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
数据
资源
版本对比
预约演示
免费注册
第四十九期|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
2023-09-11
·
交易
·
智慧芽新药科讯
AACR会议
并购
临床1期
临床2期
申请上市
“全球药物研发进展一周速递”精选本周新药研发领域最新动态,新药研发进展、竞争格局、前沿技术等信息一文速览。药物研发进展1.
阿斯利康
Anifrolumab注射液
获批临床,拟治疗
多发性肌炎
9月4日,据
CDE
官网,
阿斯利康
Anifrolumab注射液
获批临床,拟开展治疗
多发性肌炎
的研究。IFN为糖蛋白家族,最早在1957年发现,因可干扰病毒复制而得名。目前已知IFN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免疫刺激作用、直接抗增殖作用和抗病毒效应。干扰素的3种主要类型为
IFN-α
、
IFN-β
和IFN-γ。
IFN-α
由多种细胞产生,包括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IFN-β
由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
IFN-γ
由T淋巴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的其他生物学作用包括抗病毒活性,干扰细胞增殖,抑制血管生成,对细胞表面抗原包括
肿瘤
相关抗原、
MHC
抗原或黏附分子等,有调节分化和增强表达的作用。
Anifrolumab
是一种IgG1κ单克隆抗体,可选择性结合INFAR1的亚基。
Anifrolumab
与
IFNAR1
的结合会抑制受体的活性,从而降低
炎症
介质的下游信号和基因转录。
Anifrolumab
的Fc区携带三重突变 L234F/L235E/P331S,以防止抗体的Fc区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
Anifrolumab
最初由
Medarex
公司开发,
阿斯利康
于2004年与
Medarex
公司签署独家许可和合作协议,获取了该药物的全球权益。
Medarex
公司于2009年被
BMS
以24亿美元价格收购,根据协议,
阿斯利康
将向
BMS
支付该药物的销售分成。
多发性肌炎
系一种
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
,属于
自身免疫性疾病
。若病变部位局限于肌肉则称为
多发性肌炎
,病变同时累及皮肤称为
皮肌炎
。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进行性无力,早期可有下蹲困难、跑跳及上楼费力的表现。2.德昇济医药
HER2
/
CD47
双抗D3L-001在中国获批临床9月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德昇济医药申请的1类新药
D3L-001
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开发用于
HER2阳性晚期实体瘤
HER2
阳性晚期实体瘤。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一款靶向
HER2
和
CD47
的双特异性抗体,此前已在美国获批临床。
CD47
/
SIRPα
是近年来
肿瘤
免疫领域中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通过抗体阻断
CD47
与其配体
SIRPα
结合,可解除巨噬细胞免疫抑制,激活其抗
肿瘤
作用。据德昇济医药早前新闻稿介绍,
D3L-001
能够通过
HER2
的高亲和活性优先与
肿瘤
细胞结合,降低其与正常组织的结合,从而减少
CD47
靶点潜在的血液毒性,并能使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和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协同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在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德昇济医药展示了
D3L-001
的临床前研究数据。据该公司早前新闻稿介绍,
D3L-001
与已经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
D3S-001
以及该公司后续研发管线产品之间存在协同和联合的潜力。德昇济医药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发
肿瘤
及免疫精准治疗药物。3.交联医药抗
CD20
单抗皮下注射液获批临床9月4日,据
CDE
官网,交联医药重组抗
CD20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研发代号
B007
)皮下注射液获批临床,拟联合CHOP(
环磷酰胺
、
阿霉素
、
长春新碱
和
泼尼松
)用于治疗
CD20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CD20
阳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
B007
作为一款皮下注射剂,与静脉注射相比可大幅缩短给药时间(从大约2小时缩短至5分钟),能极大提高用药便捷性。公开资料显示,由于抗
CD20
抗体对B细胞的特异性作用,其被广泛开发应用于B细胞相关疾病的治疗,包括
B细胞淋巴瘤
等。又因为其对外周血B细胞确切的清除效应,抗
CD20
抗体也被开发用于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
、
多发性硬化
、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等。
B007
是上海交联药物开发的
重组抗CD20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液
CD20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皮下注射液,为新型人用重组单克隆抗体制品。据
上海医药
公开资料介绍,该产品人源化程度较高,预期有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长的半衰期。该药的体外活性、靶点选择性、体内药效及治疗窗与部分同类产品相当或具有一定优势。此外,与静脉注射相比,皮下注射给药可将给药时间从大约2小时缩短至5分钟,减少对病人静脉的有创性操作,有望极大提高用药便捷性和患者满意度。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
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和其他结外淋巴组织的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从细胞分化的角度可以分为T细胞和B细胞两型,B细胞来源的
淋巴瘤
约占60%-70%。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段,其中,中老年群体较为常见,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具有高度异质性且病情发展迅速,恶性程度较高。4.
荣昌生物
泰它西普
治疗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研究受试者年龄获准扩展9月4日,
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
(688331.SH/09995.HK)宣布,
注射用泰它西普
(
RC18
,商品名:
泰爱
®)用于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
患者的Ⅰ期临床研究补充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受试者年龄范围由12-17岁扩展为5岁及以上。这是一项在接受标准治疗的 5-17 岁的
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中开展的多中心、多次给药、单臂、开放性临床研究,旨在评价
泰它西普
在中国cSLE患者中多次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以及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本研究中,5-17 岁的儿童受试者按照年龄分为 2 个队列(12-17 岁和 5-11岁),公司正在进行队列1(12-17岁)的临床试验。此项研究于2022年4月27日首次获批临床,之后
荣昌生物
又递交了补充申请,包含了足够的非临床和临床安全性数据,此次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审评同意,
泰它西普
可开展用于5岁以上cSLE患者的临床研究。儿童
系统性红斑狼疮(cSLE)
是一种侵犯多系统和多脏器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特指18岁之前发病的
SLE
患者,目前全球发病率为每年0.3~2.5/10万,男女患病比为1:4~5。与成人
SLE
相比,儿童患者往往具有起病更急、病情更重、病程更迁徙、肾脏及神经系统受累更严重的特点,亟需疗效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治疗选择。
泰它西普
是由
荣昌生物
自主研发的一款
BLyS
/
APRIL
双靶点融合蛋白创新药,通过同时抑制
BLyS
和
APRIL
两个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双管齐下”阻止B细胞的异常分化和成熟,从而治疗B细胞介导的多种免疫性疾病。2021年3月,
泰它西普
首个适应症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该药由此成为治疗
SLE
的全球首款双靶标生物新药。5.
联邦制药
三靶点
GLP-1
药物
UBT251注射液
获批临床9月4日,据
CDE
官网,
联邦制药
三靶点
GLP-1
药物UBT251注射液获批临床,拟开展治疗
超重
或
肥胖症
的研究。
UBT251
是一款长效GLP-1/GIP/GCG三靶点受体激动剂,预期临床每周皮下注射给药1次,可同时作用于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
、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lucose-dependent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受体
和
胰高血糖素(Glucagon,GCG)受体
。目前,
联邦制药
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以化学合成多肽法制备的长效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
GIP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
GCG(胰高血糖素)
三激动剂申报临床的企业。
GLP-1
是一种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岛素,
GLP-1受体激动剂
在体内可葡萄糖依赖性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降低血糖和体重。与
GLP-1
类似,
GIP
和
GCG
也是负责葡萄糖稳态的肽激素。GIP是一种由肠道K细胞分泌的多肽激素,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以维持葡萄糖的平衡,并促进白色脂肪组织的分解和沉积,补充
GLP-1受体激动剂
的作用。GCG由胰岛α细胞分泌,可以刺激能量消耗,降低血脂,抑制胃排空和食欲,从而减轻体重。在低血糖状态下,GIP还可促进GCG分泌,升高血糖,极大降低了低血糖风险。临床前多种动物模型研究结果显示,
UBT251
显著降低血糖和体重,改善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模型动物体内治疗效果优于已上市的GLP-1受体单靶点药物
Semaglutide(司美格鲁肽)
及GLP-1/
GIP
双靶点药物Tirzepatide(替尔泊肽)。预期本产品每周皮下注射给药1次,针对
2型糖尿病
、
超重
/
肥胖
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等多种代谢紊乱疾病患者的治疗有很好的获益。6.
