立生产)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工作。PRIM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3期临床研究。该试验在中国29家医院开展,评估了384名新诊断的中国
晚期卵巢癌
患者在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接受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意向治疗(ITT)人群中通过独立盲法中心评估的PFS。该研究主要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如下。与安慰剂相比,
尼拉帕利
维持治疗显著延长了PFS,且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55%,无论术后病灶残留状态和生物标记物状态如何。ITT人群中,尼拉帕利组中位PFS为24.8个月(vs 8.3个月)。数据截止时,ITT人群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成熟。个体化起始剂量的维持治疗安全可耐受。两组受试者≥3级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分别为54.5%和17.8%,严重不良事件(SAE)发生率分别为18.8%和8.5%,因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的患者比例相似(6.7% vs 5.4%)。23.
先声药业
失眠症
药物
Daridorexant
获药监局临床批准7月2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一款名为
daridorexant
片的5.1类新药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用于治疗症状持续存在至少3个月且对日间功能产生影响的成人
失眠
患者。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已获得美国
FDA
批准用于治疗
失眠症
成人患者,
先声药业
通过一项5000万美元的合作获得了该产品中国独家权利。
失眠
是目前带来广泛困扰的一项疾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近年来一项对于中国普通人群
失眠
患病率的荟萃分析显示,中国
失眠
患病率约为15%,上亿人口受
失眠
困扰,
失眠
患者对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的创新药有强烈需求。
Daridorexant
为一种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海外商品名
QUVIVIQ
),与传统失眠药物(如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镇静大脑来促进睡眠的疗法不同,
Daridorexant
通过阻断
食欲素受体
的激活,从而降低觉醒驱动,促使睡眠发生,并且不改变患者的睡眠结构,未观察到次日残余效应。海外临床研究显示,
Daridorexant
可显著改善失眠人群睡眠时间,支持安全长期用药,有望为国内数量庞大的
慢性失眠
患者带来更佳疗法。2022年1月,
daridorexant
在美国获批上市(商品名为
Quviviq
),用于治疗
失眠症
成人患者。同年11月,
先声药业
与
Idorsia
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已就该药在中国的开发签订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
先声药业
将获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地区开发和商业化
daridorexant
的独家权利,负责在中国开展该项目的临床研发;
Idorsia
公司将获得30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在中国注册获批后获得2000万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等。24.
杨森贝达喹啉片
新适应症在华获批,治疗青少年
肺结核
!7月20日,
杨森(Janssen)
中国宣布,其创新药
斯耐瑞(富马酸贝达喹啉片,bedaquiline Fumarate)
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12岁至<18岁且体重≥30kg的青少年耐多药
肺结核
治疗。据
杨森
新闻稿介绍,
贝达喹啉
是一款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新型
结核病
药物,已于2016年在中国获批成人耐多药肺结核适应症,此次青少年新适应症的获批将为青少年患者带来全新选择。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新发结核人数居全球第三位,其中新发耐药结核人数约为3.3万。儿科结核患者中约9.8%为耐多药结核。耐多药
结核病
患者因对
结核病
治疗一线药物中两个最有效药物——异烟肼和
利福平
均已产生耐药,因此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更为有限。据文献报道,
贝达喹啉
是二芳基喹啉类的代表药物,通过抑制结核分枝杆菌(MTB)ATP合成酶而发挥抗MTB的作用。
贝达喹啉
能够与ATP合成酶低聚物亚基C相结合,影响ATP合成酶质子泵的活性,导致ATP合成受阻,从而阻止MTB中的ATP能量供应,发挥抑菌及杀菌作用。
贝达喹啉
的作用机制与传统的抗
结核病
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无交叉耐药性,并对敏感菌株、多药耐药菌株以及休眠菌的抗菌活性较高。
杨森制药
全球药物研发副总裁、亚太研发中心负责人李自力博士表示,得益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鼓励儿童用药研发的相关政策和以科学为本的创新举措,斯耐瑞青少年耐多药
肺结核
适应症是公司过去15个月获批的第四个儿童相关的适应症。在
杨森
,他们致力于开发创新疗法帮助耐多药
肺结核
患者。25.