瑞博生物
首次公布三款在研小核酸药物的研究数据9月4日,
瑞博生物
宣布,在2023年8月25-28日于阿姆斯特丹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Congress 2023)上,该公司首次展示了其在心血管与
代谢疾病
领域的三个管线产品的研究数据,分别针对
血栓
形成、
血脂异常
和
高血压
。研究结果显示,运用
瑞博生物
自主研发的肝靶向平台技术RIBO-GalSTAR,能够高度特异、强效和持久抑制致病基因,实现对相关疾病的治疗。
RBD4059
是靶向
凝血因子XI(FXI)
的GalNAc-siRNA药物。
FXI
是内源凝血途径的关键分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抑制
FXI
可以阻断内在凝血途径,可为临床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低
出血
风险的抗
血栓
手段。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
RBD4059
对FXI表达和活性具有高效和持续抑制作用,预计在临床上具有长期持久的疗效,可提高患者依从性。目前
RBD4059
正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
RBD5044
是一款靶向载脂蛋白CIII(
ApoC3
)的GalNAc-siRNA药物。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
是最重要的血脂异常疾病之一,可引起
内皮功能障碍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增加
急性胰腺炎
的风险。通过RNAi机制靶向
ApoC3
被认为可以长期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浆甘油三酯以及含ApoB的脂蛋白,从而挽救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患者的生命。非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数据显示,
RBD5044
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较长药效持续时间。该候选药物目前处于1期临床试验阶段。
R0797070
是一款靶向
肝血管紧张素原(AGT)
的GalNAc-siRNA分子。临床前研究数据显示,该候选药物可高效抑制肝脏
AGT
表达,持续降低血压,显著改善左心室肥厚。
R0797070
有望为
顽固性高血压
患者提供更好的血压控制疗法,并且在心脏保护方面为患者带来额外的益处。根据
瑞博生物
新闻稿,该产品即将启动IND-enabling研究,并且将在今后的临床试验中探索
高血压
以外的新适应症。7.
恒瑞
HER2
ADC 再次拟纳入突破性疗法,治疗
HER2 阳性晚期结直肠癌
HER2
阳性晚期结直肠癌9 月 5 日,据
CDE
官网显示,拟将
恒瑞
注射用SHR-A1811
纳入突破性疗法,用于治疗
HER2 阳性晚期结直肠癌
HER2
阳性晚期结直肠癌(受理号:CXSL2000087)。
SHR-A1811(瑞康曲妥珠单抗)
是
恒瑞
在研一款
HER2
ADC,由
曲妥珠单抗
、可裂解四肽连接子和新型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载荷 SHR9265 组成,DAR 值为 5.7。与
DS8201
相比,
恒瑞
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在
SHR-A1811
的有效载荷与连接子临近处引入了一个手性环丙基。在多种
乳腺癌
和
胃癌
细胞系中表现出
HER2
依赖性生长抑制作用,并具有旁观者效应,共培养时可杀伤 SK-BR-3 细胞(
HER2
+)和 MDA-MB-468 细胞(
HER2
-),对后者的 IC50 为 0.28 nM。
SHR-A1811
首次临床申请始于 2020 年 5 月,次月就启动首个临床试验,当前已经针对
乳腺癌
、
非小细胞肺癌
、
胃癌
、
结直肠癌
开展了 19 项临床试验。
SHR-A1811
已分别于今年 2 月和 3 月被
CDE
纳入突破性品种名单,适应症分别为:用于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HER2
)阳性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HER2 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
HER2
低表达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受理号:CXSL2000087);单药治疗既往含铂化疗失败的
HER2
突变的晚期 NSCLC(受理号:CXSL2000087)。8.国内首款!中国抗体
CD22单抗舒西利单抗注射液
CD22
单抗舒西利单抗注射液申报上市9月5日,
CDE
官网显示,中国抗体
舒西利单抗(suciraslimab)注射液
上市申请获受理。根据临床试验进展,推测用于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这是国内首款申报上市的
CD22
单抗。
舒西利单抗
是一款针对独特的B细胞靶点
CD22
的单抗,可以帮助
CD22
由顺式结合方式转变为反式结合,形成稳定的
CD22
反式结合结构,进而恢复B细胞对自身抗原的容忍度,抑制B细胞发生一系列相关免疫反应攻击自身机体。与目前市场上现有标准疗法相比,
舒西利单抗
能有效弥补现有针对RA成熟靶点的治疗方式长期用药后耐药的缺陷。2023年4月,中国抗体宣布,
舒西利单抗
治疗RA的III期确证性临床研究已完成揭盲及初步统计分析,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
舒西利单抗
联合
甲氨蝶呤
可有效降低活动性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缓解RA疾病症状。RA(类风湿关节炎)属于慢性疾病,在中国伴随人口老龄化,RA的患者人数稳定增长,RA的诊疗存在资源不均、确诊晚、用药不规范、缓解少致残多等问题。在RA的发病机制中,B细胞功能异常扮演重要角色。导致RA的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十分复杂,各种异常活化的免疫细胞,各种受体、以及各种细胞因子间相互调控,构成复杂多变的免疫失衡网。B细胞的功能包括抗原呈递、抗体产生、T细胞参与的共刺激和/或细胞因子分泌,都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机制。靶向
CD20
的
利妥昔单抗
,为B细胞治疗RA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因其获益-风险评估,使用仍有局限性。目前全球范围内针对RA的创新生物制剂仍非常有限。我国上市的生物原研制剂主要为两类,一类是
TNF-α
拮抗剂,另一类是
IL-6
拮抗剂。9.
T3011疱疹病毒注射液
临床申请获
CDE
承办9月5日,
CDE
官网显示,由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递交的“
T3011疱疹病毒注射液
”临床申请获
CDE
承办。
3011
由亦诺微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合一疱疹溶瘤病毒创新产品,用于治疗
晚期实体瘤
,分为瘤内注射和静脉注射。
MVR-T3011
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获美国FDA批准临床I期研究的溶瘤病毒,也是全球首个在中、美、澳三国开展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
MVR-T3011
为新一代重组疱疹溶瘤病毒。对于疱疹溶瘤病毒及多种其它种类病毒载体的溶瘤病毒,静脉注射的研发长期以来一直是重大的挑战。多数溶瘤病毒无法克服包括被抗体中和清除等在内的诸多障碍,同时也存在大量病毒经血液导入引起机体细胞因子风暴等潜在风险。静脉注射溶瘤病毒的设计,需要使病毒有效抵达
肿瘤
部位,并且仍拥有足够在
肿瘤
部位进行复制的活性,在充分发挥抗癌作用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
MVR-T3011
病毒的设计理念源自于公司对疱疹病毒的创新独到见解以及卓越的基因改造技术。
MVR-T3011
通过对野生HSV-I型疱疹病毒骨架的全新设计,在实现最优减毒效果的同时,保证病毒在
肿瘤
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和对正常细胞的安全性,从而成功实现疱疹溶瘤病毒静脉注射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病毒携带被充分验证过的外源性免疫调节基因
PD1
抗体和
IL12
,旨在协同提高抗
肿瘤
能力,促进
肿瘤
微环境的免疫反应。10.
易慕峰
CAR-T产品再获
FDA
孤儿药资格9月5日,
易慕峰
宣布其基于SNR技术平台研发的新一代自体CAR-T产品
IMC008
近期已获得美国
FDA
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
胰腺癌
患者。此前,该产品已获得
FDA
授予治疗
胃癌
的孤儿药资格,将陆续在上海、浙江、南昌等地三甲医院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公开资料显示,
肿瘤
抗原异质性一直是制约CAR-T在
实体瘤
中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易慕峰的SNR平台通过双重识别及功能加强机制,不仅能靶向特定抗原,还能通过SNR受体拓展CAR-T细胞的抗原识别范围,有效解决了
肿瘤
抗原异质性所带来的挑战。同时,SNR信号还与CAR信号存在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CAR-T细胞的记忆性T细胞比例,以及提高CAR-T细胞在动物体内的扩增和
肿瘤
浸润,加强清除抗原
异质性肿瘤
组织的能力。在动物
肿瘤
模型中,
IMC008
已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对
异质性肿瘤
的清除能力。易慕峰在新闻稿表示,
IMC008
再次获得孤儿药资格显示了
IMC008
在
胰腺癌
治疗领域的潜力,为
胰腺癌
患者提供新的治疗希望。同时,这也将进一步加速该公司在
胰腺癌
治疗的研发进程,
易慕峰
将持续不断地致力于突破
实体瘤
治疗,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11.
百济神州
BTK抑制剂泽布替尼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在智利、厄瓜多尔获批9月5日,
百济神州
宣布其
BTK抑制剂泽布替尼
BTK
抑制剂泽布替尼(百悦泽)在拉丁美洲取得最新药政进展,该药在智利、厄瓜多尔获批,用于治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或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成人患者。根据
百济神州
新闻稿,截至目前,
泽布替尼
已在全球65+国家或地区获批。公开资料显示,
CLL
是成人常见的
白血病
之一,它会影响骨髓中的白细胞或淋巴细胞,骨髓中癌细胞的增殖会导致细胞抗
感染
和扩散至血液的能力降低,同时侵犯身体的其他部分,包括淋巴结、肝脏和脾脏。
BTK
通路是恶性B细胞传导信号的重要介质,能够致使CLL的发生。
SLL
是一种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主要影响免疫系统中B淋巴细胞。
SLL
与CLL相似,但其
肿瘤
细胞主要积蓄于淋巴结中。
泽布替尼
是一款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目前正在全球进行广泛的临床试验项目,作为单药和与其他疗法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种
B细胞恶性肿瘤
。由于新的
BTK
会在人体内不断合成,
泽布替尼
的设计通过优化生物利用度、半衰期和选择性,实现对
BTK
蛋白完全、持续的抑制。此前,
泽布替尼
已在两项针对
CLL
/
SLL
的全球3期试验中取得积极结果,分别为:对比
泽布替尼
与
苯达莫司汀
联合
利妥昔单抗
(B+R治疗方案)治疗初治
CLL
/
SLL
患者的SEQUOIA试验;对比
泽布替尼
与
伊布替尼
治疗复发/难治性CLL/
SLL
患者的ALPINE试验。这两项试验共入组了来自17个国家的患者,包括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多个欧洲国家。12.
石药集团
1类新药
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
获批上市9月6日,药监局官网显示,
石药集团
子公司
津曼特生物
1类新药
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
(商品名:
津立生
)已获药监局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不可手术切除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骨巨细胞瘤
成人患者。
纳鲁索拜单抗注射液(JMT103)
为重组全人源抗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单克隆抗体,是对同靶点药物
地舒单抗
的结构进行优化,不仅增强了亲和力,也简化了生产工艺,通过与细胞表面的
RANKL
特异性结合,抑制
RANKL
活性,从而抑制其参与介导所引起的骨质溶解和
肿瘤
生长。2022年7月,该产品被药监局纳入优先申评。此前,
石药集团
公布了
JMT103
治疗不可切除或手术困难的
骨巨细胞瘤
关键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终点。JMT103CN03研究共纳入139例
骨巨细胞瘤
患者,主要疗效终点是
肿瘤
反应率。结果显示,
JMT103
治疗不可切除或手术困难的
骨巨细胞瘤
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肿瘤
应答率高达93.5%,起效时间较快;治疗后提高了可以手术切除的
骨巨细胞瘤
患者比例;
骨巨细胞瘤
患者疼痛程度得到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改善。JMT103CN03-1研究是一项基于真实世界数据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
JMT103
的
肿瘤
反应率显著优于
非地舒单抗
组,同时呈现出高于
地舒单抗
组的趋势。此外,
JMT103
也显示了良好的安全耐受性。13.
罗氏
旗下
基因泰克
PNH新药
珂罗利单抗
在美申报上市,仅需用药一次9月6日,
罗氏
旗下
基因泰克
宣布,美国FDA已受理该公司新型补体C5单克隆抗体
crovalimab(珂罗利单抗)
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
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如果获得批准,
crovalimab
将成为首款治疗
PNH
的每月仅需用药一次的皮下制剂,并且患者可自行给药。
PNH
是一种罕见且危及生命的
血液病
,由红细胞被补体系统破坏引发。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在5年内的死亡风险高达35%。目前,
ravulizumab
和
依库珠单抗
是唯二已获批用于治疗PNH的C5靶向药物。
珂罗利单抗
是
罗氏
通过连续单克隆抗体回收技术(Smart-Ig)工程化改造得到的一种新型可循环、靶向补体C5的单克隆抗体,相比于传统的C5抗体,其中和C5的时间更长。此外,
珂罗利单抗
的结合位点与现有C5疗法不同,可为携带R885H突变的PNH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此次申报使基于两项III期研究(COMMODORE 1和COMMODORE 2)的积极结果。COMMODORE 1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
珂罗利单抗
替代
依库珠单抗
或
ravulizumab
治疗的安全性。COMMODORE 2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阳性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评估了
珂罗利单抗
(每4周1次,皮下注射)对比
依库珠单抗
(每2周1次,静脉注射)治疗未接受过补体抑制剂治疗的
PNH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COMMODORE 1研究中,患者从接受
依库珠单抗
或
ravulizumab
治疗转为接受
珂罗利单抗
治疗后有所获益且风险较低;在COMMODORE 2研究中,
珂罗利单抗
非劣效于
依库珠单抗
。14.靶向
CD7
,
森朗生物
CAR-T细胞产品获
FDA
授予孤儿药资格9月6日,
森朗生物
发布新闻稿称,已收到美国FDA孤儿药开发办公室(OOPD)正式书面回函,其研发的靶向
CD7
的CAR-T细胞产品(
SENL101自体T细胞注射液
)被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成人
复发或难治性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
白血病
(T-
LBL/ALL
)。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
T-LBL/ALL)
是起源于淋巴母细胞的
高度侵袭性血液系统肿瘤
,二者属于同一种生物学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为外周血及骨髓的侵犯、纵隔侵犯、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其他结外部位的受侵。当前,这类患者存在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CD7
分子是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
肿瘤
细胞表面的异常标志物,它在复发/难治性T-ALL/LBL中过表达。因此,靶向
CD7
的CAR-T疗法有望为这类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SENL101自体T细胞注射液
正是一款基于
CD7
纳米抗体的CAR-T细胞产品,主要针对
CD7
阳性T细胞起源的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此前,该产品治疗
T-LBL
/
ALL
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在早期临床研究中得到验证,已于2023年6月在中国获批临床,并连续在BLOOD杂志和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进行展示。据
森朗生物
新闻稿介绍,本次获得孤儿药资格主要基于
SENL101自体T细胞注射液
完善的临床前研究和在中国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中的积极结果。15.首款!