第一三共
FLT3
抑制剂quizartinib在美国获批上市,治疗
白血病
!7月21日,
FDA
宣布批准
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
的创新药
quizartinib
(
Vanflyta
)上市,用于治疗
FLT3
-ITD突变的新诊断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
成人患者。同时,
FDA
还批准LeukoStrat CDxFLT3突变测定法作为
quizartinib
的伴随诊断。
第一三共
在新闻稿中表示,
quizartinib
是首个获得
FDA
批准专门用于治疗
FLT3
-ITD阳性AML的
FLT3抑制剂
FLT3
抑制剂,并涵盖新诊断
AML
的三个治疗阶段——未移植患者的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
AML
是成人中常见的一种
白血病
,约占所有病例的三分之一。作为一种进展迅速的血液和
骨髓癌症
,
AML
患者的癌变白细胞迅速增长,它们不但不能行使正常功能,而且影响正常血细胞的生成。
AML
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30.5%。
FLT3
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蛋白,通常由造血干细胞表达,通过各种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生存、生长与分化,在细胞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FLT3
基因突变是
AML
患者中常见的基因变异。FLT3-ITD是最常见的
FLT3
基因突变,其中约有25%新确诊的AML病患带有FLT3-ITD突变,此突变与复发风险的增加和较短的总生存期相关。
Quizartinib
是一款口服、具选择性的2型
FLT3
抑制剂,曾获
FDA
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突破性疗法认定、快速通道资格和优先审评资格。2019年6月,该药在日本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携带
FLT3
-ITD基因变异的复发/难治性(R/R)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根据
FDA
新闻稿,
quizartinib
联合化疗治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的疗效已在QuANTUM-First试验中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
quizartinib
联合标准诱导和巩固化疗治疗,然后继续接受
quizartinib
单药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OS)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死亡风险降低了22%(HR为0.78)。虽然完全缓解(CR)率在两组之间相似,但
quizartinib
组患者CR的中位持续时间是安慰剂组的三倍多(38.6个月 vs 12.4个月)。合作动态1.
合全药业
首条高活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在无锡基地正式投产7月17日,
药明康德
子公司
合全药业
宣布,其首条高活(High Potency)全自动隔离器无菌注射剂生产线在无锡制剂基地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200万支注射剂,进一步提升注射剂平台能力,同时更好地满足合作伙伴在高活性药物研发和生产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该高活无菌注射剂生产车间密闭能力可达到职业暴露限值(O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OEL)10 ng/m3的控制要求,同时以业界领先的全隔离器灌装技术为核心,配备自动进出料系统,全流程自动化,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干预,全方位避免交叉污染,为无菌产品提供坚实的质量保障。高活注射剂生产线拥有2台20 m2冻干机,可支持多种规格的西林瓶水针以及冻干粉针的生产,灌装速度可达200 支/分钟。该车间采用全密闭设计理念,并严格按照国际制药工程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ISPE”)要求,对密闭隔离器的密闭性进行定期工业卫生监测,同时结合独立的空调系统、袋进袋出排风净化装置等,全方位确保操作人员、环境及产品的安全。
合全药业
在高活领域深耕多年,已具备全面的高活原料药研发与生产能力。随着高活无菌注射剂生产线投产,公司的高活制剂平台能力从口服制剂拓展至注射剂,进一步增强了一体化CMC平台能力。目前,
合全药业
能够为开发高活创新药的合作伙伴,提供从原料药到制剂的“端到端”服务,覆盖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药物开发全生命周期。2.