Beam
公司碱基编辑CAR-T疗法进入临床9月6日,
Beam Therapeutics
公司宣布,首例患者接受了在研疗法
BEAM-201
的治疗。
BEAM-201
是一种经过四重碱基编辑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正在进行一项1/2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
复发/难治性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ALL/T-LL)
。新闻稿指出,这是首款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的四重碱基编辑,同种异体CAR-T疗法,也是在美国首次进入临床开发的碱基编辑在研疗法。
Beam Therapeutics
的单碱基编辑技术是基于CRISPR基因编辑工具的新应用。这项技术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其一是能特异性靶向基因组中任意位点的Cas酶。第二个关键是一类能修改碱基的酶。与经典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不同,这种酶主要涉及对碱基的化学修饰,不会切开DNA或RNA,理论上安全性也更高。
BEAM-201
是一种靶向
CD7
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多重碱基编辑旨在消除
CD7
、
TRAC
、
PDCD1
和
CD52
基因的表达。这种方法有可能减少对健康细胞的损伤、移植物抗宿主病和CAR-T细胞耗竭,并使
BEAM-201
能够避免受到靶向
CD52
的淋巴细胞清除预治疗的伤害,并能够使用同种异体的细胞来源。
Beam
公司的研发管线中拥有超过10款基于碱基编辑的研发项目。
Beam
首席执行官John Evans先生在
药明康德
全球论坛中曾经表示,点突变是驱动疾病的最重要遗传变化之一,碱基编辑有能力直接针对那一个点突变进行修改,使基因功能恢复正常。16.
纽福斯
眼科基因治疗新药在澳大利亚获批临床9月6日,
纽福斯
宣布其候选药物
NFS-05
用于治疗
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
完成澳大利亚治疗用品管理局(TGA)临床试验备案,被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NFS-05
是一款在研眼科基因治疗新药。
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
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神经病变,约80%的ADOA由
OPA1
基因突变引起。
OPA1
蛋白的功能下降导致了线粒体片段化,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损坏线粒体的功能,最终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凋亡以及视神经萎缩。患者临床表现为双眼大致对称、缓慢进展的视力下降、双颞侧视盘苍白、
中心视野缺损
、
色觉障碍
。据
纽福斯
新闻稿介绍,目前临床上尚无针对ADOA的有效治疗手段。
纽福斯
自主研发的
NFS-05
眼用注射液采用基因治疗策略,将携带
OPA1
基因的AAV载体注射到玻璃体腔内,
病毒感染
RGC细胞并表达
OPA1
蛋白,从而修复线粒体功能。17.首个!RNA编辑疗法递交临床试验申请9月6日,
Wave Life Sciences
宣布递交其在研疗法
WVE-006
的首个临床试验申请(CTA),用以治疗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D)
。
WVE-006
是一种潜在“first-in-class"的GalNAc共轭RNA编辑寡核苷酸,设计用于纠正
SERPINA1
Z等位基因编码mRNA中的单个碱基突变,从而使具备功能的野生型α-1抗胰蛋白酶(AAT)得以恢复和循环。根据新闻稿,
WVE-006
是首个进入临床开发的RNA编辑疗法。寡核苷酸指的是短链的DNA或RNA,它们具潜力通过不同机制来减少、恢复或调节RNA。由于寡核苷酸能够靶向极广范围的基因组序列,因此具潜力被开发作为许多不同疾病领域的疗法,包含那些以往被认为通过小分子或生物制品难以成药的靶点。根据新闻稿,
Wave
专有的PRISM平台是能够提供3种RNA靶向模式(编辑、剪接、沉默,包含siRNA与反义寡核苷酸)的平台。这些不同的RNA靶向模式整合了创新的化学技术,包含使用磷酰胍(PN)化学修饰的主链以及对立体化学的控制,进而优化寡核苷酸疗法的药物学特性。
AATD
是一种可影响肺和肝脏功能的遗传疾病,由于缺乏具有正常功能的
α-1
抗胰蛋白酶,新生儿可能出现肝炎综合征,成年人则可能出现
肝纤维化
,甚至发展为
肝硬化
和
肝细胞癌
。该疾病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突变型AAT蛋白的积累,这些突变的蛋白会损害肝脏和肺部。在欧美国家和地区大约有20万名患者在两个等位基因上都有Z突变,被称为PiZZ基因型。目前
AATD
肺病的唯一治疗选择是通过每周静脉输注以递送
AAT
蛋白。而除了肝移植外,
AATD
肝病目前尚无治疗方法。
WVE-006
为一经PN化学修饰、GalNAc偶联、潜在“first-in-class”的AATD在研寡核苷酸疗法,旨在修正突变的
SERPINA1
基因的转录物,以改善此疾病在肝脏与肺脏的病征。18.针对多动症,
中帅药业
儿童用药
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
拟纳入优先审评9月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由
中帅药业
申请的
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
以“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儿童用药品新品种、剂型和规格”为由拟纳入优先审评,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俗称多动症)。
ADHD
俗称多动症,是一种
慢性大脑疾病
,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多动、容易冲动。
ADHD
症状可能在儿童3-6岁时开始出现,可以持续到青少年和成年期。
ADHD
是儿童期常见的
精神疾病
,影响不少学龄儿童。患有
ADHD
的儿童经常出现行为问题并伴有
认知障碍
。目前,针对
ADHD
的治疗包括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后者包括中枢神经刺激剂、
阿托莫西汀
、α2肾上腺素受体刺激剂,有时也会使用抗
忧郁
药物。其中,
哌甲酯
正是一种常用的中枢神经刺激剂,它可以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重吸收,从而提高这些神经递质在神经突触中的浓度,进而调控脑前额叶皮质的功能。此前,已有公司在中国递交了
盐酸哌甲酯口服缓释干混悬剂
、
盐酸哌甲酯缓释咀嚼片
和
盐酸哌甲酯缓释胶囊
的新药上市申请。此次拟纳入优先审评的是一款
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
。这是一种哌甲酯外消旋的d-苏式对映体,也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而起作用。根据
中帅药业
早前发布的新闻稿,此前其在研
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
已在一项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中,取得积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该试验由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共计在中国13家医院入组214例儿童受试者。结果表明,
盐酸右哌甲酯缓释胶囊
治疗儿童多动症患者时,相比对照组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19.
璎黎药业
递交
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
PI3Kδ
抑制剂林普利塞新适应症上市申请9月6日,
璎黎药业
宣布,其
PI3Kδ抑制剂林普利塞
PI3Kδ
抑制剂林普利塞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用于治疗
复发和/或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R/R PTCL)
患者。这是林普利塞第2项申报上市的适应症。此前,该药已在中国获得附条件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种系统性治疗的
复发或难治滤泡性淋巴瘤
成人患者。
PTCL
是一类来源于胸腺后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的
恶性肿瘤
。
R/R PTCL
患者治疗选择有限,现有治疗的疗效低,缓解时间短,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因此,该治疗领域仍存在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亟需高效且安全的治疗药物为
R/R PTCL
患者的治疗打开新局面。
林普利塞
是一款靶向
PI3Kδ
的高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
恒瑞医药
已于2021年2月与
璎黎药业
达成合作,获得了该药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此前,
林普利塞
用于43例
R/R PTCL
患者的多中心、单臂、开放标签1b期研究结果已在2022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中公布。研究结果显示,中位随访17个月时,总缓解率(ORR)达60%,完全缓解(CR)率为35%,疾病控制率(DCR)为84%,安全性良好。此次
林普利塞
递交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基于一项单臂、多中心2期注册性临床研究结果,试验旨在评估
林普利塞
治疗
R/R PTCL
的疗效和安全性。此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由独立数据评估委员会(IRC)评估的总缓解率。初步数据显示,
林普利塞
治疗
R/R PTCL
疗效良好,安全性可控,有望成为
R/R PTCL
患者的治疗新选择。20.
礼来
启动
GLP-1R
激动剂中国III期临床9月6日,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公示与登记平台官网显示,
礼来
登记了一项口服小分子
GLP-1R
激动剂Orforglipron(LY3502970)治疗合并
肥胖
或
超重
的
2型糖尿病
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代号:ATTAIN-2)。ATTAIN-2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性III期研究,旨在评估每日1次口服
Orforglipron
在合并
肥胖
或
超重
的
2型糖尿病
成人受试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目标入组1500例例体重指数(BMI)≥27kg/m2的
2型糖尿病
(HbA1c:7%~10%)成人受试者,这些患者有至少一次饮食减肥失败经历。据本次公示信息来看,该研究计划入组110例中国患者。此前,8月11日,
礼来
在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公示与登记平台登记
Orforglipron
治疗
肥胖
或
超重
伴体重相关合并症患者的第一项III期临床试验(研究代号:ATTAIN-1)。
礼来
目前正在全力推进
Orforglipron
的临床开发,已启动了多项
Orforglipron
的III期临床研究,以进一步研究对
肥胖
和
超重
(ATTAIN系列研究)以及
2型糖尿病
(ACHIEVE系列研究)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是肠道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它通过与GLP-1受体相结合,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并且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促进葡萄糖的新陈代谢。同时,它还能够能起到延缓胃排空和抑制食欲的后果。因此,
GLP-1
已经成为治疗
肥胖症
和
2型糖尿病
的有力靶点。根据
礼来
公开资料,
orforglipron
是该公司首款口服非肽GLP-1受体激动剂。该产品由
Chugai Pharmaceutical
公司发现,于2018年授权给
礼来
公司。该药的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是一种非肽分子,这使其更容易被制造和包装成药片。与同类作用机制的疗法相比,这一特性还可能有助于提高产品在患者中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21.
阿斯利康
两款
C5补体抑制剂
在中国启动3期临床9月7日,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官网公示: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已经在中国登记启动了两款新药的3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这两款新药均是其2020年以约390亿美元收购
Alexion
公司所得,分别为:1)长效
C5
补体抑制剂ravulizumab注射液,针对适应症为:预防体外心肺循环时
慢性肾病
患者的严重肾脏不良事件;2)第三代
C5
补体抑制剂gefurulimab(ALXN1720)注射液,针对适应症为
全身型重症肌无力
。公开资料显示,补体蛋白C5处于补体级联反应的末端,因此靶向这一蛋白可以调控所有3种不同通路激活的补体信号。在多种补体介导的免疫疾病中,补体介导的免疫反应攻击患者自身的健康组织和细胞,导致不同组织和器官的损伤。抑制C5补体的活性可以抑制这种对自身的免疫攻击,从而缓解疾病症状。
Ravulizumab
是
Alexion
公司开发的一款长效C5单克隆抗体,独特的设计让它具有比第一代
C5补体抑制剂
更长的半衰期。在治疗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患者时,它只需每8周静脉给药一次就可以有效控制溶血的发生。
ALXN1720注射液
是一款第三代
C5补体抑制剂
,为一款双特异性迷你抗体,只包含了靶向
C5
的抗体重链可变区(VH)和与白蛋白(albumin)相结合的抗体片段。这种迷你抗体的分子量只有25 kD(通常抗体分子量为~150 kD),具有更好的渗透性,而且与白蛋白的结合能够延长它的半衰期。它有望成为一款每周一次、由患者自我给药的皮下注射疗法,大幅度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便捷程度。22.
荣昌生物
泰它西普
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9月7日,
荣昌生物
注
射用泰它西普
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
CDE
受理,用于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
泰它西普
(
RC18
,商品名:
泰爱
®)是
荣昌生物
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新型融合蛋白,由人跨膜激活剂及钙调节剂和亲环蛋白配体相互作用因子(TACI)受体的胞外域以及人免疫球蛋白G(IgG)的可结晶片段(Fc)域构成。
泰它西普
靶向两类对B淋巴细胞发育至关重要的细胞信号分子: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和
增殖诱导配体(APRIL)
,得以有效降低B细胞介导的多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
。
荣昌生物
宣布已经完成了
泰它西普
在中国治疗RA患者的III期研究,获得了相关数据结果。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共入组479例患者。全分析集 (FAS) 结果显示,第24周时,接受
泰它西普
(160mg) 联合
甲氨蝶呤
治疗患者的ACR20应答率显著高于接受
甲氨蝶呤
单药治疗的患者,达到试验主要疗效终点。
泰它西普
已于2021年3月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在中国的附条件上市的批淮,用于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并于当年被纳入更新后的国家医保目录(NRDL)。
类风湿关节炎(RA)
是一种
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
侵蚀性关节炎
为主要特征。发病初期的关节表现为关节晨僵、
肿胀
、
疼痛
等,最后可发生关节畸形,并丧失关节正常的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国RA的患病率在0.32%-0.36%之间,发病率较高。当前标准治疗以抗炎类、糖皮质激素、传统免疫抑制剂及
TNF-α
抑制剂等药物为主,对于上述疗法无效或不耐受的患者而言,存在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23.
和正医药
BTK
抑制剂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9月7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
和正医药
申请的1类新药
HZ-A-018胶囊
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拟用于治疗
复发或难治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公开资料显示,
HZ-A-018
是一种高选择性和高血脑屏障渗透性的口服小分子
BTK
抑制剂。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是一种起源于脑、软组织、脊髓或眼的
原发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
亚型,90%以上的组织学病理类型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该病侵袭性强、进展快,与其他类型
淋巴瘤
相比,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由于
PCNSL
发病部位独特,存在血脑屏障,大约95%以上的药物无法达到病变的脑部组织,这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
HZ-A-018胶囊
是
和正医药
研发的一种小分子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
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
抑制剂,具有高选择性和高血脑屏障渗透性。
BTK
在B细胞受体(BCR)和FcR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异常的
BCR
信号传导可能导致B细胞激活失调,从而导致多种
B细胞淋巴瘤
、
自身免疫性疾病
和
炎症
疾病。
BTK
抑制剂(BTKi)已成为治疗
B细胞恶性肿瘤
和多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重要手段。此前,
HZ-A-018
已在中国获批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可针对
复发/难治性B细胞淋巴瘤
、
复发/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慢性/持续性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复发型多发性硬化
和
视神经脊髓炎
谱系疾病等适应症。根据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和正医药
正在开展两项临床试验,其中一项是评价
HZ-A-018
治疗
复发或难治性原发或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1/2期研究,另一项是评估
HZ-A-018
在
B细胞淋巴瘤
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的1期临床研究。24.