诺华
囊获RNAi技术平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7月18日,
诺华(Novartis)
公司宣布,已收购了位于圣地亚哥的生物技术公司
DTx Pharma
,该公司专注于利用其专有的FALCON平台开发用于神经科学适应症的siRNA疗法。
DTx
的主打项目
DTx-1252
靶向
1A型腓骨肌萎缩症(CMT1A)
的根源——PMP22蛋白的过度表达。
PMP22
是一种导致保护外周神经的髓鞘功能异常的蛋白。
DTx-1252
通过靶向编码
PMP22
的mRNA,降低了这种蛋白在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中的表达。
FALCON
平台通过将siRNAs与天然存在的脂肪酸偶联,改善这种靶向疗法的生物分布和多种靶细胞类型对疗法的摄取。
腓骨肌萎缩症(CMT)
是一组影响神经系统的遗传性疾病。
CMT1A
是
CMT
最普遍的亚型,在美国和欧洲影响了约15万例患者。这是一种进展缓慢、外周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该病引起
进行性肌肉萎缩
、
神经性疼痛
和行走困难,并可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DTx-1252
是一种潜在“first-in-class"疗法,目前还没有获批的治疗方法来解决
CMT1A
的潜在遗传原因。根据协议,
诺华
将支付5亿美元的前期付款,
DTx
还有资格获得高达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DTx-1252
之外,
诺华
还将获得两款针对其它神经科学适应症的临床前研发项目,FALCON平台也扩展了
诺华
siRNA研发的工具箱。3.
辉瑞
与
Flagship
达成7亿美元合作!共同开发创新药物管线7月19日,
Flagship Pioneering
和
辉瑞(Pfizer)
宣布,两家公司已就创建新的创新药物管线达成合作。
Flagship
和
辉瑞
将投入总计1亿美元款项,在
辉瑞
核心战略兴趣领域内探索开发10个项目,以解决广大病患的未竟需求。根据协议,针对每个成功开发商业化项目,
Flagship
及其生物平台公司将有资格获得高达7亿美元的里程碑等相关款项。自
Flagship Pioneering
于2000年推出以来,该公司通过其
Flagship Labs
部门,应用其独特假设驱动(hypothesis-driven)的创新过程,发起和培育了超过100家科学企业。目前有45家生物科技公司由
Flagship
培育而成,包括
Denali Therapeutics
、
Moderna
、
Omega Therapeutics
、
Sana Biotechnology
、
Seres Therapeutics
和
Tessera Therapeutics
等。根据协议条款,
Flagship
和
辉瑞
将各自投入5000万美元款项,通过利用
Flagship
旗下40多家人类健康公司和多个生物技术平台,探索开发10个单一资产项目的机会。
辉瑞
将资助并有选择权收购每个选定的开发项目。
Flagship
及其生物平台公司将有资格获得每个成功商业化项目高达7亿美元的里程碑和特许权使用款项。Pioneering Medicines是
Flagship
的一项战略举措,其将与
辉瑞
的研发领导层合作,主导项目探索进程,推动快速潜在产品组合的建立。开发重点将是解决
辉瑞
核心战略所关注领域内的未满足需求,包括广泛的患者群体和疾病,这些疾病具潜力从Flagship系列公司所开发的多样化技术平台和模式中获益。这次合作是
辉瑞
加深其管线的另一举措。4.
普米斯生物
与
BioNTech
公司达成许可协议7月20日,
普米斯生物
宣布与
BioNTech
公司达成战略研究合作、项目引进选择以及全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
BioNTech
公司将获得
普米斯生物
用于治疗
恶性肿瘤
的一款临床前研究阶段双特异性抗体和一款临床研究阶段单克隆抗体的全球独家选择权。相应地,
普米斯生物
将获得
BioNTech
公司提供的预付款,并在
BioNTech
公司选定临床前研究阶段双特异性抗体后,获得临床研究、注册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分级销售提成。
BioNTech
是一家致力于开创
癌症
及其他重大疾病创新疗法的新一代免疫疗法公司。
普米斯生物
则聚焦
恶性肿瘤
及
自身免疫疾病
,致力于1类创新生物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公开资料显示,
普米斯生物
正在推进超过20个1类生物新药项目,且多个新药项目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针对靶点包括
PD-L1
+
TGFβ
、
PD-L1
+
VEGF
、
TIGIT
、
TIGIT
+
PVRIG
、
4-1BB
+
PD-L1
、
CD73
、
EGFR
+ cMET等。
普米斯生物
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晓林先生表示,
普米斯生物
一直致力于利用创新技术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与创新疗法领域公司
BioNTech