清普生物
长效镇痛新药
QP001注射液
在中国申报上市9月7日,
清普生物
收到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关于
QP001注射液
新药上市申请(NDA)的受理通知书。公开资料显示,
QP001注射液
是清普生物系列非阿片类
镇痛
新药管线的首款产品。两个月前,该公司已收到美国FDA关于
QP001
项目NDA的正式受理函,该产品将有望成为中美同步获批上市的
镇痛
新药。
QP001注射液
是基于清普生物难溶药物增溶技术平台(SimSol)开发的一款非阿片类镇痛新药,可用于治疗各类
急性疼痛
,尤其适用于术后
疼痛
,并且在镇痛强度、安全性和镇痛维持时间上均有一定优势。本次
QP001注射液
中国上市申请是基于两项确证性3期临床试验结果。试验共50余家临床研究中心参与,用时9个月不到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两项3期临床试验均获得积极结果,各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均达到统计学差异,确证了
QP001注射液
在24h内可保持强效镇痛,镇痛强度和安全性均优于同类药物。术后
疼痛
是临床上常见的
急性疼痛
,通常持续3~7天,创伤大的胸科和关节置换术可持续数周,日间手术离院后需1-2天镇痛。目前临床缺少强效且长效的非阿片类镇痛药。术后镇痛不足可使患者处于伤害性应激状态,影响术后恢复,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引起睡眠障碍,影响心理情绪和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负荷影响呼吸功能,使得胃肠蠕动减少和功能恢复延迟等,并有演变为慢性疼痛的风险。25.显著改善
晚期癌症
PFS,
杨森
双特异性抗体3期试验达双主要终点9月7日,
强生
旗下
杨森(Janssen)
公司宣布,其双特异性抗体疗法
Rybrevant(amivantamab)
在MARIPOSA-2临床3期试验中达到双重主要终点。与单独化疗相比,
Rybrevant
、化疗与(或无)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lazertinib联合疗法使得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患者在无进展生存期(PFS)上达成统计学显著并具临床意义的改善。这些
NSCLC
患者的
肿瘤
带有EGFR外显子19缺失(ex19del)或L858R突变,并在接受
TKI奥希替尼(osimertinib)
治疗期间或在治疗后产生疾病进展。在世界范围内,
肺癌
是最常见的
癌症
之一,
NSCLC
占所有
肺癌
病例的80%至85%。
NSCLC
中最常见的突变是
EGFR
的突变,这是一种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晚期、并伴有
EGFR
突变的NSCLC患者接受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EGFR-TKI
EGFR
-TKI)治疗的五年生存率低于20%。
Rybrevant
是一款人源化
EGFR
/
MET
双特异性抗体。它具有多重抗癌的作用机制,不但能够阻断
EGFR
和
MET
介导的信号传导,还可以引导免疫细胞靶向携带激活性和耐药性
EGFR
/
MET突变和扩增的肿瘤
MET
突变和扩增的肿瘤。
Rybrevant
于2021年5月获得美国
FDA
的加速批准,用于治疗经
FDA
批准的检测发现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接受铂类化疗过程中或化疗后病情进展的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
成年患者。MARIPOSA-2是一项开放标签的随机3期试验,评估了两种方案
Rybrevant
(伴和不伴
lazertinib
)和化疗(
卡铂
和
培美曲塞
)的疗效和安全性。试验分析显示,该试验达成双主要终点,且在化疗中添加
Rybrevant
没有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26.改善
慢性乙肝
治疗!
腾盛博药
/VBI免疫疗法2期试验结果积极9月7日,
腾盛博药(Brii Biosciences)
公布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研究治疗组别层面揭盲的第36周顶线数据结果。该数据来自
BRII-179
,一种潜在“first-in-class”的Pre-S1/Pre-S2/S治疗性疫苗与
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联合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CHB)
患者的期中分析。分析显示,其与
VBI Vaccines
共同开发的
乙肝
病毒(HBV)候选免疫疗法
BRII-179(VBI-2601)
与标准疗法
PEG-IFN⍺
的联合治疗,可提高
PEG-IFN⍺
治疗结束和12周随访时的
乙肝
表面抗原(HBsAg)清除率。在此前的研究中,曾报告过
BRII-179
能诱导
CHB
患者产生针对Pre-S1、Pre-S2和S表位的广泛抗体和T细胞反应。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是世界上最重大的感染性疾病威胁之一,全球
感染
人数超过2.9亿,中国
慢性HBV感染
人数则达8700万。
慢性HBV感染
是肝脏疾病的主要原因,每年约有82万人死于
慢性HBV感染
的并发症。
BRII-179
是一种基于重组蛋白质的新型HBV免疫治疗候选药物,可表达Pre-S1、Pre-S2和S HBV表面抗原,旨在诱导增强和广泛的B细胞和T细胞免疫应答。作为治疗
慢性HBV感染
的潜在功能性治愈方案的一部分,
腾盛博药
正在开展
BRII-179
与BRII-835(VIR-2218)联合用药,及
BRII-179
与PEG-IFNα联合用药的两项2期研究。2023年7月,
腾盛博药
将
VBI Vaccines
VBI Vaccines
的
BRII-179
许可权益扩展至全球。该研究的治疗组别层面揭盲数据显示,
BRII-179
治疗与HBsAg清除率的增加相关,并与HBsAg血清学转换率的显著增加密切相关。27.
绿叶制药
自主研发每月一次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获批新适应症9月7日,
绿叶制药
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制剂
注射用戈舍瑞林微球
(中文商品名:
百拓维
)已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新适应症,用于可用激素治疗的绝经前期及围绝经期妇女
乳腺癌
患者。根据
绿叶制药
公开资料,本次获批的
戈舍瑞林缓释微球(LY01005)
为其基于微球技术平台研发,通过创新微球技术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月给药一次。
LY01005
已经于2023年6月在中国获批治疗
前列腺癌
。
戈舍瑞林
是一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激动剂,临床用于
乳腺癌
、
前列腺癌
及
子宫内膜异位症
等多种病症的治疗。针对
乳腺癌
,以
戈舍瑞林
为代表的
GnRH
激动剂通过卵巢功能抑制(OFS)以抑制雌激素的释放。然而在临床应用上,
戈舍瑞林
需要以缓释的方式来达到持续的药物释放,而该产品已上市的剂型为皮下植入剂。微球制剂作为新型高端制剂,可针对临床需求设计不同的释放速度和周期,实现平稳持续释放药物一周至数月,进而提高疗效,提升治疗安全性和依从性。根据
绿叶制药
公开资料介绍,
LY01005
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每月给药一次,在给药周期内可实现平稳的药物释放。此外,该产品经改良的注射针头直径仅0.8毫米,可极大改善患者注射体验,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感受,减轻护理难度,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更利于药物发挥治疗作用,具有较为明显的临床优势。该产品用于
乳腺癌
治疗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其临床疗效与对照药相当,安全性方面与对照药特征相似,并可减少注射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28.
HRA Pharma
抗癌新药
米托坦片
在中国获批上市,治疗
肾上腺皮质癌
9月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
HRA Pharma Rare Diseases
公司的
米托坦片(mitotane)
已在中国获批上市。根据优先审评公示信息,该药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
肾上腺皮质癌(ACC)
。肾上腺位于肾脏上方,可产生激素,包括皮质醇、醛固酮和男性性激素。这些腺体中的
肿瘤
很常见,但
肾上腺皮质癌
是一种罕见的
侵袭性癌症
,生长在腺体外部。
肾上腺肿瘤
会导致多种激素产生过多。
肾上腺皮质癌
的症状包括面部、胸部和背部毛发过度生长,以及
恶心
/
呕吐
、
肌肉无力
、
背部和腹部疼痛
、排尿次数增多、
体重增加
、
高血压
和
高血糖
。用手术切除受影响的肾上腺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急需新的治疗选择。
米托坦
是一种肾上腺细胞毒性活性物质,可抑制肾上腺皮质产生皮质类固醇激素。对
米托坦
作用方式的研究发现,该药有两个主要的生物学效应:一是通过线粒体改变和抑制甾醇-O-酰基转移酶1(SOAT1)的活性,
米托坦
可对肾上腺皮质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二是通过改变皮质醇的外周代谢并直接抑制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来抑制皮质类固醇的合成。此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将
米托坦片
的上市申请纳入了优先审评,针对的适应症为:晚期(不可切除、转移性或复发性)肾上腺皮质癌(ACC)的对症治疗。这也是该药本次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根据
HRA Pharma Rare Diseases
公司官网,此前
米托坦
已在包括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本次获得NMPA批准意味着该药也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29.