的合作将极大地推进他们的使命达成。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合作,集合双方优势,共同研究出具有广阔治疗潜力的创新疗法,惠及全球广大患者。5、12亿美元开发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抑制剂,
赛诺菲
达成合作7月21日,
Recludix Pharma
宣布已与
赛诺菲(Sanofi)
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商业化潜在“first-in-class"口服小分子
STAT6抑制剂
STAT6
抑制剂,用于免疫和
炎症
疾病患者。
STAT6
被认为在多种
皮肤病
和
呼吸系统疾病
中起关键作用。
Recludix
的平台能针对SH2结构域蛋白靶标,开发强效、选择性的口服抑制剂。Recludix最初的重点放在STAT蛋白上。STAT异常激活见于许多
癌症
类型,包括
多发性白血病
、
淋巴瘤
和
实体瘤
,以及
炎症性疾病
,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
、
哮喘
、
特应性皮炎
、
炎症性肠病
等。STAT蛋白位于
JAK
/
STAT
通路的下游,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选择性
STAT
抑制剂能产生靶向性更强、副作用更小的药物。STAT蛋白既是信号蛋白,也是转录因子。在细胞因子刺激下,它们被
JAK
家族激酶磷酸化激活,之后
STAT
蛋白二聚化并转移到细胞核,以驱动细胞生长、分化和功能蛋白的转录。7种STAT蛋白均含有一个SH2结构域,介导STAT蛋白作为转录因子所需的两种活性,即细胞因子刺激的活化及其二聚化。因此,SH2结构域的抑制能在多个水平干扰
STAT
蛋白活性,并可抑制
JAK
/
STAT
信号传导。
STAT6
是一种关键的节点转录因子,选择性介导
IL-4
和
IL-13
的下游信号,
IL-4
和
IL-13
是
2型炎症性疾病
病理生理学中的主要和中心细胞因子。
STAT6抑制剂
STAT6
抑制剂为2型
炎症性疾病
患者开发潜在新型“first-in-class"靶向口服疗法提供了可能。根据协定,
赛诺菲
将拥有小分子
STAT6抑制剂
STAT6
抑制剂的全球权利。Recludix将把
STAT6抑制剂
STAT6
抑制剂从临床前研发推进到2期临床试验开始。此后,
赛诺菲
将承担全球临床开发和商业化责任。
Recludix
将获得1.25亿美元的近期付款,并可能根据未来里程碑获得超过12亿美元的款项。关于新药情报库由智慧芽生物医药团队于 2022 年初推出,凭借首创的“全球大数据AI实时挖掘+药学专家团队校验” 情报处理机制,新药情报库已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实时数据更新体系,覆盖超过4.5万+个靶点,7.3万+种新药,36.2万+个机构,80万+个临床试验,6000万+篇精选文献以及1300万+份药物专利。智慧芽新药情报库致力于为生物医药行业全产业链提供全面、精准、实时且标准化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服务;新药情报库能够满足用户在规划新药管线、设定公司战略方向、寻找新药研发机会、评估项目引进价值、选择投资标的、追踪竞品策略、开发新客户等方面的数据情报获取需求。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由智慧芽生物医药小编收集于公开网络平台,版权由智慧芽所有,未经智慧芽授权不得转载。已获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智慧芽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发现相关信息有任何版权侵扰或者信息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改处理。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phs@patsnap.com
更多内容,
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CENTRO DE DIAGNOSTICO ECOGRAFICO SL
Novartis AG
[+47]
适应症
神经纤维瘤
丛状神经纤维瘤
组织细胞瘤
[+85]
靶点
RAS
Raf kinase
ERK
[+49]
药物
复迈替尼
二甲基亚砜曲美替尼
司美替尼
[+40]
Eureka LS:
全新生物医药AI Agent 覆盖科研全链路,让突破性发现快人一步
热门报告
2025 AACR 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
智慧芽生物医药
AI Agent技术跃迁赋能药企研发智能化
智慧芽生物医药
Deepseek在药企研发领域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场景
智慧芽生物医药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开始免费试用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
试用数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