海和药物
MET抑制剂谷美替尼片
MET
抑制剂谷美替尼片在日本申报上市,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9月8日,
海和药物
宣布,公司已正式向日本厚生劳动省申请创新药物
MET抑制剂谷美替尼片
MET
抑制剂谷美替尼片的新药上市许可,针对适应症为:用于治疗具有
MET 14外显子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MET
14外显子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此前,
谷美替尼片
已在中国获批上述适应症。
原发性肺癌
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一类
恶性肿瘤
,
NSCLC
约占所有
肺癌
的85%,MET 14外显子跳变在
NSCLC
中的总发生率约为3%。MET 14外显子跳变是原发致癌驱动基因,通常不与
EGFR
、
KRAS
、
ALK
等
肺癌
其他突变共存,并预示患者预后差。
谷美替尼片
(研发代号:
SCC244
)是一款口服强效、高选择性小分子
MET抑制剂
MET
抑制剂。临床前研究显示,该产品可强效和特异性靶向抑制MET激酶活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谷美替尼片
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具有
MET
改变的
晚期NSCLC
患者中显示了明确疗效且脑转移患者同样获益。此外,该产品还具有以下特点:稳态谷浓度较高,可以持续抑制靶点;半衰期长,适合每日一次给药;不需要根据体重做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少,合并用药安全性风险低。本次
谷美替尼
在日本的上市许可申请主要基于SCC244-108关键2期研究(GLORY研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多国、多中心的开放、单臂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谷美替尼片
用于具有MET 14外显子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人群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今年4月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的数据,试验组由盲态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BIRC)评估的总体客观缓解率(ORR)为66%,脑转移患者的总体ORR高达85%。30.
蓉生药业
重组凝血因子 Ⅷ 正式获得NMPA批准,用于治疗
血友病A
患者9月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最新公示,由
天坛生物
子公司
蓉生药业
申请的注射用重组凝血因子Ⅷ已正式获批。公开资料显示,该产品拟开发用于治疗
血友病A
患者。公开资料显示,
血友病A
是一种由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缺乏而导致的
出血性疾病
,是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凝血因子Ⅷ基因突变引起。若反复出血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关节畸形和(或)假
肿瘤
形成,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
血友病A
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凝血因子Ⅷ替代治疗,包括人凝血因子和重组人凝血因子。一旦
出血
,应尽早、有效地处理
血友病
患者的
出血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指出,
血友病A
的替代治疗首选人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Ⅷ制剂或病毒灭活的血源性凝血因子Ⅷ制剂。根据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官网,此前
蓉生药业
已完成多项重组凝血因子Ⅷ治疗
血友病A
患者的临床试验,其中包括在12至65岁
重型血友病A
中开展的单臂3期多中心临床试验,以及与对照药相比用于经治疗成人及青少年
重型血友病A
患者的3期多中心临床试验等。另外,该产品还有一项在经治疗儿童
重型血友病A
患者中进行预防治疗的3期多中心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公开信息显示,
蓉生药业
专业从事血液制品生产、科研和销售业务。目前,该公司已上市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
凝血
类产品,另外还有十余项新产品正在研发中。31.
肝病
关键性3期试验达主要终点!潜在“first-in-class”疗法上市申请递交在即9月8日,
CymaBay Therapeutics
公布其关键性3期试验RESPONSE的积极结果。该试验评估其在研药品
seladelpar
用于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
成人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显示,该试验达到主要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支持公司推进监管讨论,并向美国FDA、英国药品和医疗产品监管署(MHR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递交监管申请。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是一种有潜在生命危险的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持续攻击胆管,胆汁流动受阻而淤积,毒性胆汁酸在肝内留存,可发展为
肝纤维化
、
肝硬化
和
肝功能衰竭
。其他临床症状还包括
疲劳
和
瘙痒
。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千分之一患有
PBC
。
Seladelpar
为一在研、口服、潜在“first-in-class”的强效选择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δ)
激动剂。
PPARδ
表达在肝脏的多种细胞类型中,临床前数据表明,它对调控胆汁酸合成、
炎症
、
纤维化
过程的多种基因有调节作用。该药物曾于2019年2月获得美国
FDA
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以治疗
PBC
。试验分析显示,共有61.7%的10 mg
seladelpar
组患者(n=128),在12个月时达到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相关的主要复合终点,此数值在安慰剂组为20.0%(n=65,p<0.0001)。在12个月时,
seladelpar
组与安慰剂组患者分别有25.0%与0%的碱性磷酸酶达正常化(关键次要终点,p<0.0001),支持
seladelpar
具抗胆汁淤积作用。
Seladelpar
组碱性磷酸酶的最小二乘平均百分比降低为42.4%,而安慰剂组为4.3%(p<0.0001)。32.
INOVIO
公司
HPV疫苗
获
FDA
突破性疗法认定9月8日,
INOVIO
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授予
INO-3107
突破性疗法认定,作为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RRP)
患者的潜在治疗药物。
INO-3107
是一款潜在“first-in-class”DNA疫苗,旨在引起针对HPV-6和HPV-11(引起RRP和其他HPV相关疾病的HPV类型)的靶向T细胞应答。
RRP
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罕见疾病,主要由HPV-6和/或HPV-11引起。
RRP
的特征是在呼吸道发生小的疣样生长或
乳头状瘤
。
乳头状瘤
一般为良性,但可引起严重、危及生命的气道阻塞和呼吸道并发症。
RRP
还会限制说话的能力,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切除
乳头状瘤
是
RRP
的标准治疗,然而
乳头状瘤
通常会复发,因为潜在的
HPV感染
尚未根除。
INO-3107
是
INOVIO
正在开发的临床阶段候选DNA疫苗,它利用DNA质粒表达与HPV-6和HPV-11相关的抗原,激发T细胞寻找并杀死受到HPV-6和
HPV-11感染
的细胞,潜在阻止或延缓
新乳头状瘤
的生长。
INO-3107
于2023年5月获得欧盟委员会授予的孤儿药资格,2020年获得美国FDA的孤儿药资格。INOVIO已完成的1/2期开放标签、多中心试验数据支持该疗法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该试验评估了
INO-3107
在HPV-6和/或HPV-11相关RRP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疗效。总体而言,与给药前一年相比,试验中81.3%(26/32)的患者在
INO-3107
给药后一年内手术干预减少,包括28.1%(9/32)的患者在给药窗口期间或之后无需手术干预。试验中的患者在给药前一年的中位手术次数为4次(2-8次)。给药后,中位手术干预次数降低3次。
INOVIO
公司已经在与美国FDA进行讨论,计划在2024年第一季度启动
INO-3107
的关键性临床试验。33.持久降低
高血压
,长效疗法
zilebesiran
一针可维持半年9月8日,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宣布,治疗
高血压
的在研RNAi疗法
zilebesiran
在名为KARDIA-1的2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了主要终点,在接受治疗后3个月通过动态血压监测(ABPM)测量的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呈剂量依赖性临床显著降低,300 mg和600 mg剂量组均实现与安慰剂相比,SBP降低超过15 mmHg(p<0.0001)。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成人患有
高血压
,尽管有多种口服抗
高血压
治疗,但高达80%的个体症状仍未得到控制。现有每日口服药物的依从性较差,导致血压控制不一致以及
卒中
、
心脏病
发作和过早发生死亡的风险增加。
Zilebesiran
是一种皮下给药、靶向
血管紧张素原(AGT)
的在研RNAi治疗药物。
AGT
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最上游的靶点,该级联反应已被证实在血压调节中发挥作用,其抑制具有明确的抗
高血压
作用。
Zilebesiran
抑制肝脏中
AGT
的合成,可能导致AGT蛋白持久减少,并最终导致血管紧张素减少。
Alnylam
和
罗氏
正在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zilebesiran
。这项2期临床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全球剂量范围探索研究。该研究入组了394例成人患者,代表了未经治疗的
高血压
或接受一种或多种抗
高血压
药物稳定治疗的不同患者人群。这项临床试验不但达到主要终点,还达到关键性次要终点,包括与安慰剂相比,所有
zilebesiran
组患者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测量的24小时平均SBP在治疗6个月时获得显著改善。以及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在诊所测量的SBP获得显著改善。这些数据支持每季度一次或每年两次给药的治疗模式。合作动态1.
华熙生物
其控股子公司与韩国
Medytox
签署终止契约9月4日,
华熙生物
公告,控股子公司钜朗有限公司(英文名:Gentix Limited)、韩国公司
Medytox
、华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曼华熙)同意合资协议自终止契约签署日即9月1日起终止。合资协议与独家代理协议的终止并不妨碍任何一方对其他方在终止日前于合资协议项下的既有索赔(Accrued Claim,以下简称“既有索赔”),亦不妨碍
Medytox
、钜朗公司与既有索赔有关的未结仲裁(以下简称“未结仲裁”)中的权利和主张。
Medytox
与钜朗公司各自同意在合资协议及独家代理协议终止后,在华熙美得妥所有债务清偿完毕的前提下,华熙美得妥将解散并注销Medyto与钜朗公司各自同意在合资协议及独家代理协议终止后,在华熙美得妥所有债务清偿完毕的前提下,华熙美得妥将解散并注销。2.
宜明昂科
将在港交所正式上市9月5日,
宜明昂科
公告,该公司将在港交所正式上市。公开资料显示,
宜明昂科
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创新
肿瘤
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田文志博士。自成立以来,
宜明昂科
先后完成多轮融资。基于团队对有关CD47-SIRPα相互作用及其与其它
肿瘤
靶点或免疫检查点潜在协同作用的生物学机制的理解,
宜明昂科
构建了一条围绕
CD47
靶点兼具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化产品组合。目前,该公司已开发出包含14款创新候选药物的在研管线,并有8个正在进行的临床项目,包括新一代
CD47
靶向分子及基于
CD47
的双特异性分子等。如
宜明昂科
核心产品之一
IMM01
,是一款具有IgG1-Fc区域的
SIRPα-Fc
融合蛋白。它能够通过双重作用机制充分激活巨噬细胞,同时通过干扰
CD47
/
SIRPα
相互作用阻断“别吃我”信号,并通过激活巨噬细胞的Fcγ受体传递“吃我”信号。此外,
IMM01
的
CD47
结合结构域经过特别改造能够使避免与人体红细胞(RBC)结合。凭借该分子设计,该产品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并证实其有效激活巨噬细胞的能力。目前,
IMM01
正被开发用于单药或者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多种
血液肿瘤
和
实体瘤
,如
核苷类似物阿扎胞苷
、
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
PD-1
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等,临床试验最快进展至1b/2期阶段。
宜明昂科
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在中国启动关键性临床试验,并计划通过针对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一线治疗的小样本量研究,寻求加速上市批准。3.预付款5000万美元!
百时美施贵宝
引进泽纳仕生物创新双抗9月6日,
泽纳仕生物(Zenas BioPharma)
Zenas
BioPharma)宣布,其已与
百时美施贵宝
公司签订许可和合作协议,在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地开发用于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
CD19
x FcƳRIIB双特异性抗体obexelimab并将其商业化。根据许可协议的条款,
泽纳仕生物
将获得5000万美元的预付现金,并有资格获得与实现某些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有关的额外付款,以及
obexelimab
在许可地区的净销售特许权使用费。作为交换,
百时美施贵宝
将获得在许可地区开发和商业化
obexelimab
的独家权利。此外,
百时美施贵宝
正在对
泽纳仕生物
进行股权投资。根据
泽纳仕生物
公开资料,
obexelimab注射液
是一种试验性双功能、非溶细胞、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它可结合
CD19
和FcγRIIb来抑制B谱系细胞活性,模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
泽纳仕生物
已从
Xencor
公司获得了
obexelimab
的全球独家权利。在纳入各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的几项早期临床研究中,198名受试者接受了
obexelimab
治疗,该药在不耗竭细胞的情况下抑制了B细胞功能,从而对各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产生了积极的治疗效果。据悉,
obexelimab
目前正在一项全球3期试验中作为皮下注射药物进行研究,针对适应症为IgG4相关疾病(IgG4-RD)。此外,该药还正在针对
温型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
患者开展全球2/3期临床研究。4.将靶向蛋白降解与ADC结合!
Seagen
达成逾34亿美元战略合作9月8日,
Nurix Therapeutics
宣布,已与
Seagen
公司达成一项多年、多靶点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一类称为降解抗体偶联药物(DAC)的新类型药物,用于
癌症
治疗。两家公司的合作将集中于将两种强大技术——抗体偶联药物(ADC)和靶向蛋白降解(TPD)——结合,目标是创造具有新作用机制并提高特异性和疗效的抗癌药物。通过将靶向蛋白降解剂的催化活性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DAC代表下一代抗体偶联药物。这种新的治疗方式有可能以两种方式增强疗效和提高安全性。首先,用降解剂替代含有剧毒的ADC载荷可能会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DAC比传统的降解剂更具选择性,因为DAC可将降解剂特异性地递送到
肿瘤
细胞。因此,通过将降解剂技术与ADC相结合,DAC有可能成为传统降解剂和当前ADC的下一代替代品。根据协议条款,
Nurix
将获得6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并可能在多个项目中获得高达约34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作为多年合作的一部分,
Nurix
将利用其专有技术平台,针对Seagen所提名适用于抗体偶联的多个靶标,开发一套靶向蛋白降解剂。
Seagen
将负责将这些降解剂与抗体偶联,制成
DAC
,并通过临床前和临床开发及商业化推进这些
DAC
候选药物。鉴于将多种抗体偶联到独特降解剂上的潜力,几个
DAC
药物可能在此次合作中被开发和商业化。关于新药情报库由智慧芽生物医药团队于 2022 年初推出,凭借首创的“全球大数据AI实时挖掘+药学专家团队校验” 情报处理机制,新药情报库已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实时数据更新体系,覆盖超过4.5万+个靶点,7.3万+种新药,36.2万+个机构,80万+个临床试验,6000万+篇精选文献以及1300万+份药物专利。智慧芽新药情报库致力于为生物医药行业全产业链提供全面、精准、实时且标准化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服务;新药情报库能够满足用户在规划新药管线、设定公司战略方向、寻找新药研发机会、评估项目引进价值、选择投资标的、追踪竞品策略、开发新客户等方面的数据情报获取需求。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均由智慧芽生物医药小编收集于公开网络平台,版权由智慧芽所有,未经智慧芽授权不得转载。已获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智慧芽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您发现相关信息有任何版权侵扰或者信息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删改处理。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phs@patsnap.com
更多内容,
请访问原始网站
文中所述内容并不反映新药情报库及其所属公司任何意见及观点,如有版权侵扰或错误之处,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配合处理。
机构
AstraZeneca PLC
CENTRO DE DIAGNOSTICO ECOGRAFICO SL
Medarex, Inc.
[+48]
适应症
多发性肌炎
肿瘤
炎症
[+92]
靶点
IFNβ
IFN α
IFNγ
[+40]
药物
Anifrolumab-FNIA
D3L-001
D3S-001
[+54]
Eureka LS:
全新生物医药AI Agent 覆盖科研全链路,让突破性发现快人一步
热门报告
2025 AACR 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
智慧芽生物医药
AI Agent技术跃迁赋能药企研发智能化
智慧芽生物医药
Deepseek在药企研发领域的本地化部署和应用场景
智慧芽生物医药
立即开始免费试用!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是智慧芽专为生命科学人士构建的基于AI的创新药情报平台,助您全方位提升您的研发与决策效率。
开始免费试用
立即开始数据试用!
智慧芽新药库数据也通过智慧芽数据服务平台,以API或者数据包形式对外开放,助您更加充分利用智慧芽新药情报信息。
试用数据服